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泉州陳守仁是什麼人

泉州陳守仁是什麼人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0-03 09:51:21

泉州陳守仁是什麼人?閩南特色的泉州瓷雕建築與陳丹燕一起去泉州采訪提線木偶車剛進城,她的第一個感覺,這裡怎麼這樣像台灣?不高的山脈、路旁開着刺桐花、紅磚厝牆間可見芭蕉搖曳街上的小吃也是章魚丸、糍粑、大腸包小腸等等我是第二次來泉州,上一次隻去了開元寺,對泉州的大街小巷并未留下什麼印象現在一路走來,街頭巷尾不時可見剪瓷雕的廟宇祠堂,耳邊飄來的又都是閩南話,這與台南、台中一帶真的很像,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泉州陳守仁是什麼人?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泉州陳守仁是什麼人(泉州的神明陳保平)1

泉州陳守仁是什麼人

閩南特色的泉州瓷雕建築

與陳丹燕一起去泉州采訪提線木偶。車剛進城,她的第一個感覺,這裡怎麼這樣像台灣?不高的山脈、路旁開着刺桐花、紅磚厝牆間可見芭蕉搖曳。街上的小吃也是章魚丸、糍粑、大腸包小腸等等。我是第二次來泉州,上一次隻去了開元寺,對泉州的大街小巷并未留下什麼印象。現在一路走來,街頭巷尾不時可見剪瓷雕的廟宇祠堂,耳邊飄來的又都是閩南話,這與台南、台中一帶真的很像。

泉州的市中心

去拜訪的那位提線木偶傳人叫莊麗娥,50歲模樣,臉色看上去有點憔悴。她家裡陳設很簡單,較顯眼的玻璃櫥櫃内擺滿偶頭,從古代到現代,雕刻都十分精細。窗邊挂着兩具她演練用的木偶,一具惠安女,另一具是她新創作的嫦娥。莊老師似不善言談,更願直接用木偶演示動作,一邊向我們介紹傳統懸絲傀儡的知識。我問莊老師,木偶戲現在票房如何?她猶豫了一會兒,說,主要靠節假日的活動和一些公益演出。我覺得自己問錯了話,有點尴尬。這時,莊老師轉身去拿嫦娥的勾闆,當她把幾十根線纏繞在指上的那一刻,精神為之一振。她兩手輕舞,癱軟在地的木偶頃刻煥發了生命:輕盈的碎步、飄逸的長裙、頻頻颔首的微笑。特别是莊老師創造的嫦娥四季換衣、提壺倒茶、揮毫書寫這些動作,都在木偶的手指間一刹那完成,令人十分驚奇。有時你會産生些許迷惑,人偶之間,她們的意識、精神真是靠這幾根線傳遞的嗎?莊老師每次去學校給學生上非遺課,隻要表演到這一組動作,孩子們都會大呼小叫,興奮不已。唯有這個時候,莊老師才會從全神貫注的木偶身上擡起頭,露出微笑。

泉州木偶從宋元起,至今已有上千年曆史。這幾十年風風雨雨,老一代藝人走得差不多了。雖然現在劇團已蓋了新樓,造了現代劇場,但莊老師談吐中似更懷念她學藝時的老劇場。她在那裡排演了經典劇目《若蘭救母》。她仍然記得她老師的言傳身教,不隻是多加幾根提線的技巧,而是他們每加一根線要讓木偶活起來的那份孜孜以求。我們是跟着莊老師穿街走巷去看舊址的。天飄着蒙蒙細雨,平時開放的大門這天緊閉着。莊老師用本地話喊一個人的名字,傳來女子的回應,但未見人影,門卻開了。這是一個百來平方米的院子,東西兩邊一大一小有兩個戲台,大的那個正在拆卸,台上堆着廢棄的雜物,積滿了灰塵,隻有頭頂幾個綠色的吊扇,好像還等待着開場。奇怪的是院内不見一人,台前右角卻供着一爐香,煙霧缭繞。另一邊小戲台可能是排練場,隻有十幾個位子。現在舞台已變成供奉的地方。台中擺着一尊紅臉紅衣的菩薩,儀表堂堂,莊嚴肅穆。台前同樣供着一爐香,稍暗的屋子裡可見香頭灼灼。我們問莊老師,這供着的是什麼菩薩?她說叫相公,是戲神。過去演戲之前都要拜戲神。“那現在這裡不演戲了,誰還在燒香?”莊老師說:“這裡要改造,團裡請了個阿姨來看守房子,她帶了兩個孩子住在這裡。”“她敬戲神幹嘛?”“也許保佑房子安全,也許喜歡木偶戲,也許把戲神當一般的神敬吧?我也不知道。”莊老師說。

