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問一個3歲到6歲之間的孩子:"你是誰?"他(她)都會告訴你,他(她)叫什麼名字。如果我們問:"你是男孩還是女孩?"孩子一般都不會答錯。
如果我們問一個3歲到6歲之間的孩子:"你是誰?"他(她)都會告訴你,他(她)叫什麼名字。如果我們問:"你是男孩還是女孩?"孩子一般都不會答錯。
這說明,3歲以上的孩子都出現了兩項看來不起眼,卻至關重要的心理發育。首先,通過自己所獨有的名字,孩子已經能夠把自己和别人區分開來。他(她)已經具有初步獨立的自我。也正是在3 歲以後,孩子能夠初步地自己照顧自己,在生活需要方面開始擺脫對父母的完全依賴。其次,通過大人的灌輸,孩子已經能夠分辨男女并能把自己劃進男或女的範圍。這就是最初步的性别角色的形成,幾乎所有的孩子都能順利地發育到這一步。
可惜,非常多的父母都不知道或忽視了這是第一步,而且是進入危機之門的一步。在3歲到6歲期間,孩子必然會在感情上更加依戀父母中一方。這時隻能有四種可能、戀母、全戀或者都不戀。
人們習慣上把這看作親情問題,如果孩子不依戀自己,許多人會以為是因為自己親得還不夠,于是加倍彌補。有些人覺得無所謂,尤其那些感情較好的夫妻,常常覺得孩子親誰都一樣。其實,這是孩子在進行性别角色方面的認同。也就是說,既然孩子知道自己是男是女,也知道父是男母是女,于是男孩子就需要格外親近具有男性心理特征的父親,把父親當作本性(全體男子)的典型代表,從他那裡學習男性特有的性格氣質和舉止神态,将來才能成為一個被社會所承認的男人。同樣,女孩也需要親近女性化的母親,以便學會如何做女人。3歲到6歲的孩子不會去崇拜高倉健或毛阿敏,他們唯有學習父親或母親,将來才不會變成"娘娘腔"或"假小子"。
理想的狀況應該是,男孩跟父親認同,女孩跟母親認同。如果颠倒過來,就容易形成孩子的"性身份障礙",有可能發展為排斥甚至仇視異性,嚴重的可能形成同性戀的潛在内因。如果孩子"不偏不倚"地依戀父母雙方,那麼這并不是好事。它表明,孩子弄不清應該依戀誰、學習誰。這實際上跟孩子對父母都不依戀是一樣的,容易導緻将來"性身份障礙"缺乏作為一個男人或女人應有的自信、自愛和自律。這同樣可能造成"男不男,女不女",帶來"性身份障礙"那樣的後果。
許多父母總以為這是危言聳聽。當然,真的發展為同性戀的孩子确實為數甚少,但是看看婚戀障礙嚴重的那些男女,不那麼極端的情況都相當普遍。有些小夥子怯于接近女性,有的則有"女性崇拜"或"恐懼女性"情緒,甚至影響婚後性生活。有些姑娘内心企求"丈夫如父親"式的對象,有的則痛恨自己身為女人甚至擴大為仇視所有男人。追根尋底,都與他們在成長中過分依戀異性父母或誰都不依戀有密切關系。
現在許多父母仍在不自覺地重蹈複轍。人們總以為爸爸更親女兒、媽媽更親兒子是天經地義,卻忘了自己格外親子女的時候,還應該加倍地鼓勵和引導男孩去崇敬父親、女孩去理解母親。有的夫妻展開"親情争奪戰",都希望獨生子女更親自己,卻忘了自己和孩子的性别。許多母親自以為看透了男人(其實隻是自己丈夫)的"弱點",立志要親手把兒子培養成真正的男子漢。有時父親處怕女兒沾上她媽媽的"毛病"。一些夫妻實行"二保一",如果有個獨生女,她與庸碌繁瑣的母親怎麼能認同呢?反過來,精神上壓倒對方的女強人,又讓兒子向父親學什麼呢?最要命是一些自己性别身份就不甚合格的父母,再不注意性别教育,很可能代代沿襲心理上的中性人。
許多父母都注意了,不要給男孩穿花衣服,不要讓女孩爬牆上樹。但更為重要的是,應該主動地多跟同性孩子一起玩,把交流和示範融彙在共同玩樂之中。這是孩子"遊戲期"性别角色培養的根本"秘訣"。父子共同"騎馬打仗"、捉螞蟻;母女一塊兒打扮布娃娃、"跳房子";這才是有益的天倫之樂。父母過于自我封閉,或者隻會買好東西,開發智力,是無法促進孩子的性别認同的。異性成員組成的單親家庭或者夫妻不和的家庭,對子女成長極為不利,其中重要原因就是這樣的家庭無法較好地培養孩子的性别角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