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帶是陰道的正常分泌物,它也直接反映女性的身體健康狀況。對女性來說,白帶是兩面刃,适量可保持陰道濕潤健康,但是過多甚至散發臭味則會引發私密處的疾病。下面,尋醫問藥小編來介紹七種疾病會影響白帶的健康,一起來看看。
1 、黴菌性陰道炎
醫師表示,天氣潮濕又悶熱,空氣中常飄散着黴菌孢子,是國内女性感染白色念珠菌、引發黴菌性陰道炎的主要原因。感染者常有陰道發癢、白帶凝結如乳酪的現象,平常應保持私密處幹爽通風、可飲用優酪乳維持陰道内菌種平衡,預防陰道長黴而造成發炎。
2、 細菌性陰道炎
陰道環境就像口腔一樣,不可能完全無菌,僅能借着維持菌種平衡預防陰道發炎。醫師表示,細菌性陰道炎是所有陰道炎種類中最難預防的類型,患者容易因私密處的過度清潔或紊亂的作息,造成免疫力下降,陰道内好壞菌失衡、酸堿值破壞,增加細菌感染的風險,白帶分泌變多,且顔色偏黃、質地如鼻涕,必需用抗生素治療。
3、 滴蟲性陰道炎
若白帶顔色偏灰、狀如泡泡,且帶有特殊魚腥味,多因不當性行為所引起的滴蟲性陰道炎,最好的預防方法是安全性行為,男性全程戴保險套。女性一旦發現感染,男性也應一同接受治療,才能避免反覆感染和發炎。
4、 披衣菌感染
這類型白帶不易被察覺,屬于“隐藏性白帶”,好發于20歲左右的年輕女性,因陰道的免疫系統發育還不健全,加上第一次嘗禁果的冒險特性,疏于安全保護之下,容易經“乒乓感染”而染上披衣菌,附着于子宮頸組織中,産生膿狀分泌物、引發子宮頸炎,影響輸卵管功能,導緻不孕。此類女性患者,常會伴随腹痛、骨盆腔發炎等症狀。
5、 子宮頸疾病
子宮頸糜爛是年輕女性的常見婦科疾病,因密布微血管的子宮頸柱狀上皮外翻,狀似發炎、糜爛而得名,實際上,大部分的子宮頸糜爛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需要治療。但若因生活作息或衛生習慣不佳,破壞陰道酸堿值,白帶分泌異常增加,則需借電燒或是冷凍治療改善。
另有少數子宮頸糜爛潛藏子宮頸癌性病變的因子,白帶摻雜血絲且帶有惡臭味,此時則需根據癌症分期做适當的治療。子宮頸癌的征兆不明顯,目前子宮頸抹片檢查是最簡單的早期篩檢方法。
6、大型子宮肌瘤
醫師表示,子宮性疾病的主要症狀是“經血異常”,一般情況下,子宮肌瘤與白帶異常分泌沒有太大的關連性。不過,若子宮肌瘤體積太大,嚴重影響月經的血量導緻貧血,身體和陰道的免疫系統受到破壞,白帶也可能增加。此類的經血異常,是指生理期經血量最多的當天衛生棉使用超過10片,抑或經血帶有10元硬币大小以上的血塊。
7、懷孕婦女
懷孕的婦女,因體内荷爾蒙的變化,陰道環境酸化又溫暖,更适合黴菌生存和繁殖;同時也容易因體質和免疫力下降的關系,感染乙型鍊球菌,出現細菌性陰道炎、白帶異常分泌。醫師提醒,胎兒可能經産道感染乙型鍊球菌,孕婦生産前應接受篩檢和治療。
通過上面的介紹,女性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多留意這些健康的标志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