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天氣炎熱,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下塘鎮的比亞迪合肥基地北門外,卻人頭攢動。每天一大早,基地開門招工,前來應聘的人員絡繹不絕,未來這裡将吸納六萬餘名産業工人。
位于合肥市長豐縣下塘鎮的比亞迪合肥基地廠房。(受訪者供圖)
一年多前,這裡還是一片荒地。如今,一棟棟現代化的生産車間拔地而起。
圍繞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項目延伸産業鍊,長豐縣已經集聚起中創新航、優信汽車等40多家新能源汽車産業上下遊企業,其中億元以上投資項目達18個。得益于這一産業布局,下塘鎮從昔日的農業鄉鎮一躍成為安徽省現代産業重鎮。在新能源汽車産業的拉動下,今年1月到7月,長豐縣工業投資增速位居合肥市第一位。
40多公裡外,合肥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産業園區内,蔚來第二先進制造基地生産線已全線貫通,今年三季度将正式投産。根據規劃,合肥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産業園區建成後,将具備年産100萬輛智能電動汽車的生産能力,年産值将達5000億元。
新能源汽車産業是安徽新興産業加速集聚壯大的縮影。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安徽新能源汽車産業呈爆發式增長态勢,産量同比增長超90%,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超10%,成為支撐安徽省工業增長的生力軍。
作為制造業大省,安徽瞄準戰略性新興産業的引領帶動作用,通過推動龍頭企業能級提升,延伸産業鍊,強化創新驅動,布局建設26個省級重大新興産業基地,緻力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新興産業聚集地。
步入合肥京東方顯示技術有限公司的智能工廠,生産線有序運轉,高大的機械臂靈巧地上下翻飛,精準完成玻璃基闆傳輸、加工、檢測等生産過程。
自2008年發展至今,安徽新型顯示産業實現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目前,安徽新型顯示産業基地年産值已突破千億元,擁有5條高世代顯示面闆生産線,成為全球新型顯示産業的重要力量。安徽正大力發展十大新興産業,其中人工智能、新型顯示、集成電路和新材料等四個産業入選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産業基地。
工作人員在合肥京東方顯示技術有限公司生産線上作業。新華社記者劉軍喜 攝
走進中電科蕪湖鑽石飛機制造有限公司,長長的試飛跑道上傳來一陣陣引擎轟鳴聲,一架銀白色的飛機振翅沖向藍天。這家生産輕型通用飛機整機的企業是安徽省重大新興産業基地蕪湖通用航空産業試驗基地的龍頭企業。
“我們已累計獲得發明專利17項,能生産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雙發輕型固定翼通用飛機。”該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田滿林說,2021年公司被認定為安徽省制造業創新中心。
中電科蕪湖鑽石飛機制造有限公司生産的飛機。(受訪者供圖)
基于産業鍊和産業集群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和單項冠軍企業,安徽省通過組建十大新興産業綜合性産業創新中心、推動科技成果加速轉化等方式,提升新興産業核心競争力。
山川、陸地、海洋,變化成一串串數據,在計算機裡衍生出一個“數字地球”。在中科星圖數字地球合肥有限公司,工程師們正通過衛星遙感、航空攝影等多種對地觀測手段并融合數字技術、地理信息技術等對地球進行數字化重構。
“‘數字地球’可助力國土空間規劃、氣象預測等多領域高質量發展。”中科星圖副董事長、總裁邵宗有說。
以中科星圖為代表,安徽正大力發展空天信息産業,打造“衛星制造—衛星發射運營—數據應用”空天信息産業基地和平台。
圍繞創新鍊布局産業鍊,安徽還依托全國首個國家實驗室、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及大科學裝置等戰略科技力量,加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搶灘布局更多未來産業的新賽道。
關注生物制造、類腦科學等未來産業技術變革态勢,建設一批未來産業先導試驗區;發揮量子計算、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測量先發優勢,打造量子信息産業發展集聚區……
“當前全球産業競争正在演變為科技的競争。”安徽省發改委産業發展處處長劉文峰說,安徽将緊緊抓住和用好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新機遇,加快推動新興産業提質擴量增效,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培育新動能。(記者楊玉華、吳慧珺、胡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