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産前診斷方法有哪些

産前診斷方法有哪些

母嬰 更新时间:2024-10-17 09:29:35

  對于産前診斷方法很多是在孕期都很陌生,一旦發生嬰兒疾病則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危害,甚至對孩子的一生造成影響,因此必須在孕期進行産前診斷,首先需要做專業的檢查才能盡早的發現問題。那麼,産前診斷方法有哪些?

  一、産前診斷方法

  産前診斷方法可分為三類五個水平

  (一)第一類是采用特殊儀器檢查胎兒體表是否有畸形,如用X線照片或體表造影,B型超聲掃描間接觀察;或胎兒鏡下直接觀察。此類檢查屬形态學水平。

  (二)第二類是采用母體血、尿等特殊檢查,間接診斷胎兒先天性疾病。孕期少量胎兒血細胞、可擴散的代謝産物及蛋白質、酶,可通過胎盤進入母血循環,這是母血、尿可作某些疾病産前診斷的基礎。如測定母血甲胎蛋白(AFP)診斷胎兒神經管畸形(NTD),測定孕婦尿甲基丙二酸診斷胎兒甲基丙二酸尿症。

  (三)第三類是直接獲取胎血、羊水或胎兒組織來診斷胎兒疾病。

  三類檢查方法,可以形态學、染色體、酶學、代謝産物和基因五個水平進行産前診斷。

  二、常見先天性疾病的産前診斷

  先天性疾病中,較常見的有染色體病、神經管缺陷和代謝性遺傳病。臨床上表現為發育畸形,胚胎或胎兒宮内死亡,導緻流産、早産、死胎、死産或新生兒死亡。幸存者,表現不同的畸形、功能障礙、智力發育不全。如能對先天性疾病進行産前論斷,即可防止患兒出生,對家庭及社會均有極大好處。

  (一)神經管缺陷的産前診斷

  神經管缺陷(NTD)是指胎兒期神經管閉合障礙或閉合後因其它原因再度穿孔所緻的一組中樞神經系統畸形,包括無腦畸形、開放脊柱裂及腦膨出等。我國NTD的發生率為0.66~10.53‰,平均為2.74‰,在我國出生缺陷順位中占第一位,國家已列為重點研究課題。

  1.孕婦血AFP測定作為初步篩選、如孕婦血AFP>同期正常孕婦水平2個标準差者,即再次複查,如仍明顯升高者,作羊水AFP測定。

  2.孕16-~20周作羊膜腔穿刺,測定羊水中AFP含量,如超過正常值3~5個标準差以上,NTD的診斷即可成立。通過AFP測定,約90%的NTD可以得到确診。

  3.羊水乙酰膽鹼脂酶(AChE)測定AchE在神經組織中産生,NTD時可滲透進入羊水中,緻使羊水中AchE活性顯着增高。此酶含量較穩定,不受孕期和胎血污染影響,且彌補羊水AFP測定的不足。

  4.B超檢查孕中期進行,無腦兒B超聲像圖特征是①缺少頭顱光環;②胎頭部為“瘤結”狀物代替;③“瘤結”上可見眼眶鼻骨;④“瘤結”後方可見腦膜囊;⑤常合并脊柱裂、羊水過多。

  5.X線腹部平片、羊膜腔碘油造影等檢查亦可應用。但現較少采用。

  (二)染色體病的産前診斷

  染色體病多數發生流産,故隻占出生總數的5%左右,但診斷率較高,占産前診斷出的病例中的25~50%。

  對象:1.35歲以上高齡孕婦;2.曾生育過染色體病兒;3.夫婦雙方之一為染色體易位攜帶者;4.曾生育過NTD患兒者;5.原因不明的多次流産、死胎、死産孕婦;6.夫婦有先天性代謝病或出生過代謝病患兒;7.家族中有嚴重伴性遺傳病者;8.長期接觸對孕婦、胚胎兒有害物質(為放射線、農藥)。

  診斷方法:早期絨毛直接制片、羊水細胞培養、孕婦血及胎兒血細胞等進行染色體核型分析,即可明确診斷。有條件單位,可用DNA重組、DNA基因擴增(PCR)、基因分析等新技術診斷。

  (三)代謝性遺傳疾病的産前診斷

  代謝性遺傳病是由于染色體上的基因發生突變,造成酶的缺失或異常,由原基因控制的某種酶的催化過程不能正常進行,代謝過程發生紊亂和破壞,造成一些物質缺乏,另一些物質大量堆積,從而影響胎兒的代謝和發育。目前已發現1000多種病,多數常染色體隐性遺傳,少數為X連鎖隐性遺傳及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診斷方法:1.孕婦血或尿查特異性代謝産物,如尿中測定甲基丙二酸;2.羊水分析,測定羊水中胎兒釋放的異常代謝産物,如腎上腺性生殖器綜合征可查17酮類固醇含量;3.B超指引下或胎兒鏡下取胎兒血、絨毛細胞、羊水細胞培養等,測定酶或其他生化成分進行診斷。同樣可采用DNA重組、DNA擴增酶聯聚合反應(PCR)等新技術。

  以上為大家介紹了産前診斷方法有哪些,相信大家應該都有所清楚了吧。這裡要提醒的是:孕媽媽們需要在産前進行相關的檢查,一旦發現問題應該及時的采取措施,以免胎兒疾病對孩子對家庭造成傷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