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平常會不會這樣做:
看到一些很有“料”的文章,覺得對自己很有幫助,于是還沒怎麼看完就點擊收藏,想着之後有時間才認真翻出來閱讀,卻再也沒有閱讀過?
或者今天覺得這個公衆号推送了一篇很不錯的文章,然後關注了它,于是不知不覺,就關注了很多公衆号,但其後就很少認真去翻閱它們?
如果是這樣子,那麼你就已經患有“松鼠症”了。
所謂“松鼠症”,學名是囤積強迫症,指的是出于某種恐懼心理,通過不斷囤積物品,以确保不時之需,但同時又不舍得扔掉那些囤積回來沒有用的物品,最終形成一種“習慣性儲存”的行為表現。
想一想,你對于“知識的囤積”,是不是也有類似的行為。
我在網上寫了很多文章,而且大部分文章的“收藏數”都很大。一些讀者還會留言說:先收藏,以後慢慢再看。
問題是,有多少人在收藏之後,還會回過頭來翻閱這些文章呢?我相信不是很多。
因為人有一種心理,就是“擁有即心安”。意思是,在沒有某件物品的事情,我們會産生恐懼、焦慮的情緒,一旦擁有之後,這時心裡就會産生一種安慰感,而恐懼、焦慮的情緒就會消減甚至沒有。
不管擁有的這個物品,對我們是不是真的有用,或者是不是要去使用它,才會對我們起作用,我們也統統不管,隻要擁有就好。
好比我們讀到一些覺得有用的文章,如果我們想要文章的知識變成自己的東西,我們肯定要去付出努力,才能夠獲得改變。
然而很多時候,我們下意識地把“收藏”,就當成是自己付出了努力似的,覺得自己擁有這篇文章,已經滿足到自己的某種心理,從而認為自己為此付出了很多。
這種“心理錯覺”,驅使我們通過不斷的“囤積物品”,獲得心理安慰感,最終讓自己陷入“知道很多道理,卻還是過不好這一生”的循環圈裡。
所以,想要改變這個問題,你就要建立一個正确的學習方式。
養成快速消化信息的習慣
看完一篇文章或者一本書,如果不對獲得的知識進行“二次加工”,一般隔不了多久,我們就會忘記了。
就算你看完之後點擊收藏,由于你已經獲得“安慰心理”,不會再找時間去翻閱,所以第一次閱讀文章時,怎麼快速獲取信息和消化知識,就尤為重要了。
這樣,閱讀時就要秉持三個原則:
第一,快速識别文章的“觀點”與“論述”。
例如著名主持人馬東,有一篇文章說到“閑聊的三個獨特好處”。
那麼“三個獨特好處”,就是馬東要闡述的觀點。至于這“三個獨特好處”,為什麼是好處,接下來文章就要進行論述。
我用第一個好處舉例子:
閑聊這件事,有三個獨特好處。首先,它直接針對你的問題,不能用大詞,不能上高度。我既然當面問到這兒了,你就必須老老實實地講清楚自己的想法。看書和聽課的時候,我們往往會覺得“你講得也對,但是跟我實際上關心的事情隔着一層。”
閑聊就不會這樣,不管你是經濟學家還是心理學家,不管你做過多少高頭講章,都不能從理論出發給我上課,隻能從實際問題出發,綜合利用自己的知識儲備發表觀點。而這恰恰是“小切口,深挖掘”的學問之道。
如果你能夠從這段話當中,識别到哪些是觀點,哪些是論述,那麼你對于這篇文章的講述,就有一個清楚的認識。
這樣的思考加工,會讓我們更容易梳理文章的脈絡,從而獲得更好的理解。
第二,帶着思考去分析文章的内容。
閱讀和思考之間,是互相依存的關系。當我們能夠做到一邊閱讀一邊思考,那麼這種學習方式,就可以讓我們更好吸收看到的知識。
那要怎麼思考和思考什麼呢?有兩個建議:
1,思考觀點和論述之間的關聯性和合理性;
2,帶着“為什麼這樣”,思考找出背後的理由。
閱讀,并不是要全盤接收作者輸入的觀點,而是在作者的觀點基礎上,思考出屬于我們自己的東西,這樣才能學有所得。
例如我跟你說“獨處可以讓自己更快樂”這個觀點,然後給出論述“因為沒有人際關系的困擾,随心所欲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自由自在,這種的自己更容易獲得快樂。”
當你找到觀點和論述之後,你就要思考兩者之間的關聯性和合理性,然後帶着“為什麼會這樣”的問題,找出背後的理由。
為什麼這兩者是合理或者不合理呢?為什麼這樣做會更快樂或更不快樂呢?
好比你看到這裡,也可以思考“為什麼帶着‘為什麼會這樣’這個問題去看文章,會有更好的效果呢?”
