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神經衰弱患者的自我鍛煉方法
神經衰弱患者還可以采取下列多種自我鍛煉法配合治療。
自我按摩法。如有頭疼者,可以擦顔面,按摩太陽穴;如有頭暈者,可以加用“鳴天鼓”手法;如果有失眠,心悸者,可用擦湧泉法,臨睡前做。
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鳴天鼓
兩手心掩耳,食指放在中指上,然後讓食指滑下,彈擊腦後(風池穴附近)20次~30次,可聽到擊鼓樣的穴屬足少陽膽經,針灸這個穴位能治頭痛、目眩、項強等疾患。
用食指彈擊風池穴實際上就是用“點叩”的手法對這個穴位進行按摩,因此有助于減輕上述症狀,也有一定 預防作用。
擦湧泉
兩手握熱後,用右手中間三指擦左足心,至足心發熱為止,然後依法用左手擦右足心。
一般以擦四次為佳。按中醫理論,湧泉穴位于足心,為足少陰腎經的起點,按摩這個穴位能引導虛火下降,有助于治療失眠、心悸。
散步和旅行。根據實驗研究,神經衰弱患者作較長距離的散步(例如2公裡~3公裡),有助于調整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過程,減輕血管活動失調的症狀(如頭痛、兩太陽穴跳痛等)。
日常生活也有這樣的經驗,散步後精神較振作,心情較舒暢。
體力較好者尚可參加短距離的拉練行軍或旅行參觀,可以受到思想教育,并轉移注意力,改善情緒,鍛煉體力。
冷水浴。冷水的刺激有助于強壯神經系統,增強體質。
因此,神經衰弱患者适宜于做冷水浴;在早晨起床後進行。
早期先用溫水擦身,經過一段時間鍛煉,習慣以後改用冷水擦身,最後用冷水沖洗或淋浴,每次30秒到1分鐘。從夏天起可以參加遊泳,如能堅持到秋冬,效果更大。
其他運動。情緒較差、精神萎靡不振的患者适宜于進行提高情緒的遊戲或運動,如乒乓球、籃球、劃船、跳繩、踢毽子等,也宜于在戶外做輕量勞動。
神經衰弱患者進行醫療體育鍛煉要注意下列幾個問題
(1)醫療體育鍛煉隻是神經衰弱綜合治療的一個組成部分,除進行醫療體育鍛煉外,還應該注意去除病因。
合理安排一天的生活制度,勞逸結合,特别是要培養樂觀注意精神。
(2)鍛煉的量要适當。體力衰弱者隻适宜于做氣功和自我按摩;體力中等者每天可運動半小時至一小時(氣功時間除外)。
體力較好的每天可運動一兩個小時;可在上、下午時間進行。運動後如果出現大汗、興奮激動或失眠,則表明運動量過大,應當減量。
(3)神經衰弱患者應當抱有主動向疾病作鬥争的精神,建立起對醫療體育鍛煉的信心,不要迷信“補藥”。
應該克服過分好靜、不愛運動的傾向,也不應顧慮運動會消耗體力和元氣而不敢運動。
事實上,适當進行鍛煉,非但不會損耗元氣,反而可以增強體質,強壯神經系統。
2、神經衰弱的食療方法
根據中國傳統醫學的觀點,神經衰弱的患者可依照不同情況,選用一下食療方法調理。
肝火上升型症狀是心悸而煩、急躁易怒、失眠夢、脈弦細數。
此類患者可選用具有清肝瀉火、養心安神作用的食物。
如菠菜、油菜、荠菜、冬瓜、苦瓜、竹筍、鮮藕、芹菜、黃花菜、小麥、桑椹、梨、桃、葵花子、綠豆、桂圓、雞蛋、羊肉、鴨肉、烏骨雞、蜂蜜等。
氣血兩虛型症狀是心悸失眠、夢多易醒、頭暈健忘、食欲不振、精神倦怠、脈沉細弱。
此類患者可選用具有健脾益氣、補血養心作用的事物。
如粳米、糯米、小米、黃豆及其制品、大麥、胡蘿蔔、南瓜、西紅柿、奶類、人參、鯉魚、桂魚、豬肝、豬肚、牛肉、羊心、兔肉、鴿蛋等。
心腎不交型症狀是心悸不甯、虛煩不眠、健忘、盜汗、腰酸膝軟、遺精、脈弦細數。
此類患者可選用滋陰清熱、通交心腎的食物。如糯米、紅棗、百合、酸棗仁、枸杞、銀耳、鵝肉、豬肺、豬胰、冬瓜、苦瓜、茄子、鲫魚等。
神經衰弱之城因衆多,病程較長。患者應解除煩惱,樹立信心,并根據各自體質積極進行适當的體育鍛煉,同時,應選用必要的藥物,對症治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