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适于月經超前,量多、色淡、質地清稀,神疲怠倦,食欲不振,氣短心悸,小腹有空墜感者食用。[制作]将生姜洗淨,切片,紅棗洗淨,粳米(或糯米)淘洗幹淨,一同放入鍋内,加水,置于大火上燒沸,再改用小火煮熟即成。
3月6日是一年中的第3個節氣――驚蟄。蟄是“藏”的意思,3月上半月,農曆2月上半月,天氣漸漸回暖,春雷開始震響,蟄伏在泥土裡的冬眠動物和多種昆蟲感于春季溫暖,震驚而出,是為“驚蟄”。驚蟄處于冬春季節交替時期,氣溫變化幅度較大,并會出現雷雨或連續陰雨。是一個疾病多發的季節。
驚蟄時節食療法
一、驚蟄應多吃清淡食物
《黃帝内經》指出:“正氣存内,邪不可幹。”意思是說,在人體正氣強盛的情況下,邪氣不容易侵入機體,也就不會發生疾病,所以增強體質,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十分重要。在日常飲食中注意做到飲食品種的多樣化,以保證人體能夠得到豐富而充足的營養素供給。
由于驚蟄後的天氣明顯變暖,不但各種動物開始活動,微生物(包括能引起疾病的細菌、病毒)也開始生長繁殖,所以人們需要進行飲食調養,增強體質以抵禦病菌或病毒的侵襲。
驚蟄節氣是傳染病多發的日子,要預防季節性的傳染病的發生,應多吃清淡食物,如糯米、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魚、蔬菜、甘蔗等。
維生素對人體的生理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維生素c的攝入能夠明顯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食物有:水蘿蔔、辣椒、甜椒、苦瓜、蒜苗、白菜薹、紅菜薹、油菜薹、甘藍(圓白菜)、菜花、西蘭花、芥菜、芥藍、菠菜、蘿蔔纓、木耳菜、香菜、苋菜、蘆筍、白薯葉、山楂、黑加侖、沙棘、柑橘、刺梨、番石榴、桂圓、荔枝、木瓜等。
二、驚蟄宜适當進補
驚蟄的飲食原則是保陰潛陽,可以适當選用一些補品,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一般應選服具有調血補氣、健脾補腎、養肺補腦的補品。像鹌鹑湯、白木耳煮麻雀、清補菜鴨、枸杞銀耳羹、荸荠蘿蔔汁、枸杞蛇肉湯、蟲草山藥燒牛髓、扁豆粥等。或食用一些海參、龜肉、蟹肉、銀耳、雄鴨、冬蟲夏草等,燥烈辛辣之品應少吃。下面給大家介紹兩款進補食療方:
1.豬心棗仁湯
豬心1個,酸棗仁15克,茯苓15克,遠志5克,味精、精鹽各适量。先将豬心剖開,洗幹淨;茯苓、酸棗仁、遠志用細紗布袋裝好,紮緊口與豬心同入砂鍋,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燒沸,打去浮沫,後改文火慢炖,至豬心熟透後,加入少許精鹽、味精調味即成。此湯有補血養心、益肝甯神之功效。适用于心肝血虛所緻的心悸不甯,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以及陣發性心動過速、風濕性心髒病、神經衰弱、癔病等。
2.炖龍眼黨參鴿肉湯
龍眼肉30克,黨參30克,白鴿肉150克。先将鴿肉洗幹淨,切成小塊,與龍眼肉、黨參同入砂鍋,加水适量炖湯,鴿肉熟後飲湯,食肉和龍眼。此湯有滋肝腎、益脾氣之功效。适用于肝腎陰血虧虛、脾氣不足所緻的腰膝酸軟、形體消瘦、頭暈耳鳴、心悸不甯、失眠健忘、氣短食少等。
三、驚蟄多食鍋巴好
春天肝氣旺易傷脾,故驚蟄季節要少吃酸,多吃甜食以養脾。鍋巴屬甜食,可以多吃一點。
