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盆腔積液是不是治不好的

盆腔積液是不是治不好的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07 03:09:00

說到盆腔積液這種病,可能很多朋友都沒有聽說過,但是其實這是一種常見病,由于這種病也沒有明顯的症狀,所以很多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患有盆腔積液的毛病,現在我們來了解一下盆腔積液的分類和治療方法有哪些?怎麼才能知道自己是否患有盆腔炎?

盆腔積液是不是治不好的(盆腔積液并非都要治療正常生理現象别擔心)1

盆腔積液分類

1、生理性盆腔積液:因為盆腔是腹腔在全身最低的部位,當有滲出液或漏出液時都會引流到盆腔,從而形成盆腔積液。生理性的盆腔積液多發生在婦女排卵後或早孕期,多可自然消失,一般也無需治療。

2、病理性盆腔積液:盆腔積液多是盆腔炎、附件炎或子宮内膜異位症引起的。盆腔炎附件炎的原因多與患者不良衛生習慣有關,如經期、産後一月内有性生活,婦科手術後一月内洗盆浴等。人工流産、引産消毒不嚴引起的感染,也可引起盆腔積液。如有慢性感染病竈,可能是婦科系統如卵巢、輸卵管盆腔内的炎症引起盆腔積液。此外,也有少數因宮外孕破裂、黃體破裂、盆腔膿腫、巧克力囊腫、卵巢癌引起。盆腔積液還有極少數是由結核引起的。

盆腔積液是否需治療

不少女性都會定期做體檢,婦科超聲檢查是婦科檢查的其中一項重要項目,它能顯示子宮、卵巢等内生殖器官的大小和形狀及有無盆腔包塊等病變。有時報告單上會顯示“子宮直腸窩少量積液”、“盆腔少量積液”等結果,這些結果确實令一些女性感到緊張。

但盆腔積液是否需要治療,具體得看積液量的大小。在正常情況下,盆腹腔内存在有少量的液體,它主要起着潤滑髒器表面、減少髒器之間摩擦的作用,而且還有一定的防禦功能。另外,在每個月的排卵期,卵泡破裂後卵泡液流到盆腹腔,這時進行B超檢查也會提示子宮直腸窩少量積液。此外,月經期間少許經血逆流入腹腔,也可緻少量的盆腔積液。少量的子宮直腸窩積液多為正常生理現象,不需過分擔心,先考慮B超的檢查時間是否處于月經期或排卵期,必要時複查。一般生理性的盆腔積液都是可以自行吸收的,不必治療,更不要盲目地服用抗生素或某些清熱祛濕的中成藥,以免造成抗生素或藥物的濫用。

但是,如果B超顯示積液量較多、範圍較大,且伴有單側或雙側腹痛、腰骶部疼痛、腰酸下墜、脹痛等症狀,就要警惕是否為盆腔炎了,需要及時就診,一旦确診為盆腔炎,就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規範用藥,以免造成病菌迅速擴散而使盆腔積液的面積進一步擴大,甚至導緻輸卵管炎及輸卵管堵塞等并發症。某些疾病如婦科腫瘤,也會出現較多盆腔積液伴或不伴腹痛,這時也需要及時就診。

盆腔積液多少算正常

女性盆腔積液正常值應小于10MM。生理性盆腔積液就是小于10毫米,在女性經期及經期剛過的幾天,可能會有部分經血沿輸卵管逆流到盆腔,超聲就會看到有少量積液。或者排卵期後,卵泡液随着破裂的卵泡會流到盆腔,一般量很少,少數目稍多的會在超聲下看到。這兩種多可自然消失,不必進行治療,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正常的盆腔内有很少的液體存在的,主要是減少髒層腹膜和壁層腹膜的摩擦。有時由于炎症的因素而出現滲出,這時就會有超過正常的液體量(積液)用藥後炎症消失了,積液自然會吸收,在排卵期和妊娠初期可能會産生10mm以内的生理性盆腔積液,一般在一兩個月内可以自行吸收。

盆腔積液需治療的情況

1、當有盆腔炎症時,腹膜受炎性物質的刺激,可産生大量的滲出液,超聲檢查也有“盆腔積液”的産生,但此時往往伴有發熱等感染症狀,血化驗檢查,白細胞等可有變化。

2、當由于患肝硬化并發門靜脈壓力增高、内髒動脈擴張、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和其他因素等造成腹腔内遊離液體量超過200ml時,稱為“腹水”。

3、患腹腔腫瘤時,腹膜受炎性物質等的刺激,可産生大量的滲出液,超聲檢查也有“盆腔積液”檢查往往有原發腫瘤的臨床表現。

4、宮外孕時,病竈局部組織破裂出血,超聲檢查有“盆腔積液”,患者往往有停經史,并可能伴有強烈的腹膜刺激痛及惡心與嘔吐等,如出血量大,可伴有頭暈等休克症狀。

5、偶爾也有在正常排卵時的卵泡破裂孔出血,或在月經周期的後期排卵後卵巢黃體的破裂及出血,可有小腹隐痛等症狀,此時超聲檢查有“盆腔積液”,此情況往往一過性或1-2天即消失,不必恐慌,但如破裂口出血量大,就會引起類似宮外孕的症狀,此時超聲檢查也可有盆腔積液較多的情況,即為病理情況,應看醫生。

通過上面的介紹,我想大家都已經非常的了解盆腔積液這種病了,朋友們可以根據上面的症狀先來檢測一下自己是否患有盆腔積液,如果是患有盆腔積液,就一定要積極的治療,不要把小病拖成大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