從舊址出來後,我們去了“黃清輝木偶工作室”。黃老先生是泉州雕刻偶頭的名師。在木偶界,制作偶頭幾乎和表演一樣,是最見藝術功力的活。他工作室裡呈放着的偶頭,除了他自己雕刻的,有些比莊老師家的年代更久遠。從趙子龍、程嬰、鐘馗到孫悟空,個個栩栩如生。有的眉清目秀,有的愁眉苦臉,有的金剛怒目,這個民族幾千年來的喜怒哀樂、愛恨情仇仿佛都刻在這些偶頭上了。據說上世紀改革開放初期,台灣來了一些收藏者,把泉州的偶頭一掃而光。黃老先生手巧口拙,他把一旁的兒子介紹給我們,說“你們問他吧”。小黃二十多歲,一身休閑裝,耳朵上打着閃亮的耳釘,看上去聰敏活潑。他告訴我們,他跟着父親做偶頭,自己也演木偶。“你也演木偶?”我們很驚奇。“是啊!”他邊說邊從木偶架上拿起一個小沙彌表演起來。他像跳舞一般擺動着手腳,小沙彌在他身前活蹦亂跳,喜笑顔開。因為寺廟寂寞,小沙彌溜出去尋樂,一路遇到下雨、摔跤、迷路,最後還是折回寺廟。這出叫“小沙彌下山”的經典戲在他手裡演得惟妙惟肖。小沙彌被提線牽着,又放飛自我地狂奔下山,這情景讓人留下無限遐想。我們問他平時去哪裡演出,他說各地都有,前幾年還常去台灣。他說,台灣比較多的是布袋木偶。他曾在宜蘭收了一個徒弟,教他提線木偶,之前每年都去,今年因疫情沒去。他說這些時,父親一直在旁邊憨厚地笑着,俨然主角已成了兒子。此時,小黃正拿着相公木偶給我們表演,那個紅臉偶頭、大紅袍子與劇場舊址看到的戲神一模一樣。我們說一起拍個照吧,他捧起戲神,遲疑了一會說:“與戲神一起拍行麼?”我們不置可否,他又咕噜了一句:“應該沒問題吧?”他擡起手,把戲神鄭重地托在身前。可就在快門按下的前一刻,他突然說:“等一會”,飛快轉身又把戲神換成了小沙彌,這才露出輕松的笑容。

戲神與小彌沙

我們在泉州呆了五天,有個問題一直存在疑惑:現代技術、娛樂這麼發達,像提線木偶這類傳統藝術還能傳承下去嗎?臨走前一天,我們去拜訪了泉州曆史文化中心的幾位老先生。那是一間坐落在文廟蔡清祠内的建築,古色古香,屋裡堆滿了書刊。三位老人都已七十多歲,兩位耳背,其中一位鄭先生眼睛也不太好。他們退休後一直在挖掘整理泉州的曆史文化。好幾年前開始,他們就結伴作實地考察。一大早在辦公庫房前集合,然後沿着泉州中山路兩側巷道踏勘,寫了幾萬字的日記。翻閱他們的記載,泉州的故人往事便躍然紙上。如馬坂巷7号是名中醫傅若謙宅。當年門首懸有“傅氏醫寓三世堂”牌号。傅自學成才,留心收集民間秘方驗方、及其療法。初行醫,多為貧苦人診治,不收診金。中山南路567-3,門匾“道德世家”,乃慈善家李宏成、佛家居士李開善故居。李宏成以經營竹木起家,為清末民初泉郡巨賈。他笃信佛陀,率全家吃齋念佛,舉凡地方赈災救難,不遺餘力。他的曾孫李開善倡言複建了承天寺。他們記錄的街巷許多我們都走過,可惜隻知其外,不知其内。如那條水門巷,幾次穿過,但并不知入巷不遠,有“泉郡水門觀音宮”是近年複建。其聯語乃李沙彌所撰:“八苦海皆真性海,衆生心即大悲心。”再右折又有三義廟,乃七城門七座關帝廟之一,曆來香火旺盛。還有許多小廟,如惠存廟、輔德廟、金剛宮等都是為祭祀英烈而建。據說之前還有楊老令公祠堂。軍人為救鄉親們犧牲了,當地老百姓也會為他建個小廟。

“那你們覺得像提線木偶這類文化能延續下去嗎?”我們終于還是把問題提了出來。坐在對面的楊先生遲疑了一會,說:“很難吧。”旁邊的李先生則微微一笑說:“隻要政府重視,應可以的吧。”我又問:“泉州美食、小吃總可傳承下去吧?”楊先生笑笑說:“美食中國各地都有啊。”那位鄭先生半閉着眼,從頭到尾聽着,沒說過一句話。一旁的朋友說他可能聽不清。于是,我提高嗓門問:“鄭先生,你覺得什麼傳統可延續下去?”他頭一擡,腮幫鼓了一會,突然蹦出兩個字:“神明。”“神明?”我們有點驚訝,也有點忽然開悟。旁邊兩位老先生則頻頻點頭。李先生補充道:“在我們泉州,來個明星沒多少人感興趣,但說明天哪個神來,每家每戶淩晨三、四點就起來擺放敬神供品。”“你們都擺嗎?”我問。楊先生笑笑說:“我們不擺,家裡人擺,一個人擺就等于全家都敬了。”

木偶《趙氏孤兒》

最後一天,莊老師陪我們去新建的木偶劇場看他們彩排,劇目是《趙氏孤兒》。沒想到這個千年古城,至今仍用木偶表演着這出千年古戲。那一幕正是外面殺聲四起,公主跪地求救,程嬰冒死把嬰兒藏入藥箱。一束紅光投在程嬰驚恐、凜然的臉上。我們坐在台下,竟然仍有點激動。程嬰的紅臉忽然讓我想到了戲神。一瞬間,人、偶、神仿佛融為一體,孰真孰假,難以分辨。

本文配圖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陳保平

編輯:錢雨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