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官話,也稱上江官話,即長江上遊地區的方言,與之對應的是下江官話(江淮官話)。我所在的成都是主要的西南官話區域,作為一個湖北人我對當地的語言交流基本沒什麼障礙,想來是一件很奇妙的事,因此我把一些常見的方言字列舉出來,能找到對應的正字是最好不過了,算是給我的一點收獲和日後的念想吧。
1. 睩
本義是眼睛轉動,方言裡表示瞪大眼睛看,讀作“lù”。
例如:你睩眉鼓眼地盯着我看,是啷個意思嘛?
2. 鬏
字典和方言裡都是指頭發盤成的結,是約定俗成的通用語,讀作“jiōu”。
例如:小姑娘的頭頂上紮成了兩個小鬏鬏,可愛得很。
3.
異體字,《字海》解釋是響和叫的意思,方言裡的意思差别不大,一般用來形容小孩子哭聲大或叫聲大,讀作“ǎng”。
例如:小家夥餓了,趴在床邊,又開始ang嘴了。
4.
異體字,《漢典》裡解釋:方言,瘦小的意思。讀音為“léng“和”lāng“,流傳到現在,第一個讀音已經消失,生活中用得最多的是第二個讀音“lāng”。
例如:你個lang筋筋樣子,連個女人的力氣大都冇得。
5. 㮟
方言用語,主要有兩個讀音:
①讀作“kā“
當動詞時,表示插入,塞入之意,例如:要按順序一個一個來,不許㮟隊。
當名詞時,表示角落、縫隙之意,例如:去把那㮟㮟角角的垃圾倒了。
②讀作“niǎn“
同“碾“,磨㮟,石磨的意思。
在樂山有一道美食叫“㮟餅“,這裡讀作”kā“,就是把各種蔬菜、肉和調料拌勻夾在餅裡的吃法,類似于陝西的肉夾馍或鍋盔。通常在寒冷的季節裡,來個㮟餅,就着一碗酸辣粉或豆腐腦兒,那叫一個過瘾,舒坦!
6.
生僻字,讀作“bán“,方言裡表示”掙紮,蹦跶“的意思。另外,在鄂西北地區,還表示人摔倒之意。
例如:魚在案闆上ban來ban去,差點掉到地上了。
路上結冰了,一不小心ban了一跤。
7.
生僻字,《字海》裡有收錄,讀作“piāo“,意思是行走輕捷。在方言裡,讀作”biāo“,表示急速或快速地跑。
例如:他從大門立刻biao出去,轉眼已到馬路對面了。
魚兒從網子裡biao出來啦,趕快捉住!
8.
生僻字,《字海》裡有收錄,讀作“qiá”,為方言用語,表示跨,跨過之意。
例如:别在長輩面前qia來qia去,從邊上繞着走。
别怕,向前qia一大步,就過來啦。
9.
生僻字,《字海》裡解釋為西南官話,讀作“guǎng”。當動詞時,有兩個意思:
①塗抹,例如:這舊家具再guang點漆就亮了,就是新的喽。
②擦拭,例如:衣服上有髒東西,咋個用袖子guang呢?
當形容詞時,也有兩個意思:
①光的,油光的,例如:衣服都穿guang了,還不趕緊去換一件。
②光滑的,例如:石闆上淋了雨,guang得很,小心點兒。
10. 扌哈
《字海》和《漢典》裡都收錄此字,但是很遺憾,打不出來。在方言裡,表示扒拉、翻動之意,讀作“hǎ”。
例如: 奶奶用手把花生ha來ha去,以便快速曬幹。
這個地方咋個亂糟糟的,像雞子ha過一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