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食療食補 吃錯了食物 等同“自殺”

食療食補 吃錯了食物 等同“自殺”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09 19:10:09

  目錄:

  第一章:這11種美食吃錯了可能緻命

  第二章:早餐養生喝豆漿要注意六禁忌

  第三章:九個吃菜誤區盜走你健康

  世間食物萬千,吃法無數,生吃熟吃、熱吃冷吃、幹吃濕吃。。。。。。方式多到數不勝數。有許多食物生食的口感與煮熟之後相比更勝一籌,譬如番茄,譬如三文魚等等,但也有為數不少的食物非得煮熟了才能吃,否則與毒藥無異。

  這11種美食吃錯了可能緻命

  ·荔枝:荔枝是水果中的珍品,色美味甘,營養豐富。中醫認為,荔枝備五行之粹美,可以通神、益智、健氣。不過荔枝中含有一種可以降低血糖的物質,吃得越多,血糖越低,如不及時治療會導緻死亡。

  誤:日啖荔枝三百顆。

  正:1、荔枝不能當飯吃,一天不要超過半斤,還要在飯後半小時吃。

  2、如果将荔枝連皮浸入淡鹽水中,放入冰箱裡冰後再吃,不但可以避免上火,口感也更好。

  3、有個偏方:荔枝殼泡水喝,可以解荔枝毒性。

  ·豆漿:豆漿是公認的健康食品。在這個DIY的年代,為了衛生我們會選擇自己磨制豆漿。需注意的是:生豆漿裡含有一種皂毒素,會使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豆漿還是種善于僞裝的“毒藥”。它在真正被煮沸消失毒性前先會“假沸”。即當豆漿加熱到80°C時,會出現泡沫,且随着溫度增高泡沫越來越多,形似沸騰,其實并沒真的燒開,毒素依然存在。

  誤:煮豆漿時中途添加生豆漿。

  正:煮豆漿時先用旺火,當出現泡沫上溢時,再改用小火,直到泡沫逐漸消失為止。從外面買回的豆漿,也最好再次燒開。

  ·白果:這種很有禅意的果實不僅鮮嫩,還有美容和藥用價值。但核仁中含有對皮膚及胃腸黏膜有刺激作用的銀杏酸和銀杏酚。中毒後先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食欲不振,随即開始煩躁不安、恐懼怪叫,逐漸四肢無力,甚至發生呼吸困難、肺水腫和昏迷。接觸核仁和肉質外皮還可能引起皮炎。

  誤:白果不能生吃,熟的一天最多吃4~5顆,吃10~50顆就有中毒危險了。

  正:1、吃的時候去除果仁中綠色的胚芽。避免接觸果核。

  2、一旦出現中毒症狀,隻要用白果殼30g煎水服就成了。

  ·桑葚:曆代本草均對桑葚極其推崇,認為有滋陰益腎、養血生津的功效。但桑葚所含的揮發油對消化道有刺激作用,會抑制腸道内的多種消化酶,造成細胞中毒死亡,甚至發生出血性腸炎和鼻出血。也有人對桑葚過敏,出現腹瀉及面目紅赤,耳内、鼻腔内、上眼睑内、咽喉部腫脹瘙癢。

  錯誤:貪嘴

  正确:桑葚性寒,不要多吃,脾胃虛寒、大便稀薄者更要注意适量。

  ·果仁:果仁是零食中的主力,但很多果仁在炮制前是有毒的。容易中毒的果仁有苦桃仁、枇杷仁、亞麻仁、楊梅仁、李子仁、櫻桃仁、蘋果仁等,它們都含可以殺死細胞的氫氰酸。即使是甜杏仁,一次吃多了也一樣有中毒表現。

  錯誤:生吃

  正确:1、不吃沒經處理的果仁。既然超市裡有那麼多甜的鹹的成品果仁,我們就支持一下,不要自己DIY了。

  2、實在想感受生活,一定要将果仁去皮去尖,熱水泡上它一天,煮的時候不加蓋,讓有毒的氫氰酸充分揮發。

  ·鮮黃花菜:黃花菜又名萱草,聽起來很美,但含秋水仙堿毒素。秋水仙堿本身無毒,但進入人體後被氧化就成了劇毒,會對腸胃及呼吸系統産生強烈的刺激。一般是嗓子發幹、惡心、腹瀉,甚至産生血便。

