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藍的海洋是美麗的,而海洋裡的生物更是美麗,尤其是那些形态各異的珊瑚,許多人不惜套上笨重的潛水裝備,隻為下海一睹它的容顔。
不過,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珊瑚其實是動物。
珊瑚是刺胞動物門Cnidaria 珊瑚蟲綱Anthozoa 的海生無脊椎動物,它是由無數隻有米粒大小的珊瑚蟲聚集而成的。
大家都知道一株珊瑚一般隻有一種顔色,如果珊瑚蟲有顔色的話,那不同顔色的珊瑚蟲聚集在一塊所組成的珊瑚應該長的像馬賽克一樣。
難道說珊瑚蟲還會拉幫結派?隻有和自己顔色一樣的才配和自己待在一起,其他顔色一律不予接受?
其實,珊瑚的顔色是由它自己合成的蛋白,以及它的好朋友——蟲黃藻友情提供的。
蟲黃藻,是一種寄生在珊瑚身上的植物。不過,它和珊瑚之間是互利共生的關系。
蟲黃藻每天進行光合作用,為珊瑚提供必需的能量;而珊瑚為它提供住處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
蟲黃藻一般是褐色、黃綠色、茶色。但它特别害怕紫外線,所以在紫外線照射的情況下,它的“房東媽媽”珊瑚就出馬了。
珊瑚會合成色蛋白和熒光蛋白,保護蟲黃藻不被紫外線幹掉。
在合成這些蛋白質的同時,珊瑚還會吸收一些海洋中的微量元素,像Fe 鐵、I 碘、K鉀等等,珊瑚也因此披上了五顔六色的外衣。
白化的珊瑚
這其實是因為溫度。
雖然珊瑚大多生長在熱帶海洋裡,但它其實不能忍受超過28°C的溫度。
一旦溫度超過28°C,蟲黃藻和其他的共生藻就會狠心離它而去。
失去了營養源,珊瑚很快就會變白,并慢慢走向死亡。
逐漸白化的珊瑚
如今由于全球氣候變暖,許多珊瑚都出現了白化現象。
據調查顯示,澳大利亞的大堡礁珊瑚在短短五年内已經出現了三次大規模白化,有2300公裡的珊瑚失去了美麗的顔色。
盡管,我們可能感受不到,氣候變暖對我們生命的威脅,然而,這對一些動植物來說很有可能就是滅頂之災。
雖然是老生常談了,小哞在這裡還是呼籲大家,為氣候變暖問題出自己的一份力。
植樹造林對大家來說,可能不是很現實,但我們可以從小事做起,像随手關燈、看完電視及時關機…… 家裡有自行車或者滑闆的也别浪費了,可以騎出去買個菜,或者滑着滑闆去拿個快遞、外賣什麼的,做到節能減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