鍋巴是煮米飯時鍋底所結之物經低溫烘烤而成,又香又脆。據現代科學分析,焙鍋巴所用的粳米,含有澱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a、b1、e、纖維素和鈣、磷、鐵等礦物質。除澱粉外,其他成分大多藏于米粒胚芽和外膜裡。經過低溫烘烤,外層的營養成分多被破壞,部分的澱粉也分解了,故食時極易消化;而且,在吃鍋巴時,必須細嚼慢咽,這樣可以分泌大量的唾液酶以幫助消化吸收,促使腸胃蠕動,增強其功能;另外,微炭化後的鍋巴,還能吸附腸腔裡的氣體、水分和細菌的毒素,以達到收斂止瀉的作用。
中醫學認為,焙烤成鍋巴的粳米有補脾、養胃、滋養的功效,最宜病後食用。粳米經炒、烘、烤之後,食之味香,促進食欲,還有消食導滞、收斂止瀉的功效。因此,春天多食鍋巴好。
四、驚蟄酒補禁忌多
三月驚蟄,天氣轉暖,萬物複蘇。這個時候的養生秘訣在于順應陽氣的升發、萬物始生的特點,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氣血也如春日一樣舒展暢達,生機盎然。在中國傳統節氣之驚蟄中,選擇黃酒補身養氣成為首選。驚蟄時人體最易犯寒,同時由于氣候較幹容易上火,體内易積毒素,而黃酒即能夠暖身,又能夠排毒,可謂一箭雙雕。但是,黃酒雖保健,但飲用起來也不能無所顧忌。
在《酒戒》、《酒箴》中等,反複闡明,飲酒“不及于亂”的道理。人類在千百年來的生活實踐中,深知“飲酒不及亂”,應有“三戒”、“五決”、“七忌”、“五不宜”。
【三戒】
一戒飲早酒,“早酒晚茶最傷身”,早晨飲酒不但影響一天的工作,且空腹刺激大,最傷身體。
二戒飲鬥酒,好勝賭酒,猜拳賭酒可以增加氣氛,但如果超過限度,就會破壞歡樂的氣氛,造成損肝傷胃的結果,甚至出現意外。
三戒飲連席酒,一日中赴酬數次,連席飲酒,就是酒量再好的人往往也難以應付。
【五訣】
一飲葷酒,飲酒必須有佐酒萊肴,邊飲邊吃富有營養的葷菜。
二飲坐酒,要舒舒服服坐着飲酒,不可借酒裝瘋,狂跳歡舞。
三飲慢酒,要細品慢嘗,體會其味,切忌狂飲猛喝。
四飲正酒,飲有注冊商标的正宗黃酒,對來路不明的酒不飲。
五飲節酒,要有節制,節制就是飲到自我感覺身心最為舒暢的程度為止。
【七忌】
一忌冷飲
二忌空腹飲、盛怒飲
三忌混飲
四忌強飲
五忌酒後立即洗澡
六忌孕婦飲酒或酒後房事
七忌小孩喝酒
【五不宜】
一不宜空腹飲酒人在飽腹時對酒精的吸收較慢,反之,在空腹時吸收較快,所以空着肚子喝黃酒易醉。一般有經驗的人在喝酒前總要先吃些食物墊墊底,防止喝醉。
二不宣過量飲用黃酒口感溫和,但它畢竟是酒,切勿輕視它,因為喝醉後,後勁比較足。如果你白酒的酒量有半斤,喝黃酒千萬别超過八兩,這樣比較好。而且适量常飲,對身體有益。
三不宜速飲喝黃酒宜慢慢細品,放寬節奏,從容不迫,充分享受酒味,是真正的飲酒。黃酒中所含的營養豐富,慢慢飲用容易吸收。
四不宜混飲各種不同的酒混合起來飲用,易醉,而且還會産生副作用,引起胃不适和頭痛等,因此不宜将各種酒混合在一起來飲用。
五不宜酒後洗澡酒後洗澡容易将體内貯存的葡萄糖消耗掉,從而使血糖含量大幅度下降,導緻體溫急劇降低,嚴重的還會引起休克。
除了喝黃酒進補之外,驚蟄時節還應該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糧、再配合适當運動,實現進補、排毒兩手抓,為接下來的一年打好基礎。
驚蟄時節食譜
白菜綠豆芽飲
[原料]白菜根莖頭1個,綠豆芽30克。
[制作]白菜根莖頭洗淨、切片;綠豆芽洗淨;一同放人鍋中,加水适量。将鍋置武火上燒沸,用文火燒煎煮15分鐘,濾去渣,稍晾涼,裝入罐中即成。
[功效]清熱解毒、利濕者食用。
雙花飲
[原料]金銀花30克,山楂10克,蜂蜜250克。
[制作]将金銀花、山楂放入鍋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燒沸,3分鐘後,将藥液滗入小盆内,再煎熬1次滗出藥液,将2次藥液合并,放入蜂蜜,攪勻即成。
