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夕陽雖好卻已是黃昏

夕陽雖好卻已是黃昏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6 14:07:20

夕陽雖好卻已是黃昏(年過半百非青年)1

早已告别了五·四激情燃燒的青蔥歲月!已步入年過半百,天命所歸之年歲,常常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将自己的生命比喻成人已黃昏,好不怅惘的夕陽,是啊!

“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當我們在贊美夕陽的時候,同時對黃昏也會産生一些莫名的傷感,因為夕陽西下也象征着老之将至的一種落寞。

“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一到幅多麼靈動流韻和甯靜緻遠的畫面,給人以無窮的遐想,可以令人們想到有生和無生。

落霞和長天亘古長存,而孤鹜則隻是一個匆匆的過客,給人一種永恒與短暫的感觸。

進而使人想起了“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和“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的名句。

關于水與月,蘇子曰:“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關于生與死,莊子說:“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真是“浩浩陰陽移,年命如朝露”。不禁讓人有一種“節同時異,物是人非”的惆怅。

關于時間與生命,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他格物緻理,發潛闡幽,其微言大義是對天地人事的深刻思考,也是對時間與生命的領悟和感歎。

不僅觸發了人們心底的聲音,也引起了世人的同感和共鳴。人生寄蜉蝣于天地,索生命于須臾。

在滄海中是微不足道的一粟,在永恒中像昙花一現的短暫。誠然,“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名公巨人而今安在哉?何況吾輩。

每個活在世上的人,不論成功與失敗,閃亮與暗淡,有用與無用,生活的好與壞,苦與樂,美與醜。

最終,都将在人生的黃昏後灰飛煙滅,化為塵土。隻有那日複一日的夕陽,才能輪回一個又一個黃昏。

夕陽雖好卻已是黃昏(年過半百非青年)2

當你凝望着夕陽,走近黃昏,會有一種對歲月滄桑的無奈和時光不返的哀愁。回想着旭日,寄遠清晨,總有一種“人生若隻如初見”的悲傷。

落日以後的黃昏,一切絢爛消失,喧嚣隐退,隻剩一種千帆過盡的空曠和煙雨之後的甯靜。

人生到了黃昏時分,往者不可谏,來者也不可追。更多的隻是輾顧自己走過的人生軌迹和對往事的回憶。

在夕陽裡,咀嚼歲月,品味人生。所有讀過的書,行過的路,嘗過的味,賞過的景,遇過的人,經過的事,以及有過的榮辱成敗和得失取舍,都将成為過眼煙雲。

不經意間蓦然回首,已到了人生之旅的終點。一路上有過不少“柳暗花明”的“新村”,但更多的還是“山重水複”的“老路”。

此時,在夕陽的映照下,青山依舊在,綠水長流的不舍之情會油然而生。這個時候,已經沒有了“揀盡寒枝不肯栖”的選擇,也無需“失之東隅 收之桑榆”的安慰,凝結在心頭的隻有“英雄末路,美人遲暮”的遺憾。

人們如同一棵繁華落盡的老樹,失去了任何掩飾和裝扮,赤裸裸地伫立在黃昏中,羞顔無助地融化和消失在黑夜裡。

夕陽雖好卻已是黃昏(年過半百非青年)3

人生像一片燦爛的雲,在生命的天空中不斷流動,變幻着形态,最後被夕陽染成血色,在黃昏裡暗然淡去。

人生就像一首動聽歌,唱盡了悲歡離合以後,在黃昏裡蕩起低沉的回聲,也将浸微浸消。

人生也像一場惬意的夢,在夢裡有過多少美麗的幻境,當在黃昏裡從夢中驚醒時,才知道将要真正地離開紅塵。

夕陽既恬靜又不乏動感,告别了一天的輝煌和熾熱,化為淡然,像個安祥的老者,送走整個天空,慢慢地西沉。

黃昏雖然凄清也蘊含着神秘,抹去了晝盡的餘輝和溫暖,走向夜空,将把世界籠罩在暮色之下,使萬物茫然若迷。

夕陽是陳年的酒,讓人在黃昏中沉醉。夕陽是未了的情,使人在黃昏裡留下多少遺恨。

夕陽雖好卻已是黃昏(年過半百非青年)4

夕陽是一首詩,黃昏是一幅畫,詩畫中蘊含了太多的情和意。觸情之時,随情以宛轉,溺意之際,與意而徘徊。

或曰:“天若有情天亦老”,正是蒼天無情,才永遠不老;或曰:“月如無恨月長圓”,隻因寒月有恨,才不能長圓。

而我們凡人情比天高,豈有不老之理;恨比海深,難怪有陰晴圓缺。

人生無常,生命修短随化。荀子說:“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終也”。既然生命有長有短,有始有終。

我們就應該不羨生,不懼死,放下所有的過往,放下自己。樂觀地面對夕陽,輕松地迎接黃昏,體驗這生命中必須經曆的終期過程。

《莊子》中所言:“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與,皆物之情也”。

生死有命,就像黑夜和白天交替那樣永恒地變化,人是不可能幹涉的,這都是由事物自身變化的情況決定的。

夕陽雖好卻已是黃昏(年過半百非青年)5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也像春夏秋冬四季運行一樣,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是人無法駕馭的自然規律。

“達命之情者,不務知之所無奈何”。如果我們知道了命運的實情,就應該順其自然,不去努力追求命運無可奈何的事情。

而王羲之說:“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殇為妄作”,況且生與死的意義和本質也完全相同,這就要求我們對生有一個積極的人生态度。

就要更加珍惜夕陽的美好時光,以其長處而為之,用其喜好而樂之,自娛而不自憐,自信而不自棄,讓自己的生命空間變得充實和豐盈。

宋代張載的《西銘》中所說:“存,吾幸事;沒,吾甯也”。生固可欣,死亦坦然,活得要潇灑,死得要安祥。

不歎老之已至,也不畏死之将來。坦蕩豁達地送走夕陽,從容無悔地融入黃昏。

夕陽過後,就是黃昏,夕陽垂落,黃昏難留。逝水流年,歸去來兮。莊子說:“生之來不能卻,其去不能止”。這個世界我們不得不來,又不得不走。

夕陽雖好卻已是黃昏(年過半百非青年)6

來時空攥兩拳,走時又撒手人寰。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無聲無息,而且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還有什麼放不下。

不禁讓人想起了著名作家徐志摩的詩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如今自己也是步入黃昏,常常喜歡一個人覓一處靜幽,遠離那些無名的繁蕪,獨守一顆簡潔如水的心,和一片萬裡無雲萬裡空的純淨澄明,蔚藍甯靜。

就一個人,帶着一顆無暇的心,不需要誰來作陪,隻聞花香,不問來人,亦不問誰是誰不老的前身,靜靜地沐浴着夕陽漸漸清涼的晚霞裡,讓溫柔的風滌去心靈的塵埃。

卸下半百人生的疲憊,掬一捧清涼,去擁抱大自然,感受時光的美好,淡淡地清歡,在流年裡默然含笑。撚一指歲月的滄桑,讓溫暖在眼眸裡流淌。

不再迷茫,也不再彷徨,已是知天命的年齡,世界之大,我如此之小,還有什麼不可以放下?還有什麼是看不開的呢?

夕陽雖好卻已是黃昏(年過半百非青年)7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