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秀嶼區東峤鎮境内的莆田鹽場,鹽田縱橫交錯,星羅棋布。
亮晶晶的日曬鹽折射出的光芒,晶瑩剔透,與方方正正的曬鹽池、辛勤勞作的鹽工,構成了一幅人間美景,如詩如畫,美不勝收。
莆田鹽場,是福建最優質的鹽場之一,鹽田面積近10萬公畝,年産海鹽約10萬噸,占福建省海鹽總産量的三分之一。
福建莆田鹽場航拍
莆田鹽場采用日曬制鹽法,純手工曬鹽。據記載,福建海水制鹽的曆史可追溯到秦始皇時代。到了宋金時代,福建海鹽的制作方法已有根本性改變,獨創的日曬法制鹽沿用至今。納潮、制鹵、扒鹽、歸坨、趕混……每一步工序都凝聚着一代代鹽工的智慧。
2018年3月,莆田傳統曬制技藝列為莆田市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夏天易出好鹽”
淩晨3點的莆田,萬籁俱靜。今年64歲的林金柏在生物鐘的驅使下準時醒來,第一件事就是走到陽台确認有沒有下雨。
“是個晴天,可以開始扒鹽了。”作為一名在莆田鹽場工作了47年的工人,林金柏對高溫連晴的天氣又愛又怕,“夏天易出好鹽,我們已經被曬得習慣了。”
林金柏是莆田鹽場7工區8組的組長,對千年傳承下來的日曬制鹽法早已熟練于心。對純手工的制作技藝,加上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使得福建海鹽“色與淨砂無異”,不僅含有70多種微量元素,且外觀潔白、質地細膩,在陽光的照射下格外晃眼。
經過多年的研發,莆田鹽場已先後成功生産出“福建貢鹽、天然海晶鹽、天然鉀鎂海鹽”等一系列高品質原鹽。
鹽場的建設匠心獨運,石、磚、瓷底結晶池獨一無二,因制作工藝傳承古法日曬制作,始終保持細、白、幹的高品質而享譽海内外,深受華南、華東和華中大部分省份以及東南亞、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青睐。此外,杭州G20等重要會議将福建海鹽作為會議專用鹽、日本用福建海鹽生産高端食品。
然而曬鹽最怕的還是天氣變化,一旦天氣預告有雨,鹽工們的“惡戰”就要開始了。林金柏仍然記得30多年前的那個夏天,天氣預報顯示将有12級台風登陸,他所在的班組必須盡快把鹽田裡即将曬好的鹽收攏起來,進行封蓋。
為了“配合”天氣的節奏,鹽工們就在鹽田旁建起一座座石頭房子,作為工間休息的場所。石頭房子十分簡陋,林金柏卻把這兒當成了家,每天住在小屋,日夜看管着鹽田。盡管,他真正的家就在不到一公裡遠的地方。
“幹到走不動了再休息”,這是林金柏的口頭禅,也是以吃苦耐勞著稱的莆田人的真實寫照。
“鋪滿池底已淩晨3點”
7月入伏,莆田迎來一年中最熱的四十天,近40度的高溫讓人避之不及。可對于莆田鹽場的工人們來說,越是高溫的天氣,他們越要抓緊制鹽。
“夏天溫度高,水分蒸發快,所以鹽出的也快。到淩晨3點,結晶池裡的鹽基本就已鋪滿池底。”莆田鹽場副場長吳文新介紹道,每到夏天,鹽場工人們的早班時間就會提早到淩晨3點,這不僅是為了避開高溫作業,也是為了及時将結晶池中的鹽扒出。
7月的莆田,天亮的很早。不到5點,微亮的日光就從雲層中透出,染紅天邊的雲霞,倒映在如鏡面般的鹽池中,煞是好看。
然而,正在鹽池中勞作的工人們卻無暇欣賞美景。他們必須加快腳步,在太陽完全升起前,将池子裡的鹽扒出,以免影響下一輪海鹽的結晶。
“唰唰唰……”偌大的鹽田裡回響着工人們扒鹽時如海浪般的聲音。經過幾個小時的勞作,黑色的鹽田埂上,已經堆滿了大大小小白色的鹽堆。日與夜,白與黑。鹽工們的汗水在這夜以繼日的工作中“閃耀”。
“365天守着鹽田”
“曬鹽看似簡單,卻極辛苦。比如旋鹽這道工序,無論是最熱的三伏天,還是最冷的數九天,都得進鹽池勞作,每日連續推鹵四個小時以上,才能保證鹽粒的均勻。”勞作了好幾個小時的林金柏回到鹽田埂上,麻利地舉起水壺,猛地灌了幾口。
“我每天都要喝30瓶水。”面對高溫酷暑,林金柏必須保持身體的水分充足,才不至中暑暈厥。
林金柏的臉龐曬得烏黑,眼中卻倒映着潔白的海鹽。“下雨的時候,别人都往屋裡跑,隻有我們往外跑,就怕鹵水和鹽堆被雨淋到,這海鹽就毀了。”林金柏說,一年四季都在産鹽,我們就365天守着鹽田。
“現在沒有年輕人願意幹這麼苦的活,我不敢走,也不能走,千年的技藝總不能丢了吧。”64歲的林金柏早已超過了退休的年紀,但他卻選擇繼續留在鹽田,“制鹽需要一個‘勤’字。我還能再等等,希望能有年輕人可以繼承這門千年的技藝。”
和林金柏有着同樣信念的,還有莆田鹽場8工區10組的組長林淑英。林淑英是鹽場裡為數不多的女組長,她巾帼不讓須眉,手持鹽耙,細緻而又迅速地将鹽扒出。白色的鹽堆與她曬黑的皮膚,在鹽池的映襯下十分顯眼。
“現在我們的工人都是40歲以上的,這千年的制鹽技藝,會不會後繼無人?”林淑英怅然若失。她緊了緊手中的鹽耙,“隻要我們還在一日,我們就制一日的鹽。隻要有人願意學,我們就教。”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度,莆田鹽場的工人們總是弓着身子,拿着鹽耙認真勞作。潔白的鹽粒被陽光照射得閃閃發光,猶如守望着鹽田的工人們一樣閃耀。
來源:閩聲傳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