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朋友圈都在秀一生一世,反倒讓我想起了前段時間所在的一個學習群裡面大家讨論關于單身的人越來越多這個話題。
确實現在單身的人群在不斷地增加。有的是即便沒有結過婚也不願意談戀愛,有的是就算結了婚最終還是撐不住又離了婚,有的是離了婚之後就不願意再婚……所以單身的人便越來越多。
不管是哪一種情況,我發現大家好像都會用到一個相同的關鍵詞“不合适”。“不是我不找,确實是找不到合适的人啊!”“過了這麼多年,還是覺得兩個人真的不合适,所以隻有離了嘛”“經曆過婚姻,當然越來越清楚什麼才是自己最合适的”……
當然,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不合适”也是我自己對于離婚和沒找對象的理由。但是,随着時光的流逝,在經曆一些人和事之後,越來越明白這個所謂的“不合适”背後隐藏了太多的深意。
現在很多人常常會用到“三觀不合”這個說法。但是否清楚三觀到底是什麼?為什麼“三觀不合”呢?
所謂三觀也就是自己對于人生、對于這個世界、對于如何在這個世界上過自己人生的一些觀念,所有這些都源自于自己的認知和标準。而我們的認知和格局又緣于自己的人生經曆所形成;而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又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也就不可能存在有另外一個和我們認知觀念完全相同的人,也就是根本不會有所謂“合适”的人。
而我們的認知和标準随着人生閱曆的豐富是在不斷發生變化的,30歲和20歲時的自己的認知和标準是不一樣的,40歲和30歲時又不一樣了,50歲和40歲又不一樣……所以說,我們自己的認知和标準在不斷的變化,又怎麼會有一個一直都很“合适”的人呢?
所以,當我們用“不合适”為理由時,便已經說明自己是我執多麼重的人。
佛說“一切衆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分别執着而不能證得”。讓我們煩惱和痛苦的根源就是分别和執着,而所謂的“标準”便是執着。
再者,古語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以,不管哪一種關系,應當是以平和的心去接受,而不是用自己的标準去要求。
“情不重不生娑婆”。所謂愛情,不是因為遇見了合适的人,而是不管遇見那個人是誰,但能在相伴同行的道路中放下自己的那些标準。愛并不是感覺,而是行動、是能力。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就是通過愛人而放下自己的分别和執着,回歸到平等、平常、平和,這也才是愛情的意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