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歎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挂,金簪雪裡埋。表面是對林黛玉和薛寶钗二人的贊美與惋惜,其實是譴責她們終日不勞而獲,不知生活的艱難困苦。
機:織布機,古代女子足不出戶的勞動工具。
“停機德”典故有兩個。
一是花木蘭替父從軍。花木蘭得知可汗大點兵之時,就沒有心思織布了(“不聞機杼聲,唯聞女歎息)。當然,從軍期間,花木蘭的織布機也停了。從《花木蘭》一詩中,也可以推測,她回家後,也會重操舊業而繼續織布。
二是《後漢書》:燕國樂羊子,遠尋師學,學業未成而回家。妻子走到織機前用布匹作比喻說:這些紡織品來自一絲一繭,後在織機上織成布匹,“一絲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斷斯織也,則捐失成功,稽廢時日。(一絲一絲地累積,才隻是達到一寸長,然後再一寸一寸地累積,才能成為一丈長的布匹。如今倘若我割斷這些織機上絲線,那麼布匹就無法織成功,空費時光。)
妻子話鋒一轉,說:“夫子積學,當‘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歸,何異斷斯織乎?”
意思是:你積累學問,應當‘每天知道自己學識上的不足之處,以此成就自己高尚的美德學問;如果你中途而廢就跑回來,如剪斷這織機上的絲線有什麼區别呢?
于是,羊子感其言,複還終業,遂七年不返。
引用“停機德”的典故作判詞,仿佛是在贊美林黛玉。到底是不是贊美呢?
表面是,因為她們勸賈寶玉刻苦勤奮考功名。
其實不是,是諷刺挖苦林黛玉,是暗中指責她不配“停機德”!
不配的原因:大觀園裡的人用過織布機嗎?她們知道怎麼操作織布機嗎?
一群人吃着一兩白銀一個的小雞蛋(鹌鹑蛋),還要嘲笑樸實無華的勞動者(劉姥姥),結果呢?結果是大觀園裡的人,自己賣女兒(巧姐),還得靠她們當初嘲笑的勞動者去救出來(迎春還沒有被人救的好運)。
林黛玉等人,整日無所事事,自己不務正業,不勞動,憑什麼勸别人光宗耀祖?樂羊子的老婆是這樣的人嗎?
詠絮才,典故出自《世說新語》。
是說東晉謝安在一個大雪紛紛的冬天,與子侄輩興緻勃勃地談論文學,并以“雪”為題賦詩。謝道韫以一句“未若柳絮因風起”,力壓衆兄弟姐妹,因而被後人稱贊為“詠絮之才”。
在文學方面,林、薛二人也許有“詠絮之才”,而謝道韫不僅僅是因“詠絮之才”,後人才贊頌她是才女。
如同四大美女,不是因古往今來,她們四個人長得最漂亮、就說他們是四大美女。而是她們四人都是分别影響一個時代的美女。
再回來說謝道韫。謝道韫婚後生活也不幸福,平平淡淡地生活了幾十年,遇到東晉王朝内亂爆發了。親眼目睹了丈夫、兒女被叛軍殺死在自己面前的慘狀,謝道韫沒有退縮,而是帶着女眷、手持兵器與敵奮戰,因隻有十幾個女人與家丁,勢單力薄被俘。
謝道韫抱着隻有三歲的外孫,臨危不懼大喊:“這些大人的事,與孩子無關,要想殺他,就先殺我。”叛将孫恩此前聽說她的才氣,如今又見識了她的膽略,不僅沒有殺孩子,還将她家裡劫後餘生的人,派專人送回會稽。
看了謝道韫,同樣是面對家道中落,林、薛二人能與謝道韫相提并論嗎?
是說,林黛玉适合過山水田園、與世無争的日子,适合與丈夫種幾畝薄田,過相夫教子的生活,不适合在像大觀園這樣充滿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地方。
可惜的是,她不會織布(指勞動),也自然也就“可歎”她沒有“停機之德”了。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别說埋在雪裡面,埋在淤泥之中也不改本質。例如,謝道韫。
同樣是千金散盡,同樣是丈夫無能,謝道韫能挺身而出,撐起殘缺不全的家,而薛寶钗呢?
可歎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挂,金簪雪裡埋 。這四句判詞,是贊美惋惜之言。而贊美過度,惋惜至極,就是諷刺譴責!
這是第一條判詞,首先批判了不思勞作、坐吃山空的行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