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孩子都是降落凡間的天使,他們是一張張純潔的白絹布,是一朵朵嬌嫩、不沾塵埃的聖潔的蓮,是一個個靈動的精靈。在以後的數載人生裡會形成怎樣的人生觀、價值觀,關鍵都取決于成長過程中父母的教育和引導。
女兒子兮在全家人精心的呵護下茁壯成長,轉眼已是蹒跚學步的周歲大寶寶了。在這裡,我和各位媽媽分享點育兒心得:
引導孩子關愛他人、培養愛心的形成
每個孩子在學步過程中都是跌跌撞撞,磕磕碰碰是在所難免的。每當子兮撞到了桌角什麼的,她本能得會瞟過眼神看我們的反應。
其實有時候撞的本身并不一定有多疼痛,往往大人的過度反應是導緻孩子哭鬧的根源。每當此時,我便會表現的雲淡風輕,并說“哎喲,寶寶,你看你把小桌子都撞疼喽,快,咱們給桌子揉揉吧。”這時,子兮即使稍感疼痛也隻會憨憨得摸摸自己的小腦袋作罷,而另一隻手必定也會摸摸桌角。這樣一方面轉移了她對疼痛的注意力,其次也可以慢慢的引導孩子對他人的關愛。
二、鼓勵孩子好的行為、及時制止不當模仿
孩子的想象力是無窮的,模仿力更是較成年人優勝一籌。但是年幼的他們,沒有足夠的甄别能力,此時便需要父母正确引導。
子兮在奶奶的教導下,學會了很多東西,常常是叫我們驚喜連連。比如說大肚肚、小耳朵、小鼻子在哪裡,隻要你說她立馬就會準确的指出,憨态可掬,逗得全家歡笑不斷,再比如叫她唱歌,立即就會啊啊啊的飄出一陣“歌聲”,這些舉不勝舉。
每次笑後,我都會朝她豎起大拇指以示肯定,并會滿含愛意的輕輕吻她一下。與此同時,我發現我們咳嗽的時候她也會有模有樣的咳嗽起來,這時我一定會制止家人的笑聲,并和家人統一意見,會跟她說:“寶寶,這個不能學,生病了才會咳嗽,知道嗎?”一般說完我既不兇她也不再逗她,隻是一臉平靜的去忙别的事,她會看看大家然後不吭聲,過會發現我們似乎都不在意她了便會主動來逗樂我們,但是她會通過我們的反應慢慢明白哪些可以學哪些不可以。
過分嚴厲的批評或斥責會給稚嫩的孩子留下心理陰影,而不及時有效制止一些言行更會助長孩子的壞毛病。
三、培養孩子良好的人際關系處理能力
當代社會,人與人之間逐漸變得冷漠提防,都會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跟陌生人接觸,堅決不吃别人給的東西。出于安全角度,這些本也無可厚非,隻是個人覺得沒必要過于堅持死理。
一天早晨我帶着子兮在小區門口吃面條,當時一位奶奶拉着小孫子在面館門口玩耍,老闆的小女兒正巧在吃一袋零食,小男孩非常想吃,小女孩也友善的拿了一根甜棒給小弟弟。奶奶堅決不給吃,并大聲地喝道:“你要是吃别人給的東西,奶奶就會生氣,一生氣就會把東西扔掉,奶奶就不要你了!”
這樣的言辭,試想會給孩子造成怎樣的恐懼啊!這樣的灌輸方式,隻怕孩子在未來的人生裡既不懂得如何去愛别人,同樣也不敢接受别人的關愛了。當小女孩泱泱的轉身回來的時候,我看見的是滿臉的委屈和不明就裡。我笑着對小女孩說:“小姐姐,拿一根給我們的小妹妹吃好嗎?”小女孩開心地遞給了子兮,子兮也雀躍的抓起。我又說到:“下次過來我們也帶好吃的來,再請小姐姐你吃好嗎?”小女孩高興的說好!我們不該自以為是的阻隔孩子間的友愛,更無權扼殺孩子的純真!
不要以為孩子不懂,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是他們人生的第一本教科書,孩子的聰慧和接受能力是我們意想不到的。
為人父母者,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應該、必須去正确引導、用心關愛每一個天使。
願天下的孩子都能有一個健康、良好的成長環境,願天下的父母都在養兒育女中感受到幸福和快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