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發動了統一天下的滅國戰争,繼韓、魏之後趙國成為秦國的征讨對象。最後的結果想必大家都知道,李牧被趙國的貴族殺害,趙王遷因不敵秦王赢政而選擇投降秦國,至此延續幾百年的強國消失在了曆史的長河之中。不過,如果對曆史有一定了解的就會發現一個問題:秦國和趙國皇室之間在很久以前其實是一個祖先,說白了秦趙之間是親戚的關系,這是怎麼回事呢?
對于秦趙之間存在血緣關系的主要觀點就在司馬遷的《史記》中:史記中記載遠古時候蜚廉有兩個子孫,一個叫做造父,一個叫做惡來。當時因造父有公于周朝的皇室而被封于趙成,因此得到了“趙”這個姓氏,而惡來雖說是造父的兄長,但是其本身不但沒有任何的功業反而做下了許多壞事,因此沒有得到任何的封賞。随着時間的發展,惡來的後人非子因給周朝養馬而立功被封到現在的陝西地界秦邑(以前是蠻荒地界),在往後又因在鎬京之戰中勤王有功,随後襄公在陝西那邊建立了國度,好像由于和“赢”有什麼關系,因此惡來這一脈才有了秦國赢氏的稱号。
從上面這一段可以知道,秦國和趙國的祖先都是同一個人“蜚廉”,按道理說同宗之間應該相互幫助才是,為何發展到後來他們之間“六親不認”了呢?而且最後秦國還把趙國這個“兄弟國”給消滅了,這其中主要有兩個原因。
姓氏的發展讓秦趙關系疏遠了
秦國和趙國血緣的疏遠,其實這和姓氏的發展有很大關系。姓和氏是兩個不同的含義,姓在當時代表着有血緣關系的人,而氏代表着這個家族的地位,舉個例子秦國赢氏:從這四個字中可以看出,首先可以确定你是秦國人,而赢氏則代表你在秦國的地位是皇族。說到這裡或許我們就可以給秦、趙兩國定位了,一個是造父姓趙氏,一個是惡來姓赢氏,雖然他們在遙遠的時代有共同的祖先,但是因為地位不同而慢慢的疏遠了。趙國崛起的比較早,而秦國祖先惡來同時期更是成了被流放的犯人,因此趙國祖先很可能在此時和秦國祖先劃清了界限,甚至到了戰國時期趙國還在稱秦國為“野蠻人”,由此可見秦趙之間的血緣關系已經完全淡化了。
時代的發展不同了
我們都知道秦國的強大是因為商鞅變法,雖然說商鞅最後被秦國貴族車裂了,但是他卻留下了秦國強大的根本“商君法”。到了這裡或許大家還有點不明白,簡單的說法律的出現标志着“人人平等”的觀念出現了,這個時候奴隸制度逐漸消失了,國家不再是某一個人或者某一個家族的了,他成為這個國家每一個人的财産了。在這樣的趨勢之下,秦國皇室還能夠因為他們和趙國是親戚而不去消滅他們,又或者說讓趙國成為“國中之國。”顯然是不能的,雖然秦始皇帝比較專政,但是也抵擋不住幾千萬的秦國平民的悠悠之口,況且以秦始皇的雄才大略也不會因為這遙遠的血緣關系放棄自己統一天下的大業。
我們都知道古代實行的是嫡長子繼承的制度,這一制度不僅僅适用于皇室,也适用于平民家庭。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就會出現一個問題,如果這個家族沒有明确的規定“不分家”,那麼随着時間的發展嫡長子一脈必然要和庶出一脈産生分歧,而這樣就會造成雖然他們之間存在血緣關系,但由于地位的不同親情關系慢慢的疏遠了。看看三國時期的劉備和劉表,雖然都是劉邦的後代,幾百年後他們的地位如何了,如果不是劉邦的創業之路有“貴人”相助,相信劉表連劉備這個人是誰都不知道。
所以說血緣關系雖然表明了秦趙同宗同源,但是因為他們崛起時間的不同,所以自然也就會造成血脈的疏遠。況且在周朝的時候嫡長子的身份要遠遠高于庶長子,由此可推斷惡來身為長子必然會經常欺負趙國祖先造父,因此當造父有了身份自然不願意和戴罪之身的惡來有來往,随着時間的發展統一血脈不通分支的兩家自然沒有幹系了,所以秦國才會不念及舊情消滅趙國。秦趙本是同祖,為何秦國還要把趙國滅掉,“姓氏發展”是禍首,你對此有什麼看法呢?有自己觀點的可以在文章的下方留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