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關節損傷主要是踝關節外側韌帶損傷,約占足部損傷的1/3以上。
1.病因與病理
當羽毛球隊員在比賽場上不停地上下、左右跨步地移動或前後跳起扣殺時,由于腳着地時,身體重心不穩或偏向一側,常使足的前外側先着地。所以足在跖屈内翻位扭傷外側副韌帶最常見。
2.症狀與診斷
有踝關節急性扭傷史。傷後踝關節外側劇烈疼痛,活動受限,跛行或不能行走。檢查看,傷處腫脹,輕傷足部畸形不明顯,重傷有足内翻畸形。一般在12小時後出現皮下瘀斑。損傷部位有壓痛點,踝關節内翻,疼痛加重。踝關節穩定性差,如有活動異常者,說明韌帶斷裂。
3.處理與恢複練習
傷後立即進行冷敷,然後外敷新傷藥,用繃帶包紮固定休息。包紮時注意繃帶行走方向,使受傷韌帶處于相對松弘狀态。傷後24小時後,可采用物理療法,同時加以針灸、按摩,但腫脹大者,切忌重手法刺激。當單純的踝關節扭傷,一旦急性症狀減退,應在保護帶(彈力繃帶、護踝等)固定下進行着地行走活動。約二周後,可進行增加肌肉力量和協調性練習,如踝關節抗阻力活動,也可在松軟的地上進行一些較慢動作的練習(跑、跳等)而對踝關節有松動不穩的傷者,要特别加強踝和足部的肌肉力量練習,并控制踝部的訓練量。
4.預防
(1)局部準備活動要充分。
(2)加強小腿與足部肌肉鍛煉,增加踝關節穩定性。
(3)訓練時,注意加固踝關節(如戴護踝或繃彈力繃帶)。
(4)積極治療,避免反複損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