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大學績點出完成績怎麼提高

大學績點出完成績怎麼提高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7-31 20:21:26

大學績點出完成績怎麼提高(大學愈演愈烈的)1

不少大學教授都說,大學裡的學習與中學相比,從方式到目标再到本質都有巨大的差别。但“人間真實”是,經過高考艱辛磨砺的青年學子,又将在大學校園裡展開新一輪的淬火角逐——以績點為中心的學業競争。

困境中的大學生甚至會這樣回望高考:“我以為一切都結束了,原來隻是一個開始”。為了在績點賽道中領先,大家不得不延續“高考邏輯”:汲汲于每門課程的成績和排名,并且熟谙各類提高GPA(平均學分績點)的攻略。

比如,“作業加碼”,5000字的期末論文寫到8000字;選課“看人下單”,比起課程質量和個人志趣,更傾向于選擇“打分寬松”的老師開設的課程、并積極打聽、迎合任課教師喜好……在績點世界裡,勞碌取代深思,競争蓋過友誼,成功壓倒成長。

清華大學一份學業評價調研報告指出,在“GPA導向的學業成就觀”熏陶之下,學生普遍存在學習内在動機不足、功利主義和工具主義思想強烈等問題,這既不利于學生自身的全面成長,從長遠來看也影響高等教育的質量。

那麼,應當如何理解和對待大學裡的“績點競賽”?怎樣在大學校園裡安放身心?何以更好地實現高等教育為國育才的目标?這些都是學生、高校、教育部門乃至整個社會都需要認真面對的議題。

在大學愈演愈烈的“績點競賽”,根源是什麼?

績點競争之所以激烈,關鍵在于GPA與評獎選優、保研推免、海外留學、求職就業等事關學生前途的一系列重要事項緊密挂鈎。

換句話說,不管未來規劃是什麼,無論明天走哪一條路,似乎績點都是基本前提。我曾見過有人因為績點沒排進年級前30%,直接失去某家頂級企業的面試機會,也有人靠着0.01的微弱優勢,直接拿下令人羨豔的保研推免機會。

以“保研推免”為例。在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勢相對嚴峻、競争日益激烈的形勢下,越來越多的家庭和學生寄望于提高學曆,以增強就業的核心競争力。

故此,近年來考研人數屢創新高,2021年研究生考試報名人數377萬,相比5年前人數激增一倍以上——在這場升學“錦标賽”中,獲得推免資格意味着提前拿到入場券,吸引力自然非同尋常。再進一步看,自從2015年教育部施行推免生招生改革以來,高校推免計劃猛增,部分頂尖高校的優勢專業隻招推免生,這無疑助推了“績點競賽”的愈演愈烈。

本來,績點制作為資源分配環節必不可少的客觀評價機制,實際上提供了一套公開透明的遊戲規則,仍然是現階段最為公平的競賽方案。但是,由此引發的直接後果是,努力提高GPA成為不少大學生校園生活的“終極關切”。

北京大學教授李猛曾将燕園的學習氛圍概括為“以績點為中心——不同層次的學生都關注績點,關注每一門課的績點”。實際上這也是目前高校的普遍現象,隻是在頂級學府裡排名的“厮殺”格外慘烈。

社會學家項飙也曾指出,大學生圍繞GPA“内卷”的症結在于,這是“一種不允許失敗和退出的競争”。打個比方,如果一個人職場不順心,想幹點别的,開個面館不行嗎?如果回答是“不可以”,那麼大家必定要擠在一條道上。

因而,當所有人都認準一個目标,以此為唯一追求,必定會帶來過度競争。

哪一類學生最容易陷入績點漩渦?

