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
在一個烈日炎炎的下午,一位智者經過一個工地,所有的人都在汗流浃背、辛苦地搬磚。
智者問第一個人:你在幹什麼?他沒有好氣地回答:“我在搬磚。”
智者又問第二個人:你在幹什麼?這個人态度平和地說:“我在砌牆。”
智者問第三個人的時候,那個人的臉上充滿了激情,驕傲地回答:“我在蓋一座偉大的教堂!”
十年之後,這位智者再次回到了這裡。
第一個人仍然在工地搬磚,第二個人成了第一個人的包工頭,第三個人成了前兩個人的老闆,而且是遠近聞名的建築設計師。
開始時,雖然他們三人做的是同一種工作,但是由于對待工作的心态不同,方式就會不同,最終人生的價值也完全不同。
很喜歡蔣勳的一句話:樂于接受無常,這是一種最健康、最積極的人生狀态。
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家,艾米·瑞斯尼斯基把人們的工作觀分為三種:
第一種人,把工作當“差事”;
第二種人,把工作當“職業”;
第三種人,把工作看成自己的“使命”。
一個人,對待工作時是什麼樣的心态,那麼他就會如何對待他的人生。
把工作當成被動的付出,敷衍了事,往往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你在對付工作的同時,工作也在敷衍你,你在工作上浪費的時間,禁锢的都是自己成長的路。
深埋在地裡的種子,看不見一絲陽光,但它仍然讓自己努力生長,隻為破土而出時,呼吸到第一縷陽光的味道。
心态改變了,人生地篇章會翻到嶄新地一頁。
獵豹前CEO傅盛年輕的時候曾在周鴻祎創辦的3721公司工作。周鴻祎要求,每一場會議紀要必須做好。
一次會議上,周鴻祎講了很多天馬行空地東西,傅盛不僅把内容全記了下來,還仔細研究每段話之間如何能串連起來,形成完整地内容,直到半夜兩三點。
第二天一早,周鴻祎辦公桌上就放了一份非常整潔漂亮的會議記錄。
傅盛不僅把周鴻祎所有的口語化語言做成了摘要的書面語,而且将重點着重地标了出來。
幾個小時的會議,内容簡明扼要地展現在了三五張紙上。
從那以後,周鴻祎将自己很多重要的工作都交給傅盛來做。這對傅盛地成長和未來地成功起到了很重要地作用。
我們往往隻看到了他人的成功,卻沒有看到人家背後地努力。
把工作當成“使命”的人,是把自己的同一段時間利用了兩次:一次出售給老闆,換來了薪水;一次出售給自己,獲得了成長。
同是一份工作,不同的心态不同的結果,不同的結果不同的人生。
汪國真說: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隻顧風雨兼程。
生活中,難免會有傷心難過。工作得很累很辛苦,不僅收入微薄,而且也得不到領導的認可,同事的欣賞。難過時,想哭就哭,哭過之後繼續努力。生活就像沙漏,隻有時間的沉澱,人生才會有厚度。隻要堅持努力和付出,一定有抵達岸邊的時候。
生命裡,一帆風順是渴望,波濤暗礁才是常态。努力,就是為了時刻準備不觸礁的狀态,随時有躲避風險的意識。積累自己的經驗,就是成長。不停的進步才是人生。
心理學家武志紅講過一棵蘋果樹的故事:
有一棵蘋果樹,第一年結了10個蘋果,9個被摘走了,自己隻留下1個。
第二年它不想結那麼多了,隻結了5個蘋果,4個被摘走,隻留下了1個。
第三年它想:努不努力,結果都隻有一個,那我為什麼還要努力呢?
這種想法讓它的不努力變地心安理得。
後來,結出來的蘋果越來越少,最終被人砍去當柴燒了。
蘋果樹不懂,人生不進則退,不努力的結果是你的人生沒有價值,沒價值的東西,最後都會消失不存在。它本來還可以繼續成長,直到結出50個果子、100個果子……留給自己的才會越來越多。
剛剛努力了一點,就想立刻有回報,這是一種危險的心态。得不到回報就會心态不平衡,最終受傷的還是自己。
我們工作也一樣,一時的結果無關緊要,人生要的是長久地成長、長久的發展,才能有長久的回報。
心态好的人,總能在裂縫中看到陽光。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
有兩個人正在茫茫的沙漠中,尋找出路。此時他們身上的水早就喝光了。
走着走着,他們發現了一個茅草屋,屋子裡有兩杯水。
一個人抱怨杯子裡隻有半杯水。
另一個人則慶幸杯子裡居然還有半杯水。
一陣風沙吹過,水杯裡滿是沙子。
抱怨的人生氣地跳腳,把水杯裡的水都散光了,最終死在了沙漠;
而另一個人則小口小口地喝水,終于成功地走出沙漠。
同樣地困境,不同地心态,就會得到不同地結局。
心态積極,所有的困難就不是困難,再高的山峰也如履平地。
心态消極,即使豔陽高照,也如烏雲密布,不敢擡頭。
有一首歌唱得好:
“等到黑夜翻面之後,會有新的白晝。等到海嘯褪去之後,隻是潮起潮落。”
每一天重複的工作,就如同走不出的沙漠。心态不好,擺爛工作狀态,最終就死在了工作中。心态好的人,把每一次的困難當成墊腳石,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從而越走路越寬。
那些曾經覺得過不去的坎,積極面對,堅強走過。後頭看時,長成了廣闊的花園。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不過爾爾”。
抓住每一次可以長成參天大樹的機會,最終你也會為他人遮出一片綠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