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是是兩性疾病中的一種,通過性行為具有可傳染性,有些兩性對梅毒危害認識不是很深刻,容易輕視,但它對人體健康有着巨大的危害,因此患上梅毒一定要及時治療,避免梅毒危害的影響。
1、危害程度增加,緻殘緻死率上升。由于螺旋體變異後毒性增強,對身體器官的損傷程度加重。而且變異後病情發展迅速,加之傳統治療效果差,緻使梅毒對身體的緻殘率和緻死率增加。不及時治療将導緻器官的功能喪失,甚至危及生命。
2、梅毒螺旋體結構變異、産生抗藥性。每種緻病微生物都有變異的特性,螺旋體也不例外。變異的螺旋體猶如升級後的的電腦操作系統,功能更加完善,毒性更強,更不容易治療。同時臨床抗生素的濫用加速了螺旋體對藥物的耐藥性的産生,給傳統治療帶來困難。
3、螺旋體危害心血管系統。可導緻主動脈炎、主動脈瓣閉鎖不全、主動脈瘤等。
4、梅毒螺旋體侵犯中樞神經系統。可引發脊髓痨、麻痹性癡呆、視神經萎縮等。
5、螺旋體損害骨骼系統。引起組織和器官破壞,功能喪失,導緻殘疾或死亡。
梅毒該如何進行有效治療呢?
梅毒是由蒼白螺旋體引起的慢性、系統性性傳播疾病,由于其傳染性強、危害性大,因此需要及早進行預防,如果不慎患病最好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治療。
1、吃西藥。以抗生素治療為主。這是因為梅毒對抗生素敏感,起效比較快,在一定程度上,可緩解或改善梅毒的不适症狀,但藥物治療通常用于臨床輔助治療,對于二期、三期的梅毒患者,光吃這些藥基本無用。
2、吃中藥。目前通過單純性服用中藥治療梅毒較少見,通常僅用于輔助治療,諸如一些清熱解毒的中成藥或草藥,對臨床不适症狀的緩解有一定幫助。但是由于療效不明顯、藥性不穩定、服用時痛苦大、不能治愈等弊端,臨床專家通常不建議采用。
梅毒治療劑量及療程必須足夠,要規範治療。不規範治療可導緻潛伏梅毒的發生,增加以後治療難度,另外不規範治療會增加梅毒複發的可能,并可促進晚期梅毒損害提前出現。梅毒治療越早期治療效果越好,因此要求一經确診應及時及早治療,梅毒經過正規治療可徹底治愈,患者不必過分擔心。在抗梅毒藥物的選擇方面應盡量首選青黴素制劑,青黴素是現在最好的首選抗梅毒藥物,隻有對青黴素過敏者才考慮用強力黴素或四環素毒紅黴素藥物治療。
梅毒開始時是在包皮内面或冠狀溝、包皮系帶、陰莖上出現米粒大小的圓形,橢圓形硬結或疹子,大多數為單發,周邊堅硬,表面迅速糜爛、潰瘍,但無膿或不适感覺。如不及時治愈,有可能在一個月後發生更嚴重的二期梅毒,并可導緻機會性肺部感染或多發性出血腫瘤等嚴重疾病。
治療後進行嚴格的随防複查,根據梅毒治療方案,在規則治療後,堅持定期複查,主要觀察指标有臨床症狀的消退及梅毒血清學檢查的變化,對于神經梅毒患者治療後還要進行腦脊液檢查。在首次抗梅治療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吉海反應,為避免本反應的發生,可在開始治療前前一天給予強的松5毫克,口服,每天一次,持續3天。
傳染源及其性伴侶必須接受檢查及治療。一般來說,硬下疳出現時間是在感染後2-4周,但個體差異很大,可以在2周到3個月之間。因此對于早期梅毒确診前3個月内與患者有過性接觸者,都有可能被感染,盡管梅毒血清學試驗陰性,也應該給予試驗性治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