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喜歡音樂呢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喜歡音樂呢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16 05:58:19

音樂,始終與時代、與人同行。

在中國,音樂有着怎樣的生命力,和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産生了怎樣的共鳴?

通過一本講音樂的書——《中國人的音樂》,你能讀懂這些,也能通過音樂讀懂中國人五千年的精神氣度與民族品格。

《中國人的音樂》作者、知名音樂學家田青這樣說:“身為中國人,在判斷喜不喜歡之前,請先走進中國音樂。”

「承載文化的功能被忽視了」

上觀新聞:這本《中國人的音樂》是您數十年的研究心血。您曾說,之所以完成這本書,是覺得很多中國人并不了解中國音樂。

田青(《中國人的音樂》作者):很多人講到中國傳統文化,就會想到孔孟老莊、經史子集,或是書畫,往往不能立刻想到中國音樂。音樂似乎是種娛樂,承載中華文化的功能被忽視了。

孔子一輩子想幹的事就是複興禮樂,而且是以弦歌教化衆生,經常彈琴唱歌,這是現在的人們想象不到的。

人為什麼要唱歌?古人說“情動于中,故形于聲”。當一種發自内心的感情讓你激動,需要表達時,語言的局限性便成了障礙。且不說人類使用的語言彼此不同,有些微妙的感情也是語言難以表達的。怎麼辦?于是古人說“言之不足,故嗟歎之,嗟歎之不足,故詠歌之”,語言表達不了,一邊拍大腿一邊大聲嗟歎還不行,就隻能唱了。這麼看,唱歌、音樂是非常重要的。

上觀新聞:長久以來,為什麼人們總忽視音樂這種走進耳朵的文化?

田青:這和我們的教育有關。且不說在義務教育階段,音樂是副科,可有可無,哪怕在音樂學院,很多老師重視的是音樂技術、樂器演奏,并不過多涉及音樂的文化意義。我常說,有的音樂學院可以改名為音樂技術職業學校,因為它們對音樂史并不重視,培養出來的學生很難成為音樂大家。

我記得很清楚,上世紀90年代初,我第一次出國,認識了一個在國外學小提琴的中國學生,她小提琴拉得很好。當時她和我說:“出了國我才知道我是多麼不懂中國音樂,我都不好意思和外國的音樂家以及學者聊中國的音樂,我甚至還不如外國人對中國音樂了解得多。”這就反映了我們音樂教育的問題,然而,這種情況現在也沒有改善。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喜歡音樂呢(在判斷喜不喜歡之前)1

中央民族樂團在紐約演出。

上觀新聞:應該如何改善?

田青:學音樂有三個層次:第一是技術,當然沒有技術就不要談别的了;技術之上還有藝術,包括美學、表現方式等;藝術之上還有一個層次是文化,除了音樂,你還要懂哲學、文學、曆史等,這樣才能成為大家。這就需要我們在音樂教學中,增加藝術和文化的部分,不能總盯着技術。

音樂擁有與生俱來的走進人心的魅力,懂得文化才能更好地欣賞音樂,通過音樂也能了解一個地方的文化。

「一個字概括中國音樂:“和”」

上觀新聞:在您看來,中國音樂究竟好在哪兒、美在哪兒?

田青:假如讓我隻用一個字來概括中國音樂,那就是“和”。這個“和”字,不但是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和最高體現,也是中國人和中國音樂的最終追求。公元前522年,一位叫晏子的政治家就是以音樂為例,生動、準确地闡明了“和”不是“同”。“和”的本質,就像音樂一樣,要有不同的“清濁、小大、短長、疾徐、哀樂、剛柔”。而“同”,則是“以水濟水”。假如音樂隻是相同聲音的不斷重複,那“誰能聽之”?千百年來,中國人将“和而不同”這個從音樂中悟出的道理上升為哲學,落實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我們的祖先貢獻給人類社會的中國智慧。

中國音樂之獨特,在于其蘊含着一種人文精神。中國的傳統音樂之美,能觸及心底柔軟的一塊,它是中國文化的瑰寶和精粹。

上觀新聞:除了西方音樂的理論,中國人有沒有自己欣賞音樂的邏輯?