[功效]辛涼解表。
桑椹桂圓飲
[原料]鮮桑葚60克,桂圓肉30克。
[制作]将桑葚、桂圓肉洗淨,加水适量,炖爛。
[功效]适于心悸氣促,失眠多夢,汗出,頭目眩暈者食用。
芹菜汁
[原料]鮮芹菜1把。
[制作]鮮芹菜開水洗淨,切細搗汁即成。
[功效]降低血壓,預防中風。
人參大棗粥
[原料]人參6克,大棗(去核)15枚,粳米50克。
[制作]大棗與人參、粳米共煮為粥,即可。
[功效]适于月經超前,量多、色淡、質地清稀,神疲怠倦,食欲不振,氣短心悸,小腹有空墜感者食用。
牛乳粥
[原料]鮮牛奶250毫升,粳米100克,白糖少許。
[制作]将粳米淘洗幹淨,放人鍋内。加水适量,置大火燒沸,再用小火熬煮成粥,加入牛奶、白糖後,燒沸即可。
[功效]補虛損,益肺胃,補氣養血,生津潤腸。
[禁忌]不宜合用酸性食物。脾胃虛寒作瀉、痰飲積滞者慎食用。
芹菜粥
[原料]芹菜40克,粳米50克,蔥白5克,花生油、鹽、味精若幹。
[制作]将芹菜洗淨去根。鍋中倒入花生油燒熱,爆蔥,添入水、米、鹽,煮七成熟成粥,再加入芹菜煮至粥熟,調味精即可。
[功效]平肝清熱涼血,化濕,利大小便。
[禁忌]平素脾腎陽虛者不宜食用。肝硬化、痢疾洩瀉、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腎炎、小兒腹瀉等患者慎食。
生姜粥
[原料]鮮生姜6克,紅棗2枚,粳米(或糯米)100克。
[制作]将生姜洗淨,切片,紅棗洗淨,粳米(或糯米)淘洗幹淨,一同放入鍋内,加水,置于大火上燒沸,再改用小火煮熟即成。
[功效]暖脾胃,散風寒。
[禁忌]生姜不能用食過多,以免口幹、喉痛、便秘等症出現。外感風熱、暑熱實邪、陰虛内熱者忌食用。
氽四鰓鲈魚
[原料]活四鰓鲈魚750克,春筍80克,蛋清1個,精制油50克,蔥段5克,姜片5片,黃酒10克,精鹽10克,味精3克,清水760克。
[制作]鲈魚洗淨刮鱗,春筍剝殼洗後切成片。雞蛋打破取蛋清打起泡備用。鐵鍋大火燒熱,放人生油,投入蔥段、姜片,待爆至呈金黃色時,即将鲈魚腹部朝上下鍋,略煎片刻;再把鲈魚翻身背朝上,烹人料酒,加蓋稍焖;稍後揭蓋,加入清水,滾沸5分鐘,待湯呈奶白色時,再加蓋,用小火焖6分鐘;随後揭去蓋,加入春筍、鹽、味精,用大火燒沸,将蛋泡糊倒人即可出鍋。
[功效]益脾胃,補肝腎,健筋骨,安胎。
[禁忌]有腸胃道慢性病者,有實熱、實邪者不宜食用。
紅燒菇筍
[原料]蔥白20克,水發冬菇50克,淨竹筍、白蘿蔔各80克,調料若幹。
[制作]将冬菇去蒂。筍在沸水中氽過,切骨排片。白蘿蔔刨皮,切骨排片。蔥白切段。均洗淨。炒鍋放火上,倒入花生油燒至八成熱,放人白蘿蔔炸過撈起,瀝去油。鍋底留油20克燒熱,下蔥白煸過,倒入冬菇筍片略煸,加入白糖、醬油、油炸蘿蔔片及水,加蓋燒5分鐘,調人味精香醋,勾薄芡即可。
[功效]強陰益腎澀精,養心安神,清熱解毒,化痰益氣,利膈爽胃。
[禁忌]脾虛便溏者慎食用。
肉末蘑菇燒豆腐
[原料]豬肉末50克,蘑菇10克,豆腐200克,醬油10克,蔥花、姜末、黃酒、豆油各适量。
[制作]将豬肉剁成肉末,蘑菇洗幹淨用溫水泡,切成小方丁,泡蘑菇的水留用;再将豆腐切成小方塊,沸水焯過備用。油鍋加熱後,先把豆腐煎至兩面黃,撥在一邊,再下蘑菇、蔥、姜、肉末,煸炒至透,然後将豆腐拔下,加入黃酒、蘑菇湯、醬油同燒,燒至人味,出鍋即成。
[功效]補益氣血,健脾醒胃,抗癌。
[禁忌]痛風及血尿酸高者少食。
白汁桂魚
[原料]活桂魚l條(約1000克),瘦火腿25克,青豆50克,料酒25克,精鹽6克,味精5克,蔥、姜各10克,湯100克,水澱粉10克,精制油50克,高湯200克。