  錯誤:直接烹炒。

  正确:1、秉承老傳統,曬幹發好的黃花是絕對安全的。

  2、一定要吃鮮的,就要有耐心。秋水仙堿溶于水,吃之前用開水焯一下,再用涼水浸泡兩小時以上,就不會中毒了。

  ·菠菜:營養豐富,是大力水手的最愛。但菠菜裡含大量的草酸鉀,遇鈣可以形成不溶于水的草酸鈣。草酸鉀能進入血液循環,順血流一路尋找我們體内的血鈣來結合,一路沉澱,沉哪兒傷哪兒:在腦裡沉澱則傷腦,在心髒沉澱則傷心,在腎髒沉澱則傷腎,在消化道裡沉澱就妨礙人體對鈣的吸收。血鈣少了,骨鈣還會自動跑出來相會,我們辛苦補的鈣就這樣成就了它們的姻緣。

  錯誤:1、草酸鉀溶于水,所以喝菠菜湯很危險。

  2、炒菠菜也不妥,有油的包裹,草酸鉀不容易溶解在菜湯中,隻好随着菠菜吃進肚裡,所以草酸慢性中毒的機會較大。

  正确:最安全又有營養的吃法是,将菠菜用水煮後,把湯倒掉,再涼拌着吃。吃菠菜後多喝些水,也可減少草酸鈣結合的機會。

  ·扁豆:扁豆是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蔬菜,它本身含有兩種毒素:紅細胞凝集素和皂素。它們對胃腸道有刺激性。中毒後會上吐下瀉,甚至可以使人體紅細胞發生凝集和溶血。有些人将它視同荷蘭豆:先在開水裡焯一下,再大火爆炒。這樣确實顔色好看,而且口感爽脆,但極易中毒。

  錯誤:大火爆炒。

  正确:1、扁豆是個沒有形象的菜,必須煮熟焖透。即使用油炒過後還要加适量的水,用小火焖10多分鐘,直到看起來軟軟醜醜的,吃起來沒有豆腥味才成。

  2、買豆角時一定挑嫩的,老扁豆毒性強。沒耐性的話東北油豆幹脆别吃,因為想把這種“大粒扁豆”煮透去毒非常不易。

  3、烹制前要把扁豆兩頭和莢絲擇掉,這裡毒性最大,最好先在水中泡15分鐘。

  ·黃鳝:黃鳝一直被認為是補益佳品。明代醫藥家李時珍認為黃鳝特别适合女性進補,可益氣、補虛損。鳝魚體内的組胺酸是其鮮味的主要成分,可在死後組胺酸迅速分解為有毒的組胺。組胺中毒會出現皮疹、頭暈、嘔吐、腹瀉等,嚴重時可使人因中毒而死亡。

  錯誤:死鳝入馔。

  正确:黃鳝必須買鮮活的。因為黃鳝死後24小時,每100克死鳝組胺含量可達200毫克,已經從大補到大毒了。

  ·鮮海蜇:老醋蟄頭不僅好吃,而且很符合營養标準。但海蟄含有大量的緻病菌--副溶血性孤菌,容易引發急性胃腸炎,其症狀酷似痢疾。此外,還會出現發熱、脫水、酸中毒、休克、神志不清等中毒症狀。

  錯誤:像對一般拌涼菜那樣的虎狼拌法。

  正确:副溶血性孤菌對酸最敏感,一般在醋中浸5分鐘就會死亡,在淡水中也難存活。因此首先要将海蟄放在清水裡,泡上兩天,再反複沖洗。切好後用醋浸泡5分鐘以上,拍上些蒜泥,這樣就足以全部殺死孤菌。

  ·西洋參:西洋參一向因為不會溫燥上火,有一定的抗疲勞、抗缺氧和提神醒腦作用,被視為補藥中之上品,有些人随身攜帶含片,以撐過我們狗一樣的上班生涯。雖然西洋參無毒但性涼,服太多會出現畏寒、體溫下降、食欲不振、腹痛腹瀉,有的人還會發生痛經和經期延長。

  錯誤:進補自作主張。

  正确:服參最好聽大夫的,并做到少量多次,每次以2~8克為宜。特别是在感冒咳嗽或急性感染時不宜服用。

  早餐養生喝豆漿要注意六禁忌

  豆類中含有抑制劑、皂角素和外源凝集素,這些都是對人體不好的物質。對付它們的最好方法就是将豆漿煮熟,長期食用豆漿的人不要忘記補充微量元素鋅。

  富含鋅的食品有牡蛎、鲱魚、蝦皮、紫菜、魚粉、芝麻、花生、豬肝、豆類等還有瘦豬肉、瘦牛肉、瘦羊肉。據測定動物性食物的含鋅量高于植物性食物。

  特别提醒:

