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健康湖北】
假期,總伴随着意外傷害情況的高發
特别是有活潑好動的“神獸”家庭
在端午節假期
湖北省婦幼保健院骨科
在短短的三天時間裡
為14名患者進行了緊急手術
其中包括小兒化膿性髋關節炎、
下肢感染、小兒上肢骨折、鎖骨骨折
及成人的上肢骨折及足踝骨折等
您身邊的孩子是否在日常跑跳、玩耍中摔傷?
是否有不小心被門夾傷或被鋒利的金屬劃傷?
是否有在各種遊樂場的玩樂過程中發生跌倒?
是否有防護不當,在自行車、滑闆等運動時受傷骨折或被車輪絞傷?
面對這種種意外,我們不僅要防範,同時也要知道如何緊急處理。當身邊的孩子或大人發生四肢外傷事件時,首先可以進行止血、包紮、固定,然後轉移到醫院就診。
1
加壓包紮止血
适用于小動(靜)脈及毛細血管出血,如手指、腳趾及四肢等小傷處理,傷處有骨折或碎骨者禁用此法。
方法:用消毒的紗布或幹淨的毛巾、手絹、衣物等包紮在傷口上,然後用三角巾或繃帶加壓包紮達到止血的目的。
2
指壓止血法
适用于小動脈出血處理,在傷口處加壓包紮止血同時應用此法。
方法:根據動脈的走向,用拇指壓住出血的血管上方(近心端),使血管被暫時受壓閉住,中斷血液以達到臨時止血目的,然後再選用其他止血方法。
3
加墊屈肢止血法
常用于前臂和小腿的出血,傷處有骨折、疑似骨折或有關節損傷者禁用此法。
方法:首先在近心端關節處加墊紗布卷,毛巾或衣物等, 然後屈曲關節,用三角巾或繃帶将屈曲的肢體緊緊纏綁固定起來,以短時間閉塞血管來達到止血效果。
4
止血帶止血法
當遇到四肢大動脈出血,上述方法止血無效時才用此法。
方法:先擡高患肢讓肢端靜脈血液向心回流,然後在上臂和大腿的上1/3的部位用毛巾或其他布片、棉絮作墊,再用止血帶或彈性膠管束縛在上面拉緊固定。
如果發現患者四肢腫脹
疼痛伴活動受限,
此時要注意,
考慮是否有骨折的情況發生。
1、判斷骨折
首先要考慮傷者受傷的原因,如果是車禍傷、高處墜落傷,機器的絞傷等原因時,一般骨折的可能性很大。
然後要檢查傷者的情況,如傷肢出現反常的活動,腫痛明顯,則骨折的可能性很大。
如果骨折端已外露,肯定已有骨折。
在判斷不清是否有骨折的情況下,應按骨折來處理。
2、封閉傷口
對骨折伴有傷口的病人,應立即封閉傷口。最好用清潔、幹淨的布片、衣物覆蓋傷口,再用布帶包紮。包紮時不宜過緊,也不宜過松,過緊可能導緻傷肢缺血壞死;過松則起不到包紮和壓迫止血的作用。
如有骨折端外露,注意不要将骨折端放回原處,應繼續保持外露,以免引起深部感染。如将骨折端放回原處,應給予注明,并在送往醫院後向醫生說明情況。
3、臨時固定
傷肢的位置:盡可能保持傷肢于傷後位置,不要任意牽拉或搬運病人。
固定器材的選擇:最好用夾闆固定,如無夾闆可就地取材,如書本,木棍、樹枝,紙闆或機器的杆柄,也可利用自身固定,如上肢可固定在軀體上,下肢可利用對側固定,手指可與鄰指固定。
4、頸椎、脊柱骨折
如果是頸椎部位的骨折,不當的急救操作可使頸部脊髓受損,發生高位截癱,嚴重時導緻呼吸抑制危及生命。
胸腰部脊柱骨折時,不恰當的搬運也可能損傷胸腰椎脊髓神經,發生下肢癱瘓。
正确的方法應該是,如果懷疑有脊柱骨折,應就地取材固定傷處,合理搬運傷者,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
為了小朋友和大朋友們的安全
學習正确的急救知識非常重要
在發生意外突發情況時,及時就醫
點擊下方圖片,
參與健康中國行動知行大賽
↓↓↓
疫情尚未結束,防疫不可松懈
來源:湖北省婦幼保健院
往期回顧:
2022年6月12日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情況
北京市、内蒙古赤峰市和雲南省普洱市報告多例确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 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緊急提示
睡眠不好?試試這6個方法~
目前2300000 人已關注加入我們你還不來嗎?本文來自【健康湖北】,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