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高中語文詩歌題常見意象

高中語文詩歌題常見意象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9-27 07:31:34

高中語文詩歌題常見意象(高考詩歌三類意象)1

一、送别類意象(或表達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寫别後的思念)

1.楊柳。

它源于《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楊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與“留”諧音,古人在送别之時,往往折柳相送,以表達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許多文人用它來傳達怨别、懷遠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鈴》詞中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等。

2.長亭。

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餞别送行。如北周文學家庾信《哀江南賦》:“十裡五裡,長亭短亭。謂十裡一長亭,五裡一短亭。”“長亭”成為一個蘊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詩詞中不斷出現。如柳永《雨霖鈴》中“寒蟬凄切,對長亭晚”等。

3. 南浦。

南浦多見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詩詞中,它成為送别詩詞中的常見意象與屈原《九歌·河伯》“與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這一名句有很大關系。南朝文學家江淹作《别賦》(“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之後,南浦在送别詩中明顯多了起來;到唐宋送别詩詞中出現得則更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風袅袅秋”等。

4. 酒。

元代楊載說:“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寫一時之景以興懷,寓相勉之詞以緻意。”酒在排解愁緒之外,還飽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離情聯系在一起的詩詞多不勝舉,如:王維的《渭城曲》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歡慘将别,别時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寫别離之情。

二、思鄉類意象(或表達對家鄉的思念,或表達對親人的牽挂)

1. 月亮。

一般說來,古詩中的月亮是思鄉的代名詞。如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特别是蘇轼《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從良好的祝願出發,寫兄弟之情。意境豁達開朗,意味深長,用深邃無底而又美妙無空的自然境界體會人生。

2. 鴻雁:

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奮力飛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遊子思鄉懷親和羁旅傷感之情,因此詩人常常借雁抒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元代《西廂記》結尾崔莺莺長亭送别時唱的“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情景相生,其情不堪,成千古絕唱。

3. 莼羹鲈脍。

典出《晉書·張翰傳》。傳說晉朝的張翰當時在洛陽做官,因見秋風起,思家鄉的美味“莼羹鲈脍”,便毅然棄官歸鄉,從此引出了“莼鲈之思”這個表達思鄉之情的成語。後來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鄉之情。如曾任國民黨中央日報社長馬星野先生的《呈南懷瑾先生謝贈鮮味》詩:“拜賜莼鲈鄉味長,雁山瓯海土生香。眼前點點思親淚,欲試魚生未忍嘗。”使多少人灑下思鄉思親行行熱淚。

4. 雙鯉。

鯉魚代指書信,這個典故出自漢樂府詩《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再有古時人們多以鯉魚形狀的函套藏書信,因此不少文人也在詩文中以鯉魚代指書信。如:宋人晏幾道《蝶戀花》詞:“蝶去莺飛無處問,隔水高樓,望斷雙魚信。”清人宋琬《喜周華岑見過》:“不見伊人久,曾贻雙鯉魚。”

此外,還有行為類意象,如“搗衣”,也表達對親人的牽挂。月下搗衣,風送砧聲這種境界,不僅思婦傷情,也最易觸動遊子的情懷,因此搗衣意象也是思鄉主題的傳統意象之一。如唐代李白《子夜吳歌》之三:“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三、愁苦類意象(或表達憂愁、悲傷心情,或渲染凄冷、悲涼氣氛)

1. 梧桐。

在中國古典詩歌中,是凄涼悲傷的象征。如宋代李清照《聲聲慢》:“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元人徐再思《雙調水仙子·夜雨》:“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都以梧桐葉落來寫凄苦愁思。

2. 芭蕉。

在詩文中常與孤獨憂愁特别是離情别緒相聯系。宋詞有李清照《添字醜奴兒》:“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卷有舍情。”把傷心、愁悶一古腦兒傾吐出來。

3. 流水。

水在我國古代詩歌裡和綿綿的愁絲連在一起,多傳達人生苦短、命運無常的感傷與哀愁。如:唐代李白《宣州謝■樓餞别校書叔雲》:“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劉禹錫《竹枝詞》:“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侬愁。”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宋代歐陽修《踏莎行》:“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秦觀《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4. 猿猴。

古詩詞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達一種悲傷的感情。如: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郦道元《水經注·江水》中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唐代杜甫《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趙嘏《憶山陽》:“可憐時節堪歸去,花落猿啼又一年。”

5.杜鵑鳥。

古代神話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因被迫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後靈魂化為杜鵑鳥,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聲哀怨凄悲,動人肺腑。于是古詩中的杜鵑就成為凄涼、哀傷的象征。唐代李白《蜀道難》:“又聞子歸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宋代秦觀《踏莎行》:“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等等,都以杜鵑鳥的哀鳴,來表達哀怨、凄涼或思歸的情思。

另外,斜陽(夕陽、落日),也多傳達凄涼失落、蒼茫沉郁之情。如唐代李商隐《樂遊原》:“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王維《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宋代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征帆去棹殘陽裡,背西風、酒旗斜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