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老人怎麼使用抗菌藥方法

老人怎麼使用抗菌藥方法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7-31 14:18:32

  了解了濫用抗生素的危害之後,可能有的讀者會問:“既然抗生素使用有那麼多的問題,那我們不用它總可以了吧!”我們的回答是,藥物是一柄雙刃劍,合理的使用可以治病救人,濫用則會傷人緻命,抗生素也不例外。所以,我們還得明白怎樣合理使用抗菌藥。

  對于治療感染性疾病,抗感染藥一直被廣泛使用,尤其是抗菌藥中的抗生素和化學合成類抗菌藥使用率極高。這些藥物的種類繁多,作用機制也各不一樣,對于我們普通人而言想要全面透徹地了解它們确實不大容易,所以怎樣合理使用抗菌藥這個問題,我們隻能是掌握一些必要的使用原則,了解一般性常識。

  藥師提示

  ·抗菌藥屬于處方藥,故不建議作為家庭常用藥儲備!即使在藥店購買仍需要有醫師的處方,才能購買。

  ·如果您懷疑自己可能患有感染性疾病,應及時去醫院就診,确定是否需要使用抗感染藥。

  ·就診後如果醫師認為您需要使用抗菌藥,請嚴格遵守醫囑使用,尤其注意使用的劑量和療程。

  ·關注可能出現的藥物不良反應,如果您對所使用的抗菌藥有任何疑問,請及時咨詢醫師、藥師,以确保用藥安全!

  1、臨床使用抗菌藥的原則

  臨床上使用抗菌藥物有嚴格的規定,醫師要根據患者的症狀、體征以及血常規、尿常規等實驗室檢查結果,初步診斷為細菌性感染者以及經病原檢查确診為細菌性感染者,或由真菌、結核分枝杆菌、非結核分枝杆菌、支原體、衣原體、螺旋體、立克次體及部分原蟲等病原微生物所緻的感染,才能應用抗菌藥物。

  抗菌藥物品種的選用原則上應根據病原菌種類及病原菌對抗菌藥物敏感或耐藥的情況,即細菌藥物敏感實驗的結果而定。各種抗菌藥物的藥效學(抗菌譜和抗菌活性)和人體藥代動力學(吸收、分布、代謝和排出過程)特點不同,因此各有不同的臨床适應證。臨床醫師會根據各種抗菌藥物的特點,如病原菌、感染部位、感染嚴重程度和患者的生理、病理情況等,制訂抗菌藥物治療方案,包括抗菌藥物的選用品種、劑量、給藥次數、給藥途徑、療程及聯合用藥等。

  ·給藥途徑

  輕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給藥者,應選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藥物,不必采用靜脈或肌肉注射給藥。重症感染和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療應予靜脈給藥,以确保藥效;病情好轉能口服時應及早轉為口服給藥。盡量避免局部應用抗菌藥物。

  ·給藥次數

  為保證藥物在體内能最大地發揮藥效,殺滅感染部位的病原菌,醫師會根據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學相結合的原則給藥。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和其他β-内酰胺類、紅黴素、克林黴素等消除半衰期短者,應一日多次給藥。氟喹諾酮類、氨基糖苷類等可一日給藥一次(重症感染者例外)。

  ·聯合用藥

  抗菌藥物的聯合應用要有明确指征。單一藥物可有效治療的感染,不需聯合用藥。

  專家提示:

  有些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老年人或者兒童,孕婦或者哺乳期婦女,醫師也會根據患者具體情況調整所用藥物、用藥劑量和療程。

  家庭預防性使用抗菌藥是極不安全的,應遵從醫囑用藥。

  了解您所用的是何種抗菌藥

  不同的抗菌藥有不同的藥理作用和藥效特性;不同的抗菌藥的吸收、分布、代謝不同;不同的抗菌藥有不同的不良反應和過敏的可能性。所以您應該盡可能多地了解您所使用的是哪一類抗菌藥物。

  一般來說,抗菌藥物分為抗生素和化學合成類抗菌藥,常見的抗生素如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大環内酯類、氨基糖苷類、糖肽類、多黏菌素類、碳青黴烯類、四環素類等等。化學合成類抗菌藥有喹諾酮、磺胺類、硝基呋喃類和硝基咪唑類等等。