  專家指出,患有以下疾病的朋友無享用豆漿或豆花的口福。急性胃炎和慢性淺表性胃炎者不宜食用豆制品,以免刺激胃酸分泌過多加重病情,或者引起胃腸脹氣。

  ★1.豆漿性質偏寒,消化不良、嗝氣和腎功能不好的人,最好少喝豆漿。另外,豆漿在酶的作用下能産氣,所以腹脹、腹瀉的人最好别喝豆漿。

  ★2.豆漿裡不能加紅糖,因為紅糖裡面有多種有機酸,它們和豆漿裡的蛋白酶結合,容易使蛋白質變性沉澱,不容易被人體吸收。而白糖就不會有這種現象。

  ★3.有人喜歡用暖瓶裝豆漿來保溫,這種方法不足取,因為暖瓶溫濕的内環境極有利于細菌繁殖。另外豆漿裡的皂毒素還能夠溶解暖瓶裡的水垢,喝了會危害人體健康。

  ★4.由于豆漿是由大豆制成的,而大豆裡面含嘌呤成分很高,且屬于寒性食物,所以有痛風症狀、乏力、體虛、精神疲倦等症狀的虛寒體質者都不适宜飲用豆漿。

  ★5.豆漿不但必須要煮開,而且在煮豆漿時還必須要敞開鍋蓋,這是因為隻有敞開鍋蓋才可以讓豆漿裡的有害物質随着水蒸氣揮發掉。

  ★6.還需要提醒的是,豆漿一定不要與紅黴素等抗生素一起服用,因為二者會發生拮抗化學發應,喝豆漿與服用抗生素的間隔時間最好在1個小時以上。

  九個吃菜誤區盜走你健康

  多吃新鮮蔬菜好誰都知道,可并不是吃了新鮮蔬菜就可以達到營養需求的,要害在于人們吃菜的時候總存在一些過失的食用方法導緻事倍功半,以下有9個你生活中常見的誤區,影響着你的健康……

  ⒈久存蔬菜

  上班族通常喜歡一周做一次大采購,把采購回來的蔬菜存在家裡慢慢吃,這樣雖然節省時間、方便,但是要知道,蔬菜每多放置1天就會損失大量的營養素,例如菠菜,在通常狀況下(20℃)每放置一天,維生素C損失高達84%。因而,應該盡量減少蔬菜的儲藏時間。假如儲藏也應該選擇幹燥、通風、避光的地方。

  ⒉丢掉含維生素最多的部分

  人們的一些習慣性蔬菜加工方式也影響蔬菜中營養素的含量。例如,有人為了吃豆芽的芽而将豆瓣丢掉,實際上豆瓣的維生素C含量比豆芽多2~3倍。再比如,做餃子餡的時候把菜汁擠掉,維生素也會損失70%以上。正确的方法是,切好菜後用油拌好,再加鹽和調料,這樣油包菜的方法,餃子餡就沒那麼多湯了。

  ⒊小火炒菜

  維生素C、B1都怕熱。因而炒菜避免用小火悶,應該用旺火炒。再有,加少許醋,也有利于維生素保存。還有些蔬菜更适于涼拌來吃,比如黃瓜、番茄等等。

  ⒋菜做好了不馬上吃

  很多人喜歡做好了飯菜後放在鍋裡溫着或者放在保溫桶裡面,等上一段時間再吃。這樣也會損失大量的營養物質,試想,辛辛勞苦做好的飯菜,因為沒有馬上吃而使飯菜變得毫無營養,該多可惜啊。

  ⒌吃菜不喝湯

  炒菜時,蔬菜中大量的營養物質都溶解在菜湯裡了,不喝多可惜。

  ⒍先切菜後洗菜

  食堂的大師傅經常為了省事兒,先切菜再放在一起沖洗一下。很多人不以為然,其實這樣做也會令大量的維生素白白流到了水中。

  ⒎偏愛吃炒菜

  很多減肥的人相信肉菜一起炒可以降低脂肪的攝入,其實蔬菜更輕易吸收油脂。

  ⒏吃素不吃葷

  時下素食者越來越多,盡管有利于防止動脈硬化,但是一味吃素也不對;

  一是人天天必須要從肉裡攝入一定量膽固醇,适量的膽固醇還有利于防癌。

  二是純粹吃素會導緻蛋白質攝入不足,輕易惹起消化道腫瘤。

  三是維生素B2攝入不足。

  四是由于蔬菜中普遍缺乏鋅,因而,素食者也輕易嚴重缺鋅。一個比較好的方法是根據自己的身體特點,搭配着吃。既可以獲得素食的效果,也可以避免素食對身體的損害。

  ⒐生吃蔬菜不洗幹淨

  現在蔬菜污染越來越嚴重,有各種農藥和寄生細菌的殘留,因而生吃蔬菜最好洗幹淨、去皮。

  結語:每一種食物都有一個理想,就是成為美味,那是它的使命。每一道美味都有一份期待,就是人們的贊歎,那是對它犧牲的承認。沒有誰存心做一劑毒藥,看生命在自己的手下掙紮。隻要充分溝通,規避錯誤,美味永遠是美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