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太陽高度角随緯度變化

太陽高度角随緯度變化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1 22:49:24

四季的變換并非是由于日地距離發生了什麼改變,而隻是由于某地太陽高度角的變化,即正午太陽光線對于地平面的交角的變化(太陽在當地的仰角)。一年當中,太陽的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遊弋,于是地表便答案赤日炎炎的暑熱功能萬物蕭條的寒冬間交替。以北京為例(北緯39°54N'),這個角度在冬至為26°40',春秋為為50°6',夏至為73°32'。冬夏相差約47°。

太陽高度角随緯度變化(太陽高度角形成受熱面積差異)1

正是這個47°才導緻了地表單位面積上所接受的太陽輻射強度大為改變,這就是造成冬夏的主要原因。(北京在北回歸線以北,太陽光線在此地區永遠沒有垂直90°的陽光直線。)

太陽高度角和方位角會随着季節和時辰而變化。

太陽高度角随緯度變化(太陽高度角形成受熱面積差異)2

夏季,正午太陽高度角高,太陽方位角掃過的角度也大,在早晨和傍晚,陽光會照在北立面上。

太陽高度角随緯度變化(太陽高度角形成受熱面積差異)3

冬季,正午太陽高度角低,太陽方位角掃過的角度也小,太陽不到正西方就已經落到地平線以下了。

夏季與冬季,我們對陽光有着截然相反的要求。所以建築朝向、布局、遮陽、采光策略需要能夠适應太陽角度的季節變化,滿足居住者在冬夏的不同需求。(朝南開窗是建築設計的基本原則之一。)

太陽高度角随緯度變化(太陽高度角形成受熱面積差異)4

上圖反映了北緯40度不同朝向窗戶的太陽輻射得熱情況。

太陽光線到達地球時為平行光線,假設單位面積内光束所攜帶的能量為E,當太陽光線直射地面時,單位面積地面接收到的能量也為E,如下圖(左)所示:

太陽高度角随緯度變化(太陽高度角形成受熱面積差異)5

上圖(左)正方形A1B1C1D1為光束面積,A2B2C2D2為光線到達地面後的光照面積。

當太陽直射時,太陽高度角為90°,光束面積和光照面積相等。

設A1B1=B1C1=a,則面積為a²,因此單位面積内所受太陽輻射能量為E/a²。

如上圖(右)所示,當太陽光線不是垂直照射時,光束面積A1B1C1D1與照射面積A2B2C2D2不再相等。

如上圖(右)所示,B2E垂直于A1A2,E為垂足。則角EA2B2為太陽高度角β。

sinβ=EB2/A2B2;

A2B2=EB2/sinβ;

又因為A1B1=EB2=a;

所以A2B2=a/sinβ;

正方形A1B1C1D1面積為a²,平行四邊形A2B2C2D2面積為a²/sinβ

當太陽直射點與地面夾角為β時,地面A2B2C2D2單位面積内接收到的能量為(E*sinβ)/a²

所以

直射點單位面積能量/太陽高度角為β單位面積能量=1/sinβ(sin90°=1)

太陽高度角範圍為0°<=β<=90°,在此範圍内sin函數為單調遞增函數,因此太陽高度角越大,單位面積内接收到能量越多。

由此可見,

地表溫度與太陽高度角密切相關。如清晨與黃昏,太陽斜射地面,所以升溫較慢。在北極地區的夏至日前後,出現極晝,雖然日照時間長,但太陽高度角小,所以氣溫仍然很低。當然地面實際接收到的太陽輻射量,不僅與太陽高度角相關,也地形、地勢、地表物質組成、大氣層厚度、雲層稀薄都有關系。

-End-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