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人的一生有三大不幸

人的一生有三大不幸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6 05:44:04
少年孤憤

人年少時,随着認知不斷的提高,發現社會上很多自己看不順眼的地方,奈何身單力薄,沒能力、沒資源,什麼都改變不了,而且覺得自己處于不公平中弱勢的一方。

因此,内心孤憤,言語間透露着憤世嫉俗的态勢。在當今網絡時代,恰好給了很好的宣洩機會,在網絡上肆意的抨擊着各種不爽的現象。

但是,畢竟年少輕狂,很容易偏激,走向偏執的道路,許多人就成了用心不良者被煽動的目标群體。

比如,一件事情在全貌尚不明朗的情況下,有人站在“僞善”的角度,舉起“正義”的大旗,孤憤的“鍵盤俠”一呼即應,開始了無盡的網絡暴力。

自己成了他人的“工具”,這無疑是可悲的。

中年潦倒

人到中年,不再像少年時憤世嫉俗,不僅有了一些原始積累,還增加了很多責任。

潦倒就是因為,自己的積累無法充分承擔應盡的責任。

一般來講,造成中年人的潦的原因,除了認知低下,不知積累财富,及貿然行事造成大錯外,更多的心态的問題。

清高、好面子是導緻中年潦倒的重要因素。

晚年凄涼

晚年凄涼多指老年身邊缺少子女和伴侶。

很多人雖子女尚在,老伴康健,但話不投機,互有隔閡,導緻自己内心凄凄涼涼。

應該怎麼做?年少時,關鍵詞:積累。

《道德經》說: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台,起于壘土;千裡之行,始于足下。

意思是:合抱的大樹,生長于細小的萌芽;九層的高台,築起于每一堆泥土;千裡的遠行,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走出來的。

年少時,價值觀正處于成型階段,這個時期會受到社會方方面面的影響,自己無法改變外部環境,但是唯一能做的是“自強不息”。

而不是肆意妄為地宣洩自己的情緒,要認清事物的本質和自身所處的階段。

“物起于微,成于積”,當你認識到自己最大的資本就是年輕,最好的行動就是積累的時候,你就走上了康莊大道。

中年時,關鍵詞:不争上,不損下。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家庭中,自己成了家中的頂梁柱,成了家庭地位的權威者。工作中,自己有了資曆和閱曆,可以得到很多人的尊敬和逢迎。

這種優越感會使人迷失,讓自己的自尊心越來越重,甚至認為面子是一切事務中的重中之重。

這種心理會讓人變得偏執,情緒化,甚至以清高為榮耀。用佛家用語講是“着相”了。

這樣的結果是什麼呢?

為了凸顯自己,會與上司争功,以便往上爬。打擊有能力的下屬,以便消除威脅。對于同級人員則是蔑視,不放在眼裡。

雖然表面上客氣有加,可是,誰都不是傻子,時間長了,一個人怎麼樣,大家心知肚明。

所以,每每到關鍵時刻,都會在“人和”的方面出問題,不是上面有人不幫扶,就是下面有人搗亂。

最終,弄得自己有能力無處發揮,内心常常覺得“世态炎涼、人心不古”。

人到中年,應該少一些功利心,做到“不争上以得扶,不損下以得其助”。

《道德經》說: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意思是:有道的聖人遇事謙退無争,反而能在衆人之中領先;将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得以生存。這不正是因為其無私麼,所以反倒成就了其自身的事業。

晚年時,關鍵詞:容納。

人到晚年,已經對這個世界有了較深的認知,這個階段的人最關心應該是家人的“融洽”。

每個不同年代的人都會産生“隔閡”,這是一定的。“不同不代表不對”,時代是向前發展的。

長者對少者應該是以一種引導的方式,而不是批評教育的方式。老年人不能依仗着自己的位尊年長就“倚老賣老”。不能把自己的價值觀和意志強加于别人。

長者要更多的“容納”他人他物,畢竟,自己年輕的時候也會走彎路,更何況現在的人呢?如果沒有大方向上的錯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行了。

否則,對任何事情都妄加幹涉,最後隻會落得至親惡語相向,妻離子散。

《道德經》說: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以其善下,故能為百谷王。

意思是:江海所以能夠成為百川河流所彙往的地方,乃是由于它善于處在低下的地方,所以能夠成為百川之王。

隻有處下、包容,反而能使得衆心歸一,這是一種大智慧。

“少年懂得積累”、“中年懂得不争上、不損下”、“晚年懂得容納”,我們的人生就會過得圓滿。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的一生有三大不幸(人生三大悲狀少年孤憤)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