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小A在石家莊某醫院拿到HIV檢測結果後,号啕大哭。他不明白為什麼自己會感染艾滋病,他是一名男同性戀,除了固定伴兒以外,與陌生的性伴發生關系時都會使用安全套。
很多人認為,艾滋病離自己很遠,事實上,它正在慢慢侵蝕着人們的生活。目前,青年學生已經成為艾滋病毒感染高發人群,最小感染者隻有14歲,而網絡交友成為這部分人群感染病毒的主要推手。在校園裡加強性教育,培養青少年的性道德,已經刻不容緩。
究其原因,在青少年性生理、性心理和性道德成熟的關鍵時期,性教育缺位了。多年以前,人們就呼籲在校園裡對青少年加強性教育,這種幹預措施收效甚微。每周一節的生理衛生課,大多是老師照本宣科了事,師生間決不公開讨論性話題,而且迫于升學壓力,有些學校甚至連每周一節的生理衛生課亦保證不了。至于家長對孩子進行性教育,想想容易開口難,有幾個家長能和孩子坐在一起探讨過?
在青少年中預防艾滋病,亟須加強培養性道德。性道德是指調節人類性行為的道德規範,道德是約束人們行為的内在力量。由于性教育的缺失,很多青少年了解性知識的途徑多是從網絡上獲知,AV、“出櫃”、“同性婚禮”、“耽美”等在網絡上随處可見,導緻大家的性取向扭曲,性道德淪陷。從新聞中的小A身上不難看出,他有很多性伴侶,缺少對性禁忌的敬畏,不懂得潔身自好。因此,要教育青少年,忠貞于伴侶不是迂腐,而是一種更高的精神追求。同時要淨化網絡,糾正其性取向出現的偏頗。
青年學生成為艾滋病毒感染高發人群值得警惕,需要調動政府、社會、學校、家長的共同力量,為青少年構建起強大的安全防護網,才能使艾滋病停下其入侵校園的步伐。其核心,應是從小就對孩子進行性教育,加強培養青少年的性道德。
青春期要了解艾滋病傳播途徑
HIV存在于感染者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淚液、尿液、乳汁、腦脊液中,艾滋病患者及HIV攜帶者均有傳染性,主要經性接觸傳播,其次為血液傳播,如吸毒者、接受HIV感染的血液或血制品、接觸HIV感染者血液及黏液等。
1、性傳播:艾滋病病毒可通過性交傳播。生殖器患有性病(如梅毒、淋病、尖銳濕疣)或潰瘍時,會增加感染病毒的危險。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精液或陰道分泌物中有大量的病毒,通過肛門性交,陰道性交,就會傳播病毒。口交傳播的機率比較小,除非健康一方口腔内有傷口,或者破裂的地方,艾滋病病毒就可能通過血液或者精液傳染。
2、血液傳播:
(1)輸血傳播:如果血液裡有艾滋病病毒,輸入此血者将會被感染。
(2)血液制品傳播:有些病人(例如血友病患者)需要注射由血液中提起的某些成份制成的生物制品。
(3)其它:牙科手術,打架鬥毆,共用牙刷、刮須刀,易出血行業比如五金切割等這些方面,其實容易通過血液傳播感染艾滋病。
3、共用針具傳播:使用不潔針具可以使艾滋病毒從一個人傳到另一個人,如靜脈吸毒者共用針具;醫院裡重複使用針具,吊針等。
4、母嬰傳播:如果媽媽是艾滋病感染者,那麼她很有可能會在懷孕、分娩過程或是通過母乳喂養使她的孩子受到感染。但是,如果媽媽在懷孕期間,服用有關抗艾滋病的藥品,嬰兒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可能就會降低很多,甚至完全健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