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今年最偉大的奇迹——
時隔17天,泸定地震中失聯的水電站員工甘宇獲救了。
了解他的故事後,整個社交平台都在為這個素不相識的男人熱淚盈眶。
9月5日,地震發生時,所有人都在逃命,甘宇和同事羅永卻堅守在水電站,開水閘、組織救人、切斷電閘......救了下遊上百人,也錯過第一時間逃生的機會。
再後來,甘宇因高度近視和受傷,選擇與羅永分開,他說:
“你先走,找到人了再來救我。”
盡管這一分别很可能就是永别,但卻是當時唯一的選擇。在被困三天後,羅永獲救,他醒來第一句話是:
“我同事還困在裡面。”
然而大霧、塌方、降雨,讓“尋找甘宇”的搜救行動困難重重。
參與搜救的人說:“山上很冷,我們晚上都被冷醒了,烤着火都睡不着。”這種條件下,甘宇的生存希望非常渺茫。
9月21日上午7點,始終沒有放棄尋找的村民倪太高,在一處小山坡,發現了躺在地上的甘宇。
當時他身上的衣服破破爛爛,腿受了傷,瘦得脫了相,渾身都在發抖。看到倪太高後,他忍不住大哭了一場,說:
“還好碰到你。”
國際救援界公認,災後的72小時内,如果被埋者有機會獲救,幸存的幾率比較高。而一旦超過這個時間,則意味着生還的幾率将急劇下降——
如果受傷了,長時間無法救治可能失血而亡;即使沒有受傷,如果無法獲得水和食物,以及溫度不合适,也很難堅持下來。
美國醫學界統計,從1980年到2006年間,全球發生的34次大地震中,隻有5個人活過了10天,在5天之後獲救并最終幸存的,也隻有42人。
但是,汶川地震、玉樹地震、泸定地震......我們不斷打破着世界紀錄,創造出一個個生還奇迹。
汶川地震發生時,31歲的卞剛芬在逃生過程中摔了一跤,然後就像坐電梯似地往下降,再反應過來時,人已在黑暗中。
她趴在地上,靠着這個姿勢在廢墟中撐了5天5夜,與幾米之外同樣被埋的同事李清松聊天鼓勁。
餓極了,就啃木闆中的泡沫和木屑;渴了,就舔舔手指頭沾到的雨水......
104小時後,李清松先被救出,他告訴救援隊卞剛芬的存在。
124小時後,卞剛芬從廢墟裡被擡了出來。聽到救援人員的問候,她回道:
“我很好,我愛你們!”
被蒙住眼睛的她聽到周圍爆發出長久的掌聲和歡呼聲。
今年5月1日,長沙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中,21歲的小圓被困88個小時後獲救,仍保持了良好的身體和精神狀态。她教科書般的自救經曆被媒體争相報道。
倒塌發生時,她連人帶床從4樓掉了下來。幸運的是,樓闆剛好在她頭頂形成了一個三角區。
在黑暗中,她找到了半壺水,馬上意識到這是最珍貴的保命物資。于是,她開始有計劃地進行喝水:
“每一次隻喝一小口。”
直到被救出,她的半壺水仍有餘量。
在狹小封閉的空間裡,手機失去了信号,但能看到日期和時間。
她忍住頻繁查看手機的欲望,想知道時間才看一眼,直到被救出時,手機的電量還沒有全部耗完。
2008年汶川地震,4名煤礦工人被困196小時後獲救;2010年玉樹地震,祖孫倆被埋123小時後獲救;2014年魯甸地震,50歲老人被困67小時後獲救;2015年,深圳滑坡災害,被困67小時的田澤明獲救......
這些是奇迹嗎?當然是,但我不想用“人定勝天”來歌頌他們。
創造這些奇迹的,都是再普通不過的人。
當世界崩塌時,普通人太過渺小,無力阻止、流離失所。
但也正是渺小的普通人,不顧自己的弱小,堅守住生存的信念,不放棄救援的希望,才創造出一個個生命的奇迹!
文字|千葉
排版|千葉
圖片|源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