[制作]将桂魚刮淨魚鱗,割開臍眼,用筷子從口腔内絞出魚鰓和内髒,洗淨後斬去兩側和背部的魚鳍,下開水鍋燙一下撈出,放入冷水中,用小刀輕輕刮去皮面黑皮,在魚肉兩側各劃幾刀使其人味,用少許鹽擦勻。火腿切丁。青豆洗淨瀝幹。桂魚置長盆内,撒上精鹽,加蔥姜、料酒,上籠用大火蒸15分鐘取出。然後将炒鍋燒熱,倒人生油,放人火腿丁、青豆,加入高湯、精鹽、味精,滗入蒸好的桂魚湯汁,待燒開後用水澱粉勾芡攪勻,出鍋澆在桂魚上即可。
[功效]補氣血,療虛勞,益脾胃。
[禁忌]寒濕偏重(腹痛畏冷、便洩如水、舌苔白膩等)者不宜多食。
芝麻牛排
[原料]牛裡脊肉300克,白芝麻200克(約耗100克),雞蛋l枚,料酒15克,辣醬油25克,精鹽2克,味精1克,面粉15克,熟豆油1000克(約耗100克)。
[制作]将牛肉切成長12厘米、寬7厘米、厚O.6厘米的牛肉塊3塊,用刀背拍松,每塊相距0.6厘米剞一刀,放人碗中,加料酒、鹽、味精浸勻。将雞蛋打成蛋液,将漬好的牛排粘上面粉,蘸上蛋液,放在盛有芝麻的盤内;翻身按實,使牛排兩面均勻挂上芝麻。用鐵鍋大火燒熱,注入油,燒至六成熱,将牛排抖去松散的芝麻,逐塊下勺;炸約2分鐘,用鐵筷籽牛排逐塊翻身,再炸1分鐘左右,至呈金黃色時,用漏勺撈起,每塊切成六小塊,裝碟即成。上桌時随跟辣醬油一碟佐食。
[功效]補脾胃,益氣血,強筋骨。
[禁忌]火熱内盛者不宜。
蓮子牛肚
[原料]牛肚1個,蓮子40粒,香油、食鹽、蔥、生姜、蒜、醬油各适量。
[制作]将牛肚洗淨,然後把水洗過的蓮子裝在牛肚内,用線縫合,放鋤中加水清炖至熟。熟後待冷。将蔥、姜、蒜洗淨切成末,加醬油、香油成調料。将牛肚切成絲,與蓮子共置盤中加調料拌勻即成。
[功效]補脾益胃,澀腸固精,養心安神。
[禁忌]腹滿痞脹,或大便燥結者不宜食用。
龍井蝦仁
[原料]活大河蝦300克,龍井新茶1.25克,雞蛋清1個,黃酒15克,精鹽3克,味精3克,濕澱粉35克,生油70克。
[制作]将蝦洗淨,出蝦仁,放在竹籮裡,用清水反複漂洗3次,見蝦仁潔白後取出,瀝幹水分,再用清潔幹毛巾吸幹水分,放人碗中,加精鹽、味精和雞蛋清,用筷子攪拌至有黏性時,放入澱粉拌和上漿。另取茶杯一隻,放進龍井茶葉,用開水50克泡開,不必加蓋,1分鐘後,泡後的茶葉和茶汁待用。
[功效]補腎壯陽,通乳托毒。
[禁忌]陰虛火旺者少食;患有疥瘡、濕疹、癬等皮膚病者忌食;有過敏史者慎食。
驚蟄時節其他保健養生法
一、預防疾病
正氣内存,邪不可幹。”意思是說,在人體正氣強盛的情況下,邪氣不易侵入機體,也就不會發生疾病。所以,增強體質、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十分重要。
精神上要保持愉快、心平氣和的良好心态,切忌妄動肝火,否則肝氣太盛,易患頭暈、目眩、中風和精神疾患。
春季與肝相應,如養生不當則可傷肝。驚蟄時節,屬肝病高發季節,流感、流腦、水痘、帶狀疱疹、流行性出血熱等在這一節氣都易流行爆發,因此要嚴防此類疾病
二、運動方面
《黃帝内經》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行,廣步于庭,披發緩行,以便生志。”意思是說,春季萬物複蘇,應該晚睡早起,在室外緩緩散步,有助于身體健康。
所以,這個時節的運動,不宜太過激烈。畢竟人們是才從冬季的寒冷中舒緩過來,需要循序漸進。外出踏青、郊遊、放風筝都是不錯的選擇。
三、起居方面
驚蟄過後,氣溫逐漸升高,氣候變暖,人們也就越來越會感到困乏,這就是俗稱的“春困”。所以隻有保證良好的睡眠,才能有健康和精力充沛的工作生活。
1、在睡前半小時摒棄雜念,心情平靜,有利于入睡;
2、稍微活動一下身體,有利于身體的舒展和放松;
3、睡前洗臉、洗腳,按摩面部和搓腳心。可推動血氣運行,溫補髒腑,安神甯心,消除一天的疲勞,利于入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