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高爾基評價普希金的一句話

高爾基評價普希金的一句話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2 14:09:02

文學是怎樣打動人心的?茅盾文學獎得主張炜将近五十年寫作經驗濃縮在《文學:八個關鍵詞》中,深入解析現代人精神的複雜性,探讨文學如何完善生命的存在,如何開發生命本真的力量——直面成長、挫折和改變,用故事和詩歌赢得心靈的自由。下文是張炜探讨童年經驗如何成為創作源泉之“外祖母現象”。

許多作家的童年都是與祖輩生活在一起的,甚至讓我們看到了一種“外祖母現象”。

高爾基評價普希金的一句話(從普希金高爾基到魯迅)1

王金輝 制圖 資料圖

當然這樣講并不是說他們一定要與外祖母在一起,而是說這種情形頻頻發生以至于出乎我們的預料,讓人不得不做出這樣的總結。馬爾克斯跟随外祖父,杜甫跟随姑姑,韓愈跟随嫂子,這時候總有一個人扮演了“外祖母”的角色。民間有一句俗語:“狗記千,貓記萬,小孩記得姥姥家。”可見外祖母對于孩子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外祖母”究竟代表了什麼?她與一個人的成長所需要的重要元素之間,究竟是什麼關系?外祖母是母親的母親,而不是父親的母親,大概隻有她意味着母系之根。如果說作家一生都在使用複雜和艱難的文字分解與改寫某種“童話”,那麼外祖母是最會講故事的人。這種“童話”的源頭,可能就是外祖母。

普希金的父親是一個宮廷侍官,詩人是由外祖母撫養的,後又随老人去皇村,在那兒讀中學。現在的皇村是許多作家去俄羅斯時必要瞻仰之地。我沒有去過皇村,但去過普希金去世前的那間屋子。屋子裡有一張漂亮的紅沙發,決鬥受傷的詩人就躺在這張沙發上,無法止血,任由鮮血一點一點流出,經曆了極痛苦的兩天兩夜。那裡至今還存放着詩人一绺深棕色的頭發、一件染了血迹的白襯衣。

我從年輕時就讀普希金的作品,盡管是翻譯的,仍能從中感受他的精神與魂魄。我認為正是孤獨的童年讓他變得敏感多思、純潔和倔強。他與群體和社會是另一種稍稍不同的關系,他的目光,他的多情與爛漫,甚至是決鬥時表現出的那份勇氣,都令人想起在外祖母身邊的日子。

高爾基也是這樣。他的父親早逝,不得不跟随母親回到外祖父家。這個有些混亂嘈雜的大家庭還寄居着另一些親戚,他們好像一天到晚都在争吵。在這種家庭氛圍中,幼小的高爾基常常吓得躲到外祖母身邊。他聽她講了那麼多故事。高爾基在《童年》這本自傳中寫到了這段極特殊、極寶貴的歲月,深情地回憶自己的外祖母。他以費解和嘲諷的口吻講起外祖父的吝啬:一起早茶時,外祖父竟然要外祖母交出一半的茶葉,而且要一顆一顆數得清楚。通過這樣的細節,可以知道兩個老人之間的緊張關系,外祖父的怪異,更有外祖母的不幸。

魯迅的外婆家在紹興鄉下,他有機會随母親去外祖母身邊小住,就在那裡見識了鄉村生活,結識了閏土。魯迅的祖父因科舉舞弊案入獄,父親屢試不中,一直在家閑居,後又重病。家道中落令魯迅自小飽嘗辛酸,而外祖母和鄉村生活給了他不可或缺的溫情,讓他對植物和土地有了真切的感受。他的作品無論直接還是間接地寫到鄉村,都能讓人感受那種格調和氣息,即便是那批雜文,其中都有源于鄉村和土地的顔色。假如缺乏這原色、缺乏這根性,魯迅就隻能是另一種意義上的作家和學者。他明亮的底色,溫暖與生長的性質,有一些當來自外祖母身邊的生活,這對他是重要的。他把童年記憶濃縮進一個虛構的地名:魯鎮。以它為背景的有《故鄉》《社戲》《祝福》《孔乙己》等重要作品。魯迅的母親姓魯,他不僅給故事發生地取名“魯鎮”,而且用“魯迅”做了筆名。

一位作家從小跟在外祖母身邊,此後一生都會帶有這段生活的印記,他的文字、講述的口吻和态度,都會受到影響。外祖母在外孫面前無一例外都是故事高手。這可能與她的身份、角度、母性的深度和淵源有關。無論她們知識教養怎樣,是否有閱讀的習慣,一律都能講出别緻的故事,并有深刻的感染力。這些故事内容不同、講述方式不同,但總能對外孫形成強烈的吸引力和引領力,從小培養起訴說和傾聽的習慣。這種“外祖母”的職能,有時也會由别的親人來替代行使,像孔子與孟子的母親、馬爾克斯的外祖父、喬治·桑的祖母、杜甫的姑母、韓愈的嫂子、歐陽修的母親,都或多或少體現了外祖母的功能。這對孩子産生的影響和意義,大概是相似的。

(原标題:外祖母在外孫面前 無一例外都是故事高手 外祖母現象)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 張炜

流程編輯:L002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