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傑希,女,19歲,大二學生,因和男友分手後内心矛盾,心情煩悶,後悔曾經和男友發生性關系而難以解脫,害怕,前來求助。
案例背景:
傑希,女,19歲,大二學生,因和男友分手後内心矛盾,心情煩悶,後悔曾經和男友發生性關系而難以解脫,害怕,前來求助。
傑希個性文靜,柔弱,說話時低着頭。
傑希小學時(年齡不祥)某一天發現姨父和自己同睡一床,不知家人去向,僅記得當時姨父用手撫摩自己的外生殖器,被自己拒絕。
初中時,在公交車上被一男子性騷擾。
2004年偶然得知父親有外遇,感覺很痛苦,且曾經為此對父親說過一些不敬的話語,父親并不承認有外遇之事。認為父親沒有責任感,不可信。
2006年2月和男友開始交往,覺得自己并不喜歡男友,隻是同情對方。2007年1月底(臨近春節)因寒假沒有回家,故而在男友的勸說下,和其發生了性關系,之後十分後悔。開學後經過反複思考,明白自己隻是同情對方而和其在一起,并不愛男友,故于3月初選擇了分手。但現在内心很痛苦,也很害怕,覺得自己很脆弱,做了錯事,心裡難受,不該和男友發生性關系,自責,導緻痛苦而難以解脫,故來求助。
心理點評
傑希是一個善良的女孩子,她在看到男友的不幸時心生同情,從而和其靠近,原本隻想給予對方安慰和支持,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
在和男友交往過程中,傑希已經發現自己并不愛對方,但是不知道如何告知對方,甚至怕自己說出來傷害對方,因而一而再再而三地錯下去。傑希的事件不是偶然的,她從小就受到男性的騷擾,最初是姨父,後來是公交車上的陌生人,再後來父親發生了婚外情。種種因素,加之個性柔弱,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同時在成長的過程中又沒有接受到任何性心理方面的教育和輔導,缺乏相應的性心理準備,導緻她在男友勸說下發生性行為時不懂得保護自己,從而釀成了大錯。
針對這樣的情況,對傑希進行認知療法,促其了解到發生這樣的事情,除了自己需要承擔責任外,男友也有一定的責任。不過,更主要的責任在于我國的教育體系缺少青春期性教育,導緻當代青少年性知識缺乏,不懂得和異性交往的尺度,不會保護自己。一旦發生狀況,無法及時有效處理。像傑希這樣的案例在現實中不少。根據調查,我國青少年性教育缺乏程度十分嚴峻。我在大學生戀愛團體輔導中,專門設置了“關于性生活隻有夫婦才能享有”的話題,請情侶們進行讨論,雖然是一對一的讨論。大家依然是欲說還羞,可現實中因為戀愛關系而發生性行為的人不在少數,最後痛苦的都是女孩子。因此,提醒同學們在面對性關系時,三思而後行,最好是情侶之間共同讨論、如何看待婚前性行為、假如發生性行為是否能夠承擔應有的結果和責任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