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思維?(本文首發于微信公衆号“時間的朋友劄記”,歡迎訂閱公衆号,跟我一起學習、成長),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多元化思維?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衆号“時間的朋友劄記”,歡迎訂閱公衆号,跟我一起學習、成長)
年前讀《窮查理寶典》,了解到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維模型。從那時起,“多元思維模型”這個詞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腦海中。在那之後的時間裡,也開始慢慢梳理屬于我自己的多元思維模型。我自己是理工科出身,理工科基礎相對比較紮實,但是人文社科基礎就相對薄弱。因此,在過去這些年,學習了很多經濟學、金融學、管理學和心理學等學科的知識,一方面是為了補足自己的知識結構,一方面也是自己對這些領域真的感興趣。幾年下來,發現自己在知識結構上有了一定的進步,但是離自己想要達到的狀态,還是有一些差距。一直也沒想清楚,具體的問題出在什麼地方。
直到最近讀了斯科特·佩奇的《模型思維》,感覺豁然開朗。佩奇所講的多模型思維,跟芒格的多元思維模型,二者的底層邏輯如出一轍。本質上都是通過掌握多種思維模型,構建自己的認知操作系統,以此來提升決策的勝率,正确解決所遇到的各種問題。
對于多元思維模型,芒格如是說:“要想成為一個有智慧的人,你必須擁有多個模型。而且,你必須将你的經驗,無論是間接的,還是直接的,都放到構成這些模型的網格上。”
佩奇通過孔德陪審團定理和多樣性預測定理,論述了多模型思維的威力。
孔德陪審團定理是說,多數投票正确的概率比任何個人(模型)都更高;當人數(模型數)變得足夠大時,多數投票的準确率将接近100%。(前提是每個人(模型)正确的概率p > 1/2)
多樣性預測定理是說,相反類型的誤差(正負)會相互抵消。如果一個模型的預測值太高,同時另一個模型的預測值太低,那麼這些模型就會表現出預測多樣性。兩個模型的誤差相互抵消,模型的平均值将比任何一個模型更加準确。
對于多模型思維,佩奇如是說:“多模型思維能夠消除每個單個模型的盲點,能夠通過一系列不同的邏輯框架生成智慧。”
聯想到我們從小學習的經曆,就拿學數學為例。數學中的每一個定理、公式,本質上都是一個“模型”。正是因為我們熟練掌握了這些基礎的“模型”,我們才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用數學這個武器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回到當下,我們所面臨的問題,不再是單純的數學題、或者是物理題,而是百般複雜的現實問題。這就要求我們要學習跨學科、多領域的各種思維模型,通過刻意練習熟練掌握這些思維模型,然後再用這些模型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芒格帶我認識了多元思維模型,佩奇讓我知道了多模型思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生活中也時常能發現一些特别優秀的人,是模型思維的高手。理想汽車的李想,就是一個典型的模型思維的高手。他提出的理想工作法(LBP)模型,是結合了黃金圈思維方法和複盤方法,形成了Why-How-What-Review的閉環,真正理解了之後,覺得非常強大。
作為終身學習者,最開心的事情,莫過于能夠頓悟一些困擾自己許久的事情。對于多元思維模型這個事情,心心念念多年,終于有了打通任督二脈的感覺。
人的成長,歸根結底,是認知的不斷升級:從“不知道我不知道”,到“知道我不知道”,再到“知道我知道”,最後達到“不知道我知道”的境界。在認知升級的路上,通過持續學習構建一個多模型的認知操作系統,這将是我接下來若幹年最為重要的事情,沒有之一。
接下來我會在公衆号推出一個思維模型系列的文章,每篇文章會介紹一個思維模型,以此記錄我構建多模型認知系統的過程。這個過程可能會持續很多年,但這是值得花時間做好的事情。想清楚了,就義無反顧。正如貝索斯所說“It's all about long-term”。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