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汽化和液化
1汽化:
1.1定義:物質從液态變為氣态叫做汽化;
1.2汽化時要吸收熱量;
1.3汽化有兩種方式:蒸發和沸騰。
2蒸發:蒸發是汽化的一種方式,蒸發具有以下特點:
2.1一種緩慢的汽化方式;
2.2隻在液體表面發生;
2.3在任何溫度下均可進行;
2.4蒸發過程中溫度下降;
2.5蒸發有吸熱制冷作用;
2.6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蒸發的快慢與液體的溫度,液體的表面積、液體表面上方空氣流動快慢等有關。
2.6.1液體的溫度越高,蒸發越快;
2.6.2液體的表面積越大,蒸發越快;
2.6.3液體表面上方空氣流動越快,蒸發越快;
2.6.4不同的液體蒸發的快慢也不同:
2.6.5液體蒸發還與空氣的濕度有關,空氣濕度越大,蒸發越慢。
3沸騰:
3.1沸騰是在液體内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3.2液體沸騰時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
3.3各種液體都有确定的沸騰溫度,這個溫度叫做沸點。
3.3.1不同液體的沸點一般不同。水的沸點在标準大氣壓下是100℃。
3.3.2液體的沸點還與液面上的氣壓有關:壓強增大,沸點升高;壓強減小,沸點降低。
4液化:
4.1定義:物質從氣态變為液态叫做液化.
4.2使氣體液化的方法:
4.2.1降低溫度:隻要科學條件允許,任何氣體溫度降到足夠低的時候,都可以液化;
4.2.2壓縮體積:有的氣體在常溫下壓縮體積就能液化.
4.3蒸發和沸騰的區别
5注意:“白煙”、“白氣”和“白霧”。
5.1白氣:不是水蒸氣,而是小水珠,白氣的形成是一種液化現象,水蒸氣是看不見的無色無味氣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即看得見的白氣。
①沸騰的水冒出的白氣;
②初冬說話時嘴邊冒出的白氣;
③剛從冰箱中拿出的冰棒周圍的白氣;
④夏天在打開冰箱門附近形成白氣;
⑤火箭升空時在發射底座形成的“白氣”等。
5.2“出汗”不是汗
①夏天從冰箱中取出的礦桌水瓶的外壁公“出汗”;
②夏天的水缸外壁上會“出汗”;
③初冬早晨會看到窗玻璃的内表面會“出汗”等。
這裡所說的“汗”實際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5.3綜上:我們能看見的“白氣”、“白煙”和“白霧”,顯然就不是水蒸氣了,它們都是極小的水滴,都是由水蒸氣遇到低溫的環境放熱液化而成的。
6水的沸騰實驗
6.1液體沸騰需要同時滿足兩個條件:
①溫度達到沸點;
②繼續從外界吸熱。
6.2氣泡的變化規律
6.2.1沸騰前(聲音大)氣泡上升時由大變小;
6.2.2沸沸時(聲音小)氣泡由小變大至水面破裂。
6.3溫度變化:沸騰前,溫度持續上升;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
6.4水沸騰時的特點:繼續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
6.5幾種圖形的分析
6.5.1下圖中水沸騰時溫度是98℃,原因可能是水面上方的氣壓小于1個标準大氣壓;
6.5.2下圖中水沸騰時的溫度高于100℃,原因可能是:
①水中有雜質;
②水面上方的氣壓高于1個标準大氣壓。
6.5.3如下圖中,t0為水的初溫,t為沸點,即兩次水的初溫相同,沸點相同,但沸騰的快慢不同,由ta<tb知,a組水先沸騰。可能原因:ma<mb組;加蓋,b組沒加蓋子等。
6.6如何縮短水沸騰實驗的時間
①使用初溫較高的水
②減少水量
③給容器加蓋子
6.7為了說明沸騰過程中是否需要吸熱,可停止加熱,觀察水是否繼續沸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