  關注所用藥的劑量和療程

  藥物的劑量和療程直接關系到治療效果。

  由于病情程度、患者個體差異,用藥劑量和療程要針對具體情況确定。一般宜用至體溫正常、症狀消退後3~4天。但是,敗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膿性腦膜炎、傷寒、骨髓炎、溶血性鍊球菌咽炎和扁桃體炎、深部真菌病、結核病等需較長的療程方能徹底治愈,并需防止複發。由于老年人和兒童的體質特殊,需要密切關注用藥劑量和療程。由于藥物的劑量、療程的确定與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有直接關系,也應引起我們的關注。

  了解所用藥物的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

  了解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更有助于安全合理有效地使用抗菌藥。

  藥物不良反應是指在預防、診斷、治療疾病或調節生理機能過程中,服用正常劑量的藥物時出現的任何有害的和用藥目的無關的反應。包括副作用、毒性反應、過敏反應、後遺效應、停藥反應、緻癌、緻畸胎、緻突變、特異質反應、藥物依賴性、過度作用、首劑效應(指一些患者在初服某種藥物時,由于機體對藥物作用尚未适應而引起不可耐受的強烈反應)等。這些反應有可能在用藥過程中出現,并且導緻身體其他損傷和不适。

  應用抗菌藥時須注意

  患者應用抗菌藥前最好向大夫咨詢以下問題:

  ·用藥過程中哪些因素可能影響藥效,或者會産生危害?

  ·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哪些抗菌藥要慎用?

  ·哪些食物與藥物相互影響?

  出現不良反應時如何應對

  在使用任何一種處方藥物前,都應向處方醫師提供詳細的病史、過敏史,以供醫師參考,尤其是抗菌藥,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對于有過敏史的患者應注意藥物交叉過敏問題。患者口服、外用抗感染藥産生身體不适後,請及時就診讓醫師判斷是否藥物造成的不良反應;并聽從醫師藥師的指導,确定更安全的治療方案。

  患者在注射或輸液時發生反應,如心悸、胸悶、呼吸困難、寒戰、面色蒼白、皮疹、發熱等,請及時叫護士做應急處理以避免患者休克。然後請醫師判斷是輸液反應還是藥物不良反應,并制定安全的給藥方案,繼續治療。

  使用抗感染藥需注意的12個問題

  1、抗菌藥、抗生素不是抗感冒藥,并非所有的感染都需要使用抗菌藥。抗菌藥對病毒感染無效,病毒性流感使用抗生素預防是無效的。

  2、抗菌藥并不是越貴、越新就越好。抗菌藥沒有高級和低級的區别,隻有使用時對症、不對症和安全、不安全的問題。

  3、任何一種抗菌藥都有其特定的抗菌譜,并非廣譜就比窄譜的好。

  4、使用抗菌藥時一定要保證有足夠的劑量(包括用藥量和用藥天數),這樣才能使藥物在血液裡有足夠的殺菌或抑菌濃度。

  5、使用青黴素類(包括口服的)藥物前必須要先做皮試。頭孢菌素和青黴素類藥物有交叉過敏性,青黴素過敏的患者應慎用頭孢菌素,必要時做皮試。

  6、口服抗菌藥時,藥物吸收可能會受到食物的影響,應根據具體藥物的要求考慮服用時間。

  7、孕婦和哺乳期婦女用抗菌藥應特别注意,應嚴格遵醫囑服用,有些藥物應權衡利弊使用,應把胎兒和嬰兒作為藥物的潛在接受者考慮。

  8、老人和兒童使用抗感染藥應考慮身體代謝情況,由醫師确定合适劑量和療程。

  9、抗菌藥物不能長時間、大劑量使用,以防發生菌群失調導緻的二重感染。

  10、有些喹諾酮類抗感染的藥物,18歲以下未成年人禁用。

  11、靜脈滴注抗菌藥,能很快達到有效的血藥濃度,但是并非所有的感染情況都需要輸液。

  12、 應注意所使用的抗菌藥和某些藥物、食物的相互作用,如禁酒、禁食某些水果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