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美其美美人之美說的是誰?人類隻有一個地球,卻有着多樣的文明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的不同民族在千百年來的曆史長河中創造了五彩缤紛的文明,共同推動了整個人類社會的繁榮和進步世界因多彩文明而生機勃勃,文明因交流互鑒而美美與共,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說的是誰?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人類隻有一個地球,卻有着多樣的文明。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的不同民族在千百年來的曆史長河中創造了五彩缤紛的文明,共同推動了整個人類社會的繁榮和進步。世界因多彩文明而生機勃勃,文明因交流互鑒而美美與共。
1.思維方式與話語内涵
如何看待不同文明之間的關系以及如何實現不同文明之間的和諧相處,是當今世界面臨的一個日新又新的重要話題和現象。近二三百年來,西方話語依托其背後的強勢力量,塑造了西方至上主義的文明觀,把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明不是視為低人一等,就是視為洪水猛獸。随着時代的進步和不同文明之間的深入交流融合,人們愈加認識到闡釋不同文明之間關系的話語是豐富多彩的,以往那種概念化的和抽象刻闆的思維方式已經陳舊不堪,取而代之的則是更為多元和立體的話語表述。
美美與共,是中國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提出的認識和處理不同文明之間關系的一個理想,以及實現這一理想的手段,是基于中華文明内在精神的話語表達,折射的是中國人一以貫之的整體思維方式,通常表述為十六個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其蘊藏的話語内涵在于,我們在欣賞本民族創造的燦爛文明的同時,也應該去欣賞其他民族的文明,将其他文明視為目的而不是手段,在互相欣賞的過程中促進不同的文明達到一種和諧,并呈現為持久而穩定的“和而不同”。
美美與共的本質是和而不同。早在西周末期的史伯就指出,“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故先王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百物”。在中國人看來,不同事物都有其特殊性,也都有其價值性,從來不會以此生彼滅、此存彼亡的單向思維來看待問題。五色不同,交織而成章;五音各異,交響而成樂。世界文明亦複如是。每種文明都有其自我思維的方式和自我表達的話語,它正是民族多樣性和世界多樣化本身的一種映射,美美與共的文明觀正是對此多樣性的承認與描繪。
2.文化傳統與叙事邏輯
任何一個現代文明都有着久遠的曆史起源和發展脈絡,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傳統和叙事邏輯,并通過特定的話語傳達出不同的精神氣質和風貌。文明的内核是相通的,文明的表征則多種多樣。正如古人所說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同文明之間的差異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現實,折射出的是欣賞者從不同角度發現的各具特色的美,既不能粗率地以高低優劣來判斷,更不能以對立競争的心态來對待。
美美與共理念的提出,得益于中國深厚的文化傳統底蘊和獨特的叙事邏輯,展現了中國話語在講述中國故事、展現中國形象方面的能力。中華民族在數千年的曆史實踐中創造和延續的中華文明,一直以來都富有一種“天下”情懷。無論是儒家的“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理想,還是法家的“以天下之财,利天下之人”的主張以及道家追求的“藏天下于天下”的境界,無不契合着古人一以貫之的“天下一家”的叙事邏輯,從小處而言要追求家和萬事興,從大處則要追求協和萬邦。正是在“天下一家”理念的一貫影響下,中華文明形成了和而不同、以和為貴、天下大同的文化傳統。
天下一家,意味着要融合而不要沖突,要協調而不要對立,要互鑒而不要敵視。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入,世界各國和民族之間的交往也日益密切,不同文明形成了同呼吸共命運的多元一體格局,因此必須以更加包容和開放的心态來面對。在談到如何看待世界文明時強調,要“理性處理本國文明與其他文明的差異,認識到每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是獨特的,堅持求同存異、取長補短,不攻擊、不貶損其他文明”。倡導文明之間要美人之美,美美與共,正是對西方長久以來持有的非此即彼理念的徹底糾正和解構,真正契合了人類文明發展的規律。
3.大國情懷與世界眼光
中國的和平崛起是當今世界的一個奇迹,伴随着這個奇迹而來的還有中華文明的日漸複興。從來沒有一個經受重重災難的民族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内改變自己的命運,實現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轉變。秉持着天下一家的文化傳統和叙事邏輯,新時代的中國以更加堅定、自信、負責任的大國情懷和博大、寬廣的世界眼光,努力踐行着推己及人的古老智慧,不僅讓有着五千年悠久曆史的中華文明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魅力,也給世界文明的多樣性發展提供了可資借鑒和依循的中國方案和路徑。
世界文明多樣性共存和發展的格局早已經越來越明朗,盡管不時還有文明沖突、文明優越論等舊調重彈的現象出現,但事實證明,這種西方的文明叙事是一個極其淺薄而又充滿偏見的分析範式,世界範圍内很多國家也已經開始反思甚至扭轉西方奉行的文明策略和話語範式。古人說,“君子成人之美”。美美與共的文明觀體現了中國将自身古老文明和世界文明相統一的大國情懷和世界胸襟,真正是從世界格局出發而作出的合乎不同國家和民族實情的倡議,為破解世界文明發展難題提供了中國方案,在世界範圍内赢得了普遍共鳴。
在出席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讨會時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無論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這個靈魂,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是立不起來的”。世界文明的百花園中,從來不是也不會隻有一種文明。每一種文明都在漫長的人類曆史中先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作出了獨特的貢獻,因而也就必然擁有傳承自己文明之美的權利。
中國人曆來主張“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中國人民不僅希望自己過得好,也希望各國人民過得好。推而廣之,我們不僅希望古老的中華文明能在新時代通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得到繼承和弘揚,也希望世界各國各民族的古老文明都能得到繼承和弘揚。“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文明的出路不止一條,文明的發展也不限一隅,隻有大家笃守包容精神,秉持世界文明一家親的理念,才能共築美美與共的世界文明家園,才能把世界各國文明經由我們這一代之手,并以更加絢爛和美好的姿态傳遞給未來的人們。
(作者系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群書治要》傳承委員會執行主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