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tpm要達成的體系中不包含什麼

tpm要達成的體系中不包含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5 01:36:27

tpm要達成的體系中不包含什麼(解讀TPM中的全員參與)1

【摘要】:全員參與,就像“零缺陷管理”一樣,是一種很好的管理理念(或管理哲學),但真正開展的時候,活動内容決定了參與的部門或崗位,全員參與是相對而言的。

tpm要達成的體系中不包含什麼(解讀TPM中的全員參與)2

關鍵詞:TPM,全員參與,設備管理 你和推進TPM的人一起交流的時候,或你企業領導說“要調動全員參與!”現實的情況是,你能舉例說有哪些企業是真正做到了TPM全員參與?特别是在設備管理方面能做到全員參與的,有哪家企業? 這個問題,是推TPM人都在思考的問題,筆者也在思考,現将筆者的思考以此短文分享給讀者,僅為個人觀點,可供參考。 TPM,是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的縮寫,中文翻譯成“全面生産維護”,有的企業把TPM的T理解為“全員”則不恰當。因從TPM的定義來看,T以“全面”來解釋比 較合理一些,這個T隐含了“綜合效率”、“全面預防維護”、“全面參與”三個意思。 在1971年的TPM定義中(見下表),TPM實施焦點在設備面,活動的主體是以生産部門為主,而這個時期的全員比較偏重于生産部門的全員。而從1989 年的定義來看,TPM實施焦點已經由以設備為中心擴展到以企業為中心,實施内容也由5大重點擴大為8大重點(8大支柱),8大支柱的内容甚至還隐含了質 量、環境及安全管理的概念。

tpm要達成的體系中不包含什麼(解讀TPM中的全員參與)3

在開展TPM活動中,有些問題不是僅由生産部門或設備部門能解決的,其他相關部門如研發設計、營銷業務、後勤管理、采購等部門(以下簡稱“間接部門”), 需扮演生産效率化、企業經營最大效益的支持角色。因此,從這裡可看出,TPM與設備密切相關的主要參與者仍然是生産、設備部門的人員,而其他相關部門參與 TPM,主要是圍繞企業的目标,從TPM的視角,重點在結合本單位或本崗位如何提升業務效率、業務質量去開展TPM工作。由此可見,間接部門開展TPM活 動的實施焦點在業務“效率、質量”的提升上。

TPM強調“全員”參與,這和現在很多管理體系一樣,也強調“全員”參與,企業的ISO貫标活動,也始終強調“全員”和 “全過程”。環顧一下,你所熟悉的企業推進TPM,有幾家在設備管理方面能做到全員的?可見,企業的設備管理永遠做不到"全員",隻能是密切相關的部門及 崗位。 全員的理念是正确的,聽起來很豐滿,執行起來很骨感,但如何将TPM“全員”參與這一管理理念實現呢?有個思路是:根據管理活動的内容來決定參與的部門及崗位。 我們分生産和設備部門的全員參與要點、間接部門全員參與的要點兩個方面來談。 對于間接部門而言,分為結合本部門特點來開展TPM與為設備及生産部門推進TPM提供支持性參與。這裡就支持性參與舉點例子。 對于間接部門對生産機設備管理的支持,能結合部門的職能發揮優勢,就是最大的支持。如: 人力資源部門,在設備教育培訓方面,提供培訓經費、為需求部門提供培訓的全過程指導、提供考評支持等。 工會,在設備方面,提供激勵員工參與改善的活動資金,并積極組織與TPM推進的各項改善活動。 采購部門,在設備方面,能尊重設備使用部門的對技術、工藝、安全等要求,避免隻考慮低價中标,協助設備部門做好設備及備件供方管理。(關鍵是避免隻考慮低價中标,這就是最大的支持。) 安全部門,在設備方面,力求将日常的設備安全點檢項目與設備點檢項目進行有效整合,減少不必要的表單,這也是為生産部門員工”表單“減負。 對于間接部門開展TPM,關注焦點在如何提升本部門、本崗位的業務效率和質量。 對于生産和設備部門參與TPM,我國的經驗比日本的TPM還早,衆所周知的是TPM吸取了我國鞍鋼憲法中提出的“台台有人管,人人有專責”群衆管理設備的思想,逐步發展起來的一種全員參與的設備管理模式。國内比較有代表性的設備管理全員參與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鞍鋼憲法中強調群衆路線,在設備管理中也有“台台 (設備)有人管,人人有專責”的提法,這就是“全員”的思想。 二是某集團結合國情、廠情,提出 “黨、政、工、團四位一體,“機、電、儀、操”四位一體的“全員”參與設備管理方針,已經把“全員”這個理念具體化和明确化,“全員”的确已成為當今企業管理的理念。 三是我國多年行之有效的設備管理,“以防為主、修養并重、三好四會、潤滑五定、十字作業”等一系列先進經驗。 當然,對傳統的東西我們要批判性地繼承,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要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方針。 通過以上,我們基本可以明白了生産和設備部門、間接部門參與TPM的側重點是不同的,這個全員參與是相對而言的。就生産和設備部門,能做到全員參與,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設備管理雖有很多種管理模式,但其目的都是一樣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确保設備能安全、穩定、長周期、經濟運行,企業設備管理,關鍵是要考慮到設備一生的壽 命周期管理,貴在“以我為主、博采衆長、融合提煉、自成模式”,最後形成自己企業的設備管理特點或模式,企業管理,貴在在堅持中創新,在整合中發展。 很多設備管理方法或模式,對企業而言,隻要是适合自己的都可以學習、消化、吸取、融合,以完善企業的管理系統。打個比方,TPM、FTPM、RCM、PMS、6西格瑪、點檢定修等等,就如人吃的菜一樣,不可隻吃一種,隻要對身體好的都可以吃。 話說回來,TPM的全員參與,能讓生産、設備及間接部門全員參與的管理内容,莫過于改善類的、門檻很低的“合理化建議”,因誰有建議都可以提,因此參與很 廣。如:寶鋼開展的“拍客拍短”活動(見文後【擴展閱讀】),從2011年到目前,已3年了,開展得非常好,對那些在安全和管理方面的短闆及各種不文明現 象,都可以拍,因門檻低所以可促進全員參與。 筆者認為,可以提“全員”參與的概念,但真正執行的時候,要考慮做這件事涉及到哪些部門及崗位,其側重點不同,而不能一味強調設備管理全員參與。結束語: 全員參與,就像“零缺陷管理”一樣,是一種很好的管理理念(或管理哲學),但真正開展的時候,活動内容決定了參與的部門或崗位,全員參與是相對而言的。

► 如果本文對您有幫助,請分享給您的朋友!

關注本頭條号,學習更多設備管理知識,結識更多設備管理相關人士,同時歡迎轉發、留言、評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