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閱讀,歡迎您關注和轉發。
王羲之草書《何當帖》
王羲之草書《何當帖》
王羲之(303-361) ,字逸少,因曾為右軍将軍,故又稱“王右軍”。琅邪國臨沂縣(今山東省臨沂市)人。中國古代傑出的書法藝術家。他承續鐘繇、張芝,變革古法,創立今體,并把今體書法推向文人書美的極緻,被後世尊為一代“書聖”。
王羲之系出琅邪王氏,父王曠,母親姓氏不可考 (據清康熙年間王國棟編《王氏宗譜》(現藏北京圖書館) ,羲之母親系河東安邑衛氏,因系孤證,暫不從。)。琅邪王氏自西漢時由琅邪臯虞遷至臨沂,至西晉羲之伯曾祖王祥、曾祖王覽始成為‘士族’。西晉末年,司馬氏政權外受北方新起勢力劉淵的威脅,内則“八王之亂”甫定,元氣大傷,政局岌岌可危。羲之父親王曠獻策琅邪王司馬睿移鎮江南以求自保和發展,并與羲之從伯王敦、王導 (又《世說新語·贊譽》劉孝标注:“按王氏譜,羲之是敦從父兄子。”今從《晉書·王羲之傳》。) 輔佐司馬睿渡江。後王曠率兵北征,戰敗後下落不明。王導、王敦擁立司馬睿登基,建立東晉王朝,名重一時,有“王與馬,共天下”之稱,居江南王、謝、郗、庾四大家族之首。但此後,王敦起兵反叛,王導晚年昏聩,琅邪王氏勢力日漸衰落。
王羲之五歲随家族過江,入住建邺(今南京)烏衣巷。不久父親失蹤。年幼的他雖身在名門大族,卻“不蒙過庭之訓,母兄鞠育,得漸庶幾”(《晉書·王羲之傳》)。特殊的環境養成了他骨鲠孤傲的性格,以緻成年後,太尉郗鑒在王氏諸少中選婿,羲之東床坦腹,滿不在乎,郗鑒大為欣賞,以女妻之。
約于明帝太甯三年(三二五年),王羲之按當時貴族子弟出仕慣例,起家為秘書郎,開始了他的仕宦生涯。至永和十一年(三五五年)誓墓不仕,王羲之先後任臨川太守、征西幕府參軍、江州刺史、護軍将軍、右軍将軍、會稽内史等職。有晉一代,玄學興盛,清談成風,士族子弟及各級官吏浸淫于清談,崇尚風流,不以政務為要。王羲之從‘事君行道’出發,認為“虛談廢務,浮文妨要”(《晉書·謝安傳》),無論是在朝中為官,還是出使外任,均親理政務,勤求民隐,于種種弊政深切痛恨。在護軍将軍任上,他深入調查,力欲糾治營中弊端,發布《臨護軍教》,提出“公役均平”。在會稽内史任上,他針對吏治腐敗與賦役黑暗,努力推行慎選°吏與均平賦役之策。
在連年大旱、民生困頓之際,不等朝廷下令,果斷開倉赈災,救民于危難。
王羲之“清貴有鑒裁”(《晉書·王羲之傳》)。東晉偏安江南,收複北土的呼聲終朝不絕,并成為政要權力之争的砝碼。王羲之洞察時政,對曆次北伐之舉、将帥人選有着清醒的認識。永和八年(三五二年),殷浩為與桓溫對抗,上疏請求北伐。羲之以為此舉必敗,便緻書竭誠勸阻,殷浩不聽,終緻大敗。羲之怅惋不已。
永和十一年,骨鲠氣傲的王羲之,不堪忍受上司揚州刺史王述的百般刁難,率子女在父母墓前誓墓不仕,從此退出官場。但他在優遊山林之餘,仍關注朝臣進退,深以國事為念。
在東晉政壇上,王羲之可謂勤謹務實、體察民情的良吏,但處于君昏政暗、“虛談廢務”的時代,他難以有所作為,故而政績不顯。然而作為一名傑出的書法藝術家,他為中國書法藝術樹立了一座後人難以企及的高峰。
書法乃琅邪王氏家族世代相傳之藝術。王羲之的父親王曠,從伯王敦、王導,叔父王廙等,都有書名。尤其是王廙,多才多藝,“畫為晉明帝師,書為右軍法”(南朝王僧虔《論書》) 。王羲之受家學熏陶,得自衛夫人、王廙等名家指點,一經啟蒙便樂此不疲,勤習苦練,表現出極高的習書天賦。他苦苦臨習王導贈予的鐘繇《宣示表》,從中領悟書法藝術的真谛,為日後輝煌的藝術成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王羲之生活的時代是一個特殊的時代。