田青:當然,我一直說音樂是一種思維,由于地理環境、社會背景、經濟發展的差異,每一個民族都形成了自己固有的性格和思維方式。

中國傳統音樂分為四大類:宮廷音樂、宗教音樂、文人音樂、民間音樂。其中,民間音樂與民衆的生活、生産息息相關,始終得以存續,因農業文明的堅忍頑強與無與倫比的再生能力,因中國廣大國土不同地域文明的封閉性和對當地民衆獨特的吸引力,因中國農民自古就有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力于我何有哉”的精神和生态,中國傳統文化的最底層也是最基礎的層面為中華傳統文化保留了生命的基因與血脈,守住了中華文明的根與魂。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我相信中國古老哲學的原則和觀察世界的方法,有時,最簡單的也許是最好的。至于書名為什麼叫《中國人的音樂》,強調一個“人”字是因為我始終笃信:音樂,是人創造的,是人聆聽的,是人的情感與思想的凝聚與升華。因樂可知心,因樂可知人,你懂得了中國人的音樂,也就懂得了中國人,懂得了中國。

上觀新聞:書中提到,中國音樂不僅僅是中國傳統文化,它還塑造了中華文明。

田青:我們常常說中華文明五千年,是基于學術界大緻認同的一些文明“标準”,比如城市的出現、文字的發明、金屬的使用等。藝術當然是文明的重要内容,但是,不知道你發現沒有,人類除了音樂的所有藝術,都源于對大自然的模仿。大自然不僅是被模仿、表現的對象,還慷慨地提供了構成藝術的原材料。比如人們在繪畫與雕塑時描摹的對象是大自然中的一切,赤橙黃綠的顔色與各種形體也都是自然存在的。但音樂不同,雖然自然界存在着風聲、雨聲、瀑布聲、鳥鳴聲,但這些都不是音聲。中國人從先秦時就極其智慧地将人耳所聞分為三個層次——“聲”“音”“樂”,中國最早的一部音樂理論著作《禮記·樂記》中說:“知聲而不知音者,禽獸是也;知音而不知樂者,衆庶是也。唯君子為能知樂。”禽獸隻能聽懂同類之間的“聲”,普通人隻能懂得由“音”構成的語言,隻有掌握了文明的人——君子,才懂得音樂。

和構成繪畫的顔色、形狀不同,和構成雕塑的材料如土石、金屬不同,和構成文學的語言、文字也不同,構成音樂的材料是音階——do、re、mi、fa、sol、la、si,就是中國古人所說的宮、商、角、徵、羽、變宮、變徵。這7個音階在自然當中不存在,完全是人類的發明創造。中國古人說“情動于中,故形于聲”,音樂是人類為了表達内心深處的感情而發明的。當人類創造了音階并用它構成無限豐富的音樂時,應該就是文明的開始,因為創造這些“無中生有”的音階比創造“近取諸身、遠取諸物”的文字更不容易。也正如《呂氏春秋》所說:“音樂之所由來者遠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這象征着宇宙萬物本源的“太一”,遠超人類所能看到、感受到的大自然,更不是自然中所存在的物。

《詩經》所謂“天之牖民,如埙如篪”,其實也點出了這樣一個道理:和“太一”一樣神聖的“天”,給人類打開了一扇文明的窗牖,這就是通過埙、篪等樂器所發出的音樂。隻用自然界沒有、完全是人類創造出的音符在千百年的時間裡抒發着人類無盡的情感,創造出無窮無盡、千變萬化的音樂,滿足了人類不可替代的精神需要,這還不叫文明嗎?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喜歡音樂呢(在判斷喜不喜歡之前)2

《敦煌國樂》演出。

「不在于争短長論高低」

上觀新聞:您曾在海外講學,也曾帶隊在海外演出,外國人能否聽懂并享受中國音樂?

