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辛棄疾有收複北方的雄心壯志

辛棄疾有收複北方的雄心壯志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0 06:57:57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辛棄疾有收複北方的雄心壯志(卻四十年壯志難酬)1

這首《破陣子-醉裡挑燈看劍》是南宋詞人辛棄疾的晚年之作,全詞将夢境與現實相交織,北伐抗金, 收複中原的夢想與英雄無用武之地,華發已生壯志難酬的現實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恍然間一首氣勢磅礴, 豪氣縱橫,卻又帶着尖銳沖突的悲壯之歌躍然筆下。

辛棄疾有收複北方的雄心壯志(卻四十年壯志難酬)2

我國曆來寫戰争的名句極多,如杜甫的“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邊塞詩人王昌齡的“城頭鐵鼓聲猶振,匣裡金刀血未幹”等等,但相比與辛棄疾而言這些名句更像是旁觀式的想象,辛棄疾的詞不是用蘸滿墨迹的毛筆寫就,而是在經曆過戰争後,用染上鮮血的兵戈刻成。梁衡先生曾在《把欄杆拍遍》評價辛棄疾,認為他是我國曆史上,唯一一個起于行伍,以武事出身,最終以文事立業,成為一代詞壇大家的人。

辛棄疾有收複北方的雄心壯志(卻四十年壯志難酬)3

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金軍在國主完顔亮的帶領下再次南侵,結果卻在國策上與完顔元宜等人發生了劇烈的沖突,最終被後者殺死于瓜州,金國由此發生内亂。北方的漢人也趁此機會,奮然反抗,而辛棄疾也以此為契機,帶領了數千人加入了義軍并成為了軍中書記。

“.....金主亮死,中原豪傑并起。耿京聚兵山東.....棄疾為掌書記,即勸京決策南向.....”

當時有一位名為義端的僧人與辛棄疾同為義軍并結為好友,辛棄疾十分相信他,但卻被義端背叛,偷走了義軍的兵符軍印。耿京大怒想要殺辛棄疾洩憤。而辛棄疾卻立下了三日之内抓住義端的軍令狀,結果果然如辛棄疾所說,三日之内殺義端複命。從此耿京也對辛棄疾另眼相看,更加重視辛棄疾的才能。

“.....義端一夕竊印以逃,京大怒,欲殺棄疾。棄疾曰:“匄我三日期,不獲,就死未曉。”.....棄疾斬其首歸報,京益壯之。

辛棄疾有收複北方的雄心壯志(卻四十年壯志難酬)4

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辛棄疾奉命南下聯系南宋朝廷,宋高宗接受了義軍的效忠,并授予了耿京天平節度使,辛棄疾為承務郎。但正當辛棄疾北返時,義軍卻遭到了張安國、邵進的背叛,統帥耿京也被其殺害。辛棄疾得知後果斷出擊,帶領五十餘人夜襲了金軍大營,趁着金軍反應不及,從數萬人的軍營中擒拿了張安國,并送于南宋。

“.....徑趨金營,安國方與金将酣飲,即衆中縛之以歸,金将追之不及。獻俘行在,斬安國于市.....”

辛棄疾有收複北方的雄心壯志(卻四十年壯志難酬)5

因為此事辛棄疾名著一時,成為了南北共知的英雄,甚至連宋高宗都為他的壯舉感歎不已,《稼軒記》記載:“壯聲英概,懦士為之興起,聖天子一見三歎息“,而這一年,辛棄疾僅僅二十五歲,此時的辛棄疾壯懷霜雪,認為自己可以大展宏圖,但是他沒想到的是迎來的卻是四十多年的蹉跎。

二.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初來咋到的辛棄疾明顯對于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認識不足,雖然不久之後宋孝宗表現出來了北上伐金,光複舊土的雄心,但由于辛棄疾“歸正人”的身份,即使辛棄疾卓有能力,卻沒有得到南宋朝廷真正的認可。因此辛棄疾終其一身官位也止于從四品龍圖閣待制,幾乎沒有進入到權力核心。

隆興元年(1163年)四月,剛即位的宋孝宗召回主戰派代表張浚,并任命李顯忠,邵宏淵等人在前線主持北伐。隆興北伐在前期進展較為順利,在後期由于李顯忠,邵宏淵兩人不和,導緻生符離之敗,南宋主和一派再度占據上風,宋金随達成了隆興和議。

辛棄疾有收複北方的雄心壯志(卻四十年壯志難酬)6

在符離之敗後,辛棄疾提出了諸如《美芹十論》一系列言之有效的北伐建議,認為朝廷不能因為一次符離之敗而動搖收複中原廣大地區的意志。

乾道六年(1170年),辛棄疾又上《九議》,文中對金國内部的矛盾做了深刻的剖析,但是人微言輕的辛棄疾并沒有引起朝廷的重視,在主和派的當政下,辛棄疾一直輾轉于地方之中。