這種思考,可以讓你通過作者的文字,得出自己的觀點,獲得自己的見解。
一邊閱讀一邊帶着思考,你就會有意識有目的去吸收知識,而不是看完就算。
第三,即時把知識跟自己的生活結合起來。
想要更好地理解到文章中的内容,單純思考字面上的信息,是很難讓我們有一個切身體會般的感受。
所以,最好就是把你從文中看到的觀點,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曆去咀嚼、消化。
例如上文提到的“閑聊的三個獨特好處”,馬東提到閑聊時“它直接針對你的問題,不能用大詞,不能上高度”,然後再舉出“不管是經濟學家還是心理學家,都不能從理論出發給我上課,隻能從實際問題出發”。
這時你就可以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的閑聊是不是這樣?有沒有犯下這種錯誤,經常給人說教?或者“好為人師”那樣去跟人家講理論?
通過結合自身經曆去理解看到和學到的知識,你就很容易把這些知識變成自己的東西。
所以在閱讀期間,你可以問自己三個問題:
1,這個知識點,跟我自身的哪種經曆相關聯?
2,我可以把這個知識點,應用到哪些地方上?
3,我對這個知識點,有沒有思考出新的觀點?
要有意識地讓知識跟自身經曆結合起來的思考,這才會讓你更容易“學以緻用”。
把零散的知識整理成知識體系
盡管我們可能會看到很多知識,但由于這些知識比較碎片化,并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所以我們很難在大腦中構建出“思維框架”,讓知識改變自己。
而知識體系,就是一種存在于我們大腦中的“思維框架”。所以怎麼讓看到的衆多知識,形成完成的體系,塑造出我們的思維框架,就是重中之重了。
那怎麼做,才能夠讓零散的知識系統起來呢?
這個流程可以分為三步:
第一:設定學習的目标,積累相關的知識;
每一個領域,都有每一個的知識體系。如果我們能夠懂得“分門别類”,我們就可以把學到的知識,歸類到某個領域上,以此慢慢積累。
不管你是想學習口才,還是想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你首先要懂得根據這個學習目标,然後深入這個領域,去積累相關的知識。
當你通過碎片化的閱讀,積累到一個知識點後,你也要把這個知識點,歸類到其領域當中,思考這個知識點是解決哪方面的問題,這樣才可以結合領域内的其他知識,形成完整的體系。
如果你不知道學習的這個領域包括哪些知識,那麼就算你無意間看過相關的知識,你看完就看完了,不會積持續進行累。
第二:讓新知識與舊知識産生深入關聯;
我們不能單純地隻是去學習新的知識,我們需要把新的知識和舊有的知識聯系在一起思考,才能把知識完全消化,變成一個屬于自己的體系。
好比你考駕照的時候,教練一般會告訴你,在你停車的時候,一定要放空擋和拉手刹。你一直這樣做,久而久之,這成為你的舊知識。
然而你的“老司機”好朋友卻告訴你,等紅綠燈時,沒必要空擋和拉手刹,直接踩刹車更方便。這是你新獲得的知識。
如果你不将這兩種知識關聯在一起思考,你就會感到混亂,不知道要怎麼做。
但當你把這兩種知識點放在一起對比思考,你會發現,教練那種方法,在針對長時間停車時,是一種安全而正确的做法,而你朋友那種做法,在一些短時間停車的狀況,如燈紅綠等待的時間很短時,則可以選擇這麼做。
通過這種新舊知識的對比和知識,你就會由此有一套屬于自己的“行事模式”,這樣你在面對不同情況時,處理手法就會更加靈活多變。
有了這種新舊知識的關聯性思考,你就會更加理解和明白新知識的運用了。
第三:根據實用性原則去實踐知識。
當你積累到一定程度的知識之後,想要把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能力,實踐性的輸入,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那怎麼做,才能将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能力呢?
你需要針對自己給自己設定一個應用目标,然後以此構建一個行動的檢驗系統。
例如你學習銷售,積累到的知識都包括“拜訪客戶——銷售轉化——售後跟進——問題處理”這些。而你想實踐“拜訪客戶”這個知識點,從現實生活找到檢驗的渠道,包括“你請朋友看電影”這種事情,你也可以運用你的“銷售能力”去約對方出來。
當你懂得運用實踐的方式去檢驗知識,并根據客觀的反饋對自己的能力進行改善,那麼這些知識最終會變成你的能力了。
同時,你也不要忽略那些輔助性知識,說不定這些知識,可以讓你更了解銷售的流程和概念,這些知識,不一定有一個實際操作檢驗的步驟,但了解總比不了解要好。
那麼,通過上述的方式去學習,相信你從單純的閱讀中,也能夠真正學到東西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