田青:讓我印象很深的是,15年前,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藝術節”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開幕,大會議廳裡,160多個國家的官員齊聚一堂觀賞我們的演出,其中很多人是第一次現場聆聽中國音樂。在為二胡曲《二泉映月》做導聆的時候,我專門提到世界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第一次聽這首樂曲時曾流着淚說:“這樣的音樂,是應該跪着聽的。”當這首來自中國民間的偉大作品萦繞在這座莊嚴殿堂的時候,1000餘名觀衆鴉雀無聲,神情肅穆,就像在教堂聆聽聖樂。樂聲袅袅而逝之後将近半分鐘,掌聲才轟然而起,久久不息,似乎是在向阿炳這位中國民間天才音樂家緻敬。

除了這場令人驚豔的演出,我們還去過許多地方表演,我們所到之處,永遠是歡笑和掌聲,是心靈的相知和相融。不知道有多少外國朋友,通過中國人的音樂認識了中國人,認識了中國。

上觀新聞:文化是流動的,中國音樂也不例外,它的發展變化離不開中外交流。

田青:漢武帝時,張骞通西域後,除了将我們的絲綢、玉器輸送出去,也為域外樂器、樂曲流入中原打開了通道,代表性的樂器是琵琶。琵琶傳來之後,迅速成為廟堂、江湖共同追捧的“網紅樂器”。随之從西域“昭武九姓”國到中原的音樂家曹妙達,“以能彈胡琵琶,甚被寵遇,俱開府封王”。

樂器的發達,直接催生了音樂的發達。中國的音樂,到了唐代,尤其是遇見唐明皇這位多才多藝的皇帝之後,煥發出了勃勃生機,形成了一個在當時領先世界各國的音樂形态——燕樂。燕樂是唐帝國繁榮昌盛的象征,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完美結合。

唐之後,中國的音樂發展步入了停滞時期,很多樂譜、技藝失傳,由于官方不重視音樂教育,音樂發展逐漸與世界脫軌。從19世紀初到20世紀中葉,在一個半世紀的時間裡,弱勢的中國音樂面對強勢的西方音樂,在劇烈的沖撞與令人心碎的比較中,經曆了無數痛苦的思索與艱難的抉擇。對中國音樂家而言,已經成熟且發展到頂峰的西方音樂既是一種沖擊,更是一種強烈的吸引。

上觀新聞:如果我們将中西方音樂進行對比,會發現哪些方面存在不同?

田青:不同國家的音樂由于調式構成的不同,在聽覺上有不同的地域特色;西方音樂也是如此。大緻來說,東方音樂多用單音音樂表現體制,西方音樂多用複音音樂表現體制,西方音樂的色彩變幻會更多。

複音音樂表現體制比單音音樂表現體制有着豐富得多的表現力。但是,表現力并不是衡量藝術品的唯一尺度,也不是美的實質性内容。尤其當我們把表現力與科學連在一起,把表現力的概念與技術手段的概念等同起來的時候,問題便更加複雜了。我們很難認為一幅用噴槍把丙烯顔料噴塗在合成纖維畫布上的畫便一定比用古老的毛筆畫在宣紙上的畫要“進步”些,我們也不一定同意每一部具體的複音音樂作品就一定比一部單音音樂作品更美。在美學領域裡,在藝術的領域裡,似乎不好用“先進”“落後”這樣的概念。一個民族由于長期的曆史、政治、地理等因素造成的獨特的審美觀念,似乎也難以完全用“先進”與“落後”去判斷。

音樂之美,不在于争短長論高低,而是為了傳遞美、欣賞美,美美與共。

在一個多元化的現代社會中,要振興我國的音樂事業,似乎也不應該隻走一條路。我們一方面應該“拿來”西洋已發展到頂峰的複音音樂體制來創作我們自己的複音音樂;另一方面,也不必以為我國傳統的線性思維是落後的。複音有複音的美,單旋律有單旋律的美。

「唱着自己的調子走向世界」

上觀新聞:有學者說,在音樂學界,您是一位不可複制的學者,不僅在音樂史、宗教音樂、傳統音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音樂評論等多領域頗有建樹,而且所做之事,總是特立獨行、與衆不同,系統地完成一本中國音樂之書,是否就是其中之一?