“漢末魏晉六朝是中國政治上最混亂、社會上最痛苦的時代,然而卻是精神史上極自由、極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濃于熱情的一個時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藝術精神的一個時代。” (宗白華《論〈世說新語〉和晉人的美》) 在這一時期,新的審美觀念和标準在文人個性自覺的基礎上得以确立,古拙渾樸之美向妍麗飄逸轉換,各種藝術形式在要求表現自我情志的同時,開始追求形式的妍美。文學、書法、繪畫等各個領域的一大批極富天才、敢于創新的文學家、藝術家,沖破傳統的樊籬,以‘畫乃吾自畫,書乃吾自書’(唐張彥遠《曆代名畫記》)的氣概,建立了新的體式法度,開拓出文學藝術的新境界。王羲之就是書法領域中最傑出的代表。
在王羲之以前,漢字書體上承漢魏,已開啟今體草、行、楷書的體式,但以鐘繇、張芝為代表的書體,尚未脫盡隸意,稚拙古樸。王羲之順應書體發展的趨勢,引入時代審美意趣,在精研鐘、張書體的基礎上,進行了大膽改革。楷書變橫向取式為縱向取式,端莊勻整。行書脫盡隸意,欹側取妍,遒媚緊斂,勢巧行密,筆法上中鋒側鋒互用,運筆迅疾,便于書寫,加強了書法的藝術性和實用性。草書則改章草的作書緩慢、多波挑、筆勢不連貫為今草的運筆自由、筆勢連貫、減省筆畫而不失字形。至此,草、行、楷書體式定型,漢字書體的發展基本完成。王羲之不僅完成了漢字書體的定型,而且完成了中國書法藝術變質為妍的重大轉變。
王羲之于書法藝術堪稱備精諸體。唐張懷瓘《書斷》列其隸書(即楷書)、行書、章草、飛白、草書為神品,八分為妙品。行書《蘭亭序》被奉為天下第一行書,楷書《樂毅論》、《黃庭經》亦被尊為極緻。王羲之妍美流便、飄逸灑脫的書風,千餘年來令無數書家心馳神往。梁武帝評其書是“龍跳天門,虎卧鳳阙” (梁蕭衍《古今書人優劣評》)。唐太宗則贊歎“詳察古今,研精篆素,盡善盡美,其唯王逸少乎!”(《晉書·王羲之傳》)
王羲之的書法對後世影響甚大。以臨摹他的書作或師其筆意自成一家的書法名家,有陳隋智永,唐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顔真卿、柳公權、孫過庭、懷素、張旭,五代楊凝式,宋蘇轼、黃庭堅、米芾、蔡襄,元趙孟頫、鮮于樞、柯九思,明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黃道周、王铎,清劉墉等。清中葉後,包世臣、康有為提倡北碑,一時北碑南帖抗衡于世。但習碑者亦尊崇王羲之包括王獻之在内的“二王”法書。自唐時起,王羲之書法作品随中日兩國文化交流的頻繁而東渡日本,對日本的書體書風産生了深刻影響,至今仍被視若珍寶,研究學習者不絕。
王羲之的書法真迹,自東晉末,經南朝至隋朝,曆經戰亂,佚失、毀滅者甚多。到唐初,由于太宗高價收購,共得二千餘紙,其中不乏赝品。部分名作,太宗甚至令響拓高手馮承素等摹出副本,分贈寵臣。後不少真迹殉葬昭陵,部分則由皇族自内府竊出,終緻散佚。五代溫韬發昭陵,陵内法帖全遭毀棄。宋初,刻本叢帖出現,如《淳化閣帖》、《大觀帖》等,内中多收王羲之、王獻之書法,是以真迹亦或摹本為底本刻木刻石,無法詳考。由宋至清,叢帖更多。至今,書于絹上及紙上的摹本約有三十餘帖,大多藏于國内外(多在日本)博物館、美術館,部分為私人收藏,傳世羲之書法精品,多在其中。石刻拓本(如集王書聖教序、定武蘭亭)及宋明清木刻叢帖中各帖,因真僞交雜,總數難以确定。
晉穆帝升平五年(三六一年),王羲之因長年服散緻疾,辭世而去,終年五十九歲,葬金庭(今屬浙江嵊州)。諸子遵其遺囑,辭卻朝廷“金紫光祿大夫”的贈官。王羲之有文集十卷,唐代散佚。明張溥、清嚴可均各有輯本,均不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