辛棄疾有收複北方的雄心壯志(卻四十年壯志難酬)7

如“乾道四年,通判健康府”,“乾道六年,遷司農寺主簿,出知滁州”等。而著名的《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就是寫于此時,北伐無望,遊子獨自徘徊南方,流年如水,壯志成灰。最後英雄作古即使是欄杆拍遍,也無人理會。

三.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淳熙七年(1180年)年逾四十的辛棄疾因人彈劾罷官歸隐,于是辛棄疾回到了帶湖莊園并自号“稼軒居士”,從此開始了長達二十年的歸隐,期間短暫的出仕過一段時間,但很快就重新隐居了。

宋甯宗嘉泰三年(1203年),執掌南宋大權的韓侂胄開始啟用被冷藏的主戰派官員,辛棄疾也得以任知紹興府及浙江東路安撫使。當時已經六十四歲的辛棄疾并沒有因為體弱多病而拒絕,而是慨然接受了這份任命。并在面見宋甯宗之時上書直言。

據《建炎以來朝野雜記》記載:“安豐守厲仲方言淮北流民願歸附,會辛棄疾入見,言敵國必亂必亡,願屬元老大臣預為應變計”

辛棄疾有收複北方的雄心壯志(卻四十年壯志難酬)8

辛棄疾的一番話給予了宋甯宗極大的信心,也直接推動了開禧北伐。但與韓侂胄的急于求成,希望速成的觀點不同,辛棄疾認為金國目前雖然外有蒙古崛起,内有節度叛亂,北伐的時機已經具備。但是由于金國本身的軍事實力依然強大,北伐依舊需要周密部署,緩緩而圖,争取一戰而成。但這種老成的方略并沒有得到韓侂胄的認可,兩人産生了極大的分歧。

開禧元年(1205年),辛棄疾出任軍事重鎮鎮江。并于該地寫下了千古流傳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在上阕詞中辛棄疾用孫權與劉裕的例子,表達了對北伐的美好祝願,下阕又将韓侂胄主持的開禧北伐與劉義隆的元嘉北伐相比,隐射了韓侂胄似宋文帝,北伐籌備草率,用人不當。表達了自己對于北伐的擔憂。最後又将自己比作廉頗,縱然年高依然可以為國建功。

辛棄疾有收複北方的雄心壯志(卻四十年壯志難酬)9

但是辛棄疾終究還是連最後的機會都沒有等到,由于辛棄疾的方略與韓侂胄相左,很快就被降為紹興知府,遠離了前線。而開禧北伐也因為太過倉促大敗而回,南宋反而被割讓了關外四郡。

韓侂胄為了擺脫戰敗的頹勢,在初步控制局面後又将辛棄疾作為抗金的大旗扛了出來,并任命其為“樞秘都承旨”主持軍事。但辛棄疾已經重病纏身,尚未赴任就與世長辭,甚至在死之前都在大呼“殺賊”。

四.赢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縱觀辛棄疾的一生充滿了悲壯的色彩,少年名著,中年蹉跎,老年彌堅,卻終究是壯志難酬。《中國通史》評價辛棄疾道:“辛棄疾一生以恢複為志,以功業自許,可是命運多舛,備受排擠,壯志難酬。然而,他恢複中原的愛國信念始終沒有動搖,而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切、憂慮,全部寄寓于詞作之中。”

辛棄疾有收複北方的雄心壯志(卻四十年壯志難酬)10

有人認為辛棄疾一生的污點就是附會了開禧北伐。如清代的李慈銘認為:“稼軒以附會開禧用兵,稍損名節......如聞三呼渡河聲矣。”但以我個人的看法,卻認為這恰恰是辛棄疾身上最令人崇敬的一點,他從來不是附會北伐,而是在用自己的餘生去踐行自己的信念。

辛棄疾有收複北方的雄心壯志(卻四十年壯志難酬)11

于戰略上,開禧年間的金國由于受到了鐵木真統一蒙古的影響,北方已然不穩。南宋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會,如果能趁機擊敗金國,繼而在蒙古未完全崛起前制衡其發展,有可能南宋的曆史會是另一個樣子。

但是曆史沒有如果,對于抗金收複北方故地,辛棄疾從來都是支持的,即使是在與韓侂胄意見相左後,辛棄疾依舊在做力所能及的努力,甚至彌留之際仍然不忘故土。正如脫脫評價辛棄疾:“古之君子,出處不齊,同歸于是而已。”

辛棄疾一生少時,有勇有謀,縱橫萬軍之中生擒敵将而歸,可稱“氣吞萬裡如虎”;中年時呼籲北伐,緻力光複,但“欄杆拍遍,無人會”;臨到終老,即使華發已生,疾病纏身,依舊不改初衷,一句“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烈士暮年,壯心未已。秉正而行,允執厥中或許是辛棄疾一生最好的評價。

文獻資料:《宋史-辛棄疾傳》《美芹十論》《中國通史》《辛棄疾的軍事思想初探》《從辛棄疾對開禧北伐的态度探究其生平》《略談宋金戰争的實質》《宋孝宗朝宋金關系研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