大學階段被不少人看作是職場“預備役”,這也是為何不少大學生往往把在同輩競争中獲得的優勢位置與未來的前途和收入直接挂鈎的原因。

如何才能從績點的困頓中突圍?這就需要回到教育的初心:認識自己,主動地掌控人生而不是被外部世界完全掌控。“我是誰”“此生為何而來”“人生的意義在哪裡”……事實上,這些形而上的内在探索,本應是大學階段最重要的智識活動,但在績點競争的外在壓力下,往往被擱置一邊。

微妙的是,自我認識教育的阙如,恰恰可能是卷入績點困境的根源,缺乏強健的精神和清明的心智,更容易湮沒在績點浪潮中而無力自拔。

相反,認清自己,以“自我實現”而非“自我變現”為鹄的,有助于将更多的精力與熱情,投身于富有意義的閱讀寫作、知識探索和創造實踐之中。那些内心充盈、目光長遠、思想厚重的學子,有着足夠強大的心智品質,他們能正确面對績點,也具備足夠充沛的學習能力去戰勝績點、甚至藐視績點——起碼做到戰術上重視,戰略上藐視。

觀察身邊的年輕學子,我們會發現,那些不清楚自己終究想要什麼、不明白自身志趣之所在的同學,更容易陷入績點漩渦,也更容易生發苦惱。而反觀那些“别人眼中的‘學霸’”,往往是學習、興趣、才藝、生活樣樣精彩,按照自己所想,步伐穩健地邁出通往未來的每一步。

就此而言,短期的績點困境背後,隐藏着深層的、長遠的實質性問題,即對知識世界與社會生活的真切興趣,以及自我實現的意志和抱負。

即便不談那些形而上的“意義”,單單從現實功利性的視角來看,在人生的馬拉松中,志趣和雄心才是職場成功、事業有為的最重要保障、是真正的底層競争力,大學績點最多也僅是一張門票而已。

不想被輸赢所羁絆,到底應該怎麼做?

在倡導個體主動“突圍”之餘,眼下,越來越多的高校也在探索人才培養模式的變革。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複旦大學、中山大學、浙江大學等著名學府相繼開展通識教育,在理念上緻力于打破把人作為工具和手段的“養雞場”教育方式,在實踐上探索“去績點化”的評價标準和管理體制。

例如清華大學新雅書院對大一學生進行通識教育,大二可以完全自由地選擇全校任何一個專業,沒有任何績點、比例限制,引導學生從DDL(Deadline,截止日期)、績點、評獎等程序化的生活節奏中跳脫出來,從同輩競争的漩渦中解放出來,緻力于更加自由的心智探索和更接地氣的社會實踐,在廣闊的世界中舒展自我。

績點突圍最後的“陣地戰”,或許是社會的整體價值觀,特别是超越眼下對于“成功”的狹隘定義,畢竟校園隻是社會壓力傳導鍊條的末端。如果社會對“成功”的評價标準僅僅是“發達”“興盛”“名利”等貧乏的概念,倘若家長對孩子的期待就是光耀門楣,如何指望年輕學子可以超然于績點競争之外?

事實上,身邊不少學生的“内卷”動力,正是滿足父母的期待,成為家長展示給親朋好友的“别人家的孩子”,甚至被寄予了改變家庭命運的沉重使命。曾經有同學向父母表達了跳脫績點攀比、追尋自身興趣的想法,得到的并不是溫情的理解和鼓勵,而是“不求上進”“沒出息”等斥責,“興趣”被看作是“偷懶”的借口。

有位教授曾在第一堂課對學生說:“我會給你們兩次逃課機會,一定會有什麼事比上課更重要,比如樓外的蒹葭,或者今晚的月亮。”

清華大學今年的開學典禮上,教師代表梅賜琪給新生的寄語刷了屏:“與成功相比,失敗能帶給人更多可能性,會讓你看見自己能力的邊界、輸赢之外的風景。誰也不想被輸赢所羁絆,那就要保持自己的初心,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更有意義的知識探索和創造實踐中去,想要成功就必須放下自己的包袱,要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

在大學象牙塔裡,一定有比績點、比輸赢更美好的東西,關鍵要有能夠承接美的心智品質,以及滋養美的社會條件。

作者:李海波(華東師範大學副教授)

編輯:李晨琰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