田青:我畢業于天津音樂學院作曲系,年輕時主要學習西方古典音樂。中年之後,我才深感自己對中國音樂的無知,開始了專門的學習和研究。中國音樂有數千年曆史,包括56個民族,真的是浩瀚無垠、博大精深,任何人在它面前都隻能望洋興歎,深感自己的無知和渺小。應該說,過了古稀之年,我才對中國音樂有了一點點認識和了解。我早期的學習階段,就像“盲人摸象”,摸到肚子以為是牆,摸到尾巴以為是繩。經過近半個世紀的學習、研究,我才隐約看到一點兒大象的模樣,才認識到中國傳統音樂就像中華民族一樣,是一個“多元一統”的小宇宙、大格局。

本書是寫給大家的。書名是大了點兒,我們指導學生寫論文,總強調要“小題大做”,本書卻是“大題小作”,即希望通過我精心選擇的這25個主題和36首音樂,讓讀者對中國音樂這頭“大象”有一個大緻的整體印象。象牙塔裡的音樂學是分門别類的,史是史,論是論,美學是美學,欣賞是欣賞。本書沒有遵守這些規則和門類,隻是随心所欲地寫我心中的中國音樂,寫這些給我的心靈留下永恒印記的音樂。目前音樂學家們的分類法都有其理,也都有其弊,我不想把鮮活的中國音樂套進這些學者、專家精心打造的框架裡。

上觀新聞:中國音樂浩如煙海,橫無際涯,哪些音樂選入本書?該如何取舍?

田青:不是沙裡淘金,是金裡淘金,太多值得說的,太多應該講的,不可能在一本書裡都講到。我常常就像一個誤進寶庫的貧兒,心貪眼花,無論如何斟酌,也隻能挂一漏萬,多有不忍“割愛”之痛!

另一個困難就是不能像寫學術論文一樣用學術圈内的方式自由寫作,因為要想讓更多的人讀懂,就必須盡量降低閱讀門檻,除了注意語言的明白曉暢,還要盡量不用或少用專業術語,實在不能不用的專業術語和古漢語引文都盡可能做了解釋。

初稿裡自以為得意的一些學術發現,比如論證發明古琴減字譜的曹柔可能是粟特人等一般讀者不感興趣或過于煩瑣的文字,我都在修改時删掉了。而“樣闆戲”和“新潮音樂”因題目過大,隻能留待以後探讨了。

老實說,用大家都懂的語言講清一個專業問題,比把淺顯的道理用深奧冷僻、唬人的“新名詞”堆砌成一部“學術著作”要困難得多。

上觀新聞:對于中國音樂的未來,您有怎樣的期待?

田青:在世界格局瞬息萬變、沖突與矛盾激烈加劇的今天,唯有文化格局的穩定與确立,文化心理的淡定與從容、自知與自省,才是每個民族在處理自我文化與他人文化的關系中找到本民族文化“安身立命”之所,在世界政治與文化格局的重組中不盲從、不丢失自我、立于不敗之地的最終途徑,中華傳統文化也才可能在新世界中重現與再生。不論是“文化全球化”的展望還是“後殖民主義理論”的沉浮,中國民族音樂隻能唱着自己的調子走向日益縮小的“地球村”。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喜歡音樂呢(在判斷喜不喜歡之前)3

《中國人的音樂》田青 著中信出版集團

欄目主編:顧學文

來源:作者:王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