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期三樂”的故事原本出自《列子》,卻常常被曆代詩人引用。田園詩人陶淵明在《詠貧士》中,寫道“榮叟老帶索,欣然方彈琴。原生納決履,清歌暢商音”。其中的榮叟就是指的榮啟期其人,而原生則說的原憲。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對榮啟期也是倍加推崇,曾不隻一次在詩中引用其人其事,如《琴酒》的“若使啟期兼解醉,應言四樂不言三”;《偶作》的“張翰一杯酒,榮期三樂歌”等,哪怕就是這短短兩首引用,也不愧對白居易的“醉吟先生”之号。
唐代另一位田園詩人孟浩然也曾多次引用榮期的轶事,在《宴榮二山池》中寫道,“甲第開金穴,榮期樂自多”。那麼榮啟期到底是何人?
榮啟期:自稱為很“貴”的人《列子》中記載,“孔子遊于太山,見榮啟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帶索,鼓琴而歌”。據此分析,這說明榮啟期是與孔子同時代的人,住在泰山附近,周武王弟叔武的封地——郕國。孔子見榮啟期如此開心,于是就上前拜訪,問他為什麼這麼快樂。
榮啟期回答有三個原因,一是天地萬物,人最貴,生而為人;二是男女有别,男尊女卑,男為貴,生而為男;三是,人有看不見日月,娃娃就夭折的,而自己已經九十多歲。
同時說出自己的觀點:貧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終也,處常得終,當何憂哉。
孔子對此評價說:“善乎?能自寬者也。”
在此,我們先從孔子的評價說起。“善乎”,在古代後面是沒有标點的,“乎”一般表示疑問或反問。有人認為,“善乎”的意思是“說得好!”。但是,在我看來,古人在答“善”的時候,才是肯定。孔子在這裡的意思是說,這樣的觀點對嗎?值得贊許嗎?榮啟期确實是個會寬慰自己的人。
孔子很少給出肯定的答案
在《列子》一書中,記錄了很多孔子的故事,但是孔子的論述,很少有确定的答案,更多的是讓人們深思。在此,我舉兩個例子。
一個是林類的故事。林類已經有百歲了,春天的時候,唱着歌,在地裡拾麥穗。孔子看見之後,讓子貢去與百歲的林類對話。
子貢問林類:“先生曾不悔乎?而行歌拾穗?”林類繼續唱歌,根本不搭理他。問了幾次之後,林類才答:“我後悔什麼?”
子貢說:“先生少年的時候不勤奮,年長後不競争争取,老了還沒妻子和孩子,現在都快要死了,還唱着歌拾麥穗?”
林類答:“我快樂的原因,人人都有,但他們卻反而以此為憂。我少年不努力,長大了又不參與競争,所以才能這樣長壽。到老了還沒有妻子兒女,現在又死到臨頭了,所以才能這樣快樂。”
子貢又問:“長壽是人人向往的,死亡為人們所不願,您怎麼把死亡當快樂呢?”
林類答:“死之與生,一往一反。故死于是者,安知不生于彼?故吾知其不相若矣?吾又安知營營而求生非惑乎?亦又安知吾今之死不愈昔之生乎?”
子貢不明白林類的意思,于是轉述整個對話給孔子,孔子說:“吾知其可與言,果然;然彼得之而不盡者也。”孔子在此,評價隻是說,林類是個值得對話的人,不過他說的還不盡然,還沒講到本質上。
那麼本質是什麼?林類講述的未盡的内容是什麼?孔子并沒有講。
第二是在“子貢倦學”的故事中,孔子的評價更是有意思。
孔子說:遠古的時候,人死了是去休息,回家,稱“歸人”,活着的人是“行人”。在外行走而不歸家的人,抛棄了家庭,世上的人都反對他;天下的人都不願意面對死亡,卻沒有人知道反對。
世上的人離開家鄉,抛棄親人,荒廢家業,遊于四方而不歸,這是怎樣的人呢?世人一定會說他狂蕩。
又有人專心于盛世之治,自以為聰明能幹,執着于功名,到處誇誇其談而不知道自己,這又是怎樣的人呢?世人一定會評價他有智有謀。
事實上,這兩個都有失偏頗,而世人卻贊揚一個,反對一個。隻有聖人才知道什麼該贊揚,什麼該反對。
到底怎麼個有失偏頗法?孔子沒有具體論述,就需要我們讀者自己去思考琢磨了。
由榮啟期、林類、以及“子貢倦學”三個故事分析,不同的人對這幾個故事有不同的領悟。而孔子确實不愧于聖人,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但又引人思考。
深度分析榮期三樂,高人還是阿Q榮期一樂是天地萬物,人最貴,生而為人。人生于天地間,在我國古代的典籍中,有很多人為貴的說法。《說文》:“人,天地之性最貴者也。”《漢書》卷二十七下:“天地之性,人為貴。”《孝經·聖治章》:“子曰:‘天地之性,人為貴。’”邢昺疏:“性,生也。言天地之所生,唯人最貴也。”
我們讀《列子》原文,這話不是孔子說的,而是榮啟期說的:“天地萬物,唯人為貴”。我們都是人,若不承認人是最貴的,那肯定不行。但人到底處于什麼樣的地位,隻有聖人的評價才比較準确。
榮期二樂是男女有别,男尊女卑,男為貴,生而為男。男女有别是肯定的。但男尊女卑這個說法,在現代就站不住腳了。那麼在古代這樣的說法站得住腳嗎?
易經系傳裡是比較早的關于尊卑的說法,“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
在這裡,我們明顯可以看出“卑”對的是“貴”,“高”對的是“賤”,也就是說在古人眼裡,處于低位的大地是貴的,處于高位的天反而是賤的。試想,人們的吃喝拉撒全都依靠大地,能不貴嗎?因此天的法則需要自強不息,而地的法則是厚德載物。
尊卑和貴賤根本不是世人所以為的那種關系啊。
如果還不理解,我們讀諸葛亮的《出師表》,會讀到一句話,“先帝不以臣卑鄙”,諸葛亮自稱卑鄙,此“卑鄙”的意思,也不過是說自己的地位處于低位,下方,而沒有任何不好的意思,這個詞隻不過是後人在使用過程中,演繹了而已。
榮期三樂是,人有看不見日月,娃娃就夭折的,而自己已經九十多歲。人活的年齡大,就有意義嗎?司馬遷有一句話說的很對,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死的偉大,死的有意義更為重要。因此活得年齡大這事兒,也未必就值得樂。
唐詩裡的“榮期三樂”,到底是高人的知足常樂,還是阿Q的自我安慰,您的答案是什麼呢?歡迎留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