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浙江武義縣西南的俞源村,環境優美,人傑地靈,僅明清兩代就出過尚書、撫台、進士、舉人等260餘人。古村以其奇異的布局,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九大未解之謎吸引着國内外衆多遊客,近年來已有英、美、法、德、日等13個國家的專家學者慕名到此探訪。
俞源村現存宋元明清古建築395幢、1027間,據考證系由明朝開國謀士劉伯溫按天體星象"黃道十二宮二十八星宿"排列設計建造,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天人合一",被評為浙江最美的村莊之一和中國唯一的太極星象村。
在中國曆史上,劉伯溫以博學多才、智慧超群聞名天下。他曾經與俞源村的俞涞是同學,當時俞源旱澇交替,民不聊生。精通堪輿之學的劉伯溫将村莊布局改造後,又修建了呈北鬥分布的七星塘、七星井等建築,此後的600年間,俞源村果然再無旱澇之災。
俞源村曆史遺迹衆多,尤其以罕見的古建築群和精緻的木雕、磚雕而聞名。修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的俞氏宗祠恰好位于古村北鬥七星的鬥内,建築氣勢不凡,号稱"處州第一祠"。宗祠内木雕精美的戲台上懸挂着"碧雲天"的匾額,被譽為"金華八縣第一台"。
建于清乾隆五十年的裕後堂是全村最大的古廳,也是俞源三大"五無"奇屋之一。這座占地2560平方米的古建築内溫度陰涼仿佛無夏天,梁柱上數百年來不見蚊蠅、不積灰塵、不結蛛網,也無鳥雀過夜,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建于清康熙二年的聲遠堂是一幢規模宏大的民居建築,以木雕精美聞名,這裡最值得看的是廳堂三根桁木上雕刻的飛禽、走獸、遊魚木雕,雖年代久遠,動物形象仍栩栩如生,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聲遠堂内百魚梁的九條鯉魚雕刻會随着氣候變化改變顔色,天晴時呈绯紅色,陰天為土黃色,雨天變成深褐色。此外,村裡的七口水井的顔色也會随着天氣睛雨而變化,令人遺憾的是,近年來有六口水井已因拆遷建房被村民填掉。
俞源村太極文化博大精深,堪稱古生态"天人合一"的經典遺存,行走在古屋、古橋間仿佛時光倒流,是尋古探秘休閑的好去處,假如有機會的話,您也不妨來這裡走走轉轉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