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孫穎 通訊員 張慧
龐大的恐龍是如何演化為美麗的鳥類?微生物也有“超能力”?愛上玉米有哪些理由……為期4天的“走近自然與生活中的科學”暑期科學營主題系列活動日前圓滿落幕。來自民盟的專家學者們圍繞身邊的自然觀察、農業科技的探秘、航天未來、遠古科技、家庭美食和神奇中醫等闆塊内容,為居家中小學生和家長開設了八場内容豐富的雲上公益講座,3000多“營員”線上參會。
“走近自然與生活中的科學”暑期科學營活動由民盟北京市委、北京市婦聯指導,民盟北京市委婦委會主辦,民盟西城區委、民盟門頭溝區工委、民盟中科院委員會、民盟中國農科院委員會協辦,旨在積極促進兒童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暑期科學營中可謂大咖雲集,精彩滿滿:全國政協委員、民盟中央委員、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徐星介紹了龐大的恐龍是如何演化為美麗的鳥類,還有古生物學家在野外發現和發掘恐龍化石的有趣故事;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主任鄭會龍則結合燃燒科學實驗系統的航天項目,帶領大家一覽航天人日常工作中的堅守與收獲;民盟西城婦委會委員、北京市宣武青少年科技館高級教師嶽穎指導孩子們如何觀察、辨别、愛護和善待身邊的野生動植物;北京市政協委員、門頭溝區中醫醫院主任醫師張焱給孩子們解讀了本草綱目和中醫治未病理念,普及中醫知識;北京電視台“食全食美”欄目專家鄧伯庚帶孩子們變身“小廚神”,制作簡單的家常美食;中國農業科學院耿愛蓮研究員講解了雞蛋和宮廷油雞;生物技術研究所餘佳和劉堯堯講述玉米家族的故事,探秘“超能”微生物。
“夏令營活動豐富了學生們的暑期生活,學習了知識,增長了見識,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在活動中也深受啟發,在教學上拓展了思路,今後在教學中将更加大膽的和學生們一起去探索和實踐。”門頭溝軍莊小學教師高新宇說。
民盟中央常委、北京市人大副秘書長、市人大教科文衛主任、民盟市委副主委劉玉芳說,民盟市委婦委會和各協辦單位、各位專家的積極參與精心付出,讓“走近自然與生活中的科學”暑期科學營活動取得圓滿成功。下一步民盟将繼續深化門頭溝“8 1”行動,發揮人才專業優勢,履行社會責任,貢獻民盟力量,持續打造科學營品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