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被遺傳學了解不透徹,以為長得不像爸媽的就不是自己的孩子了,或者孩子的血型與父母不合,就以為這孩子是别人的,其實這些都是錯誤的想法,隻要你了解一些遺傳學的知識,那麼你就不會出這樣的大笑話了。下面小編給你解析關于遺傳學的知識,快去看看!
解析14個遺傳怪現象 孩子不像爹媽是誰娃
什麼會遺傳給寶寶?現實生活中,普通百姓對親緣關系的知識往往一知半解。“長得不像爹媽,該不是别人的種吧?”“我A型血,你B型血,怎麼我們的孩子O型血?”這些似是而非的疑問堵在心裡,再加點捕風捉影的動靜,難保不拉了妻兒,跑去做親子鑒定了。其實,隻要多了解一些遺傳學的知識,就不會鬧出叫人啼笑皆非的笑話了。
疑問一:不像爹來不像媽,這個孩子誰的娃?
正解:孩子長得不像爹也不像媽,這并不等于孩子就不是親生的。人的相貌、身高、性格和智力這類特征的遺傳除受多個基因控制外,還受到非遺傳的環境因素影響。
孩子像誰?人類的遺傳特征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單純由某一對等位基因決定的遺傳特征,稱為單基因遺傳特征如血型、DNA多态性等。父親與母親分别将自己的一個基因傳給後代,組成孩子的基因型,一旦形成,不再改變。另一類是複雜的遺傳特征,如人的身高、胖瘦、膚色、智商、性格、行為和相貌等。
這些遺傳特征是由多對基因和環境等條件共同作用後形成。每對基因的作用是微小的,多對基因的共同作用就決定了個體的特征。在精子、卵子成熟的減數分裂時,位于不同染色體上的基因是随機組合的,因此同胞間各自得到的基因可以不相同,相貌也就不完全相同。另外複雜的遺傳特征受環境影響較大,如身高和體重就與生活環境、營養狀況、生活習慣等後天因素直接相關;智商與受教育情況有關。
疑問二:“黑李逵”能生“白雪公主”嗎?
正解:可以。人類膚色遺傳是由2對以上的基因控制的,不同膚色的基因對後代作用是相同的,不存在顯隐性的區别,所以如果父親膚色較黑,而母親皮膚白皙,那麼孩子會得到一個“中和”的膚色。在相同人種間婚配,其後代子女膚色相差多不大,如果一個白人和一個黑人通婚,那麼生下的後代就是灰黑色。
疑問三:父母都是A型,生仔可以是O型嗎?
正解:可以。血型皮膚?普通人大都知道人類ABO血型系統有O、A、B、AB4種血型,實際上這4種為表現型。其基因型有00型、AO型、AA型、B0型、BB型以及AB型6種,所以同是檢測到的A型血,其基因型可為AA或AO,B型血也是同理。正因如此,那些所謂A型父母可能不是AA,而是AO,那麼當父母雙方攜帶O型遺傳因子的精卵結合時,子女就是O型血了。還有,一個人的血型未必終生不變,患癌症、輸血、服藥以及接受放射性治療等,血型會發生短期改變,過一段時間會恢複原狀。而那些患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的孩子接受骨髓移植後,血型可永久變得與供者相同。此外,由于人類對血型尚未完全了解,發現有極少數情況會“違背”上述遺傳規律。
疑問四:小時候是矮鼻梁,長大後有可能成為高鼻梁嗎?
當然有可能,這正是鼻子遺傳的有趣之處。鼻子的遺傳基因會一直持續到成人階段。當然想要擁有筆直、高挑、窄孔的鼻子,爸媽必須都是小鼻孔、窄鼻子,而且至少一方鼻子高直。
疑問五:爸爸是黑眼睛,媽媽是藍眼睛,寶寶的眼睛是什麼顔色的?
眼球顔色的遺傳遵循着“黑色等深顔色相對淺顔色是顯性遺傳”的原則。也就是說,如果你想讓寶寶有藍眼睛的話,即使你選擇了藍眼睛的愛人,可因為你是黑眼睛,你生的寶寶是藍眼睛的幾率會很小。
疑問六:近、遠視眼會遺傳嗎?
寶寶是否會近視與遺傳有一定的關系,尤其是當爸媽均為高度近視時,寶寶近視的幾率就會更大,即使不是一出生就成為近視,也會成為近視基因的攜帶者,一旦受到環境的影響,就可能發展為近視。不過,根據相關的資料顯示:因為遺傳因素而成為近視的人數僅占近視總人數的5%,可見後天環境和習慣的影響更加不容忽視。此外,遠視也與遺傳有一定關系。
疑問七:少秃頂遺傳嗎?
少秃頂是遺傳的,而且在男寶寶身上為顯性遺傳,在女寶寶身上為隐性遺傳。概括地說,少秃頂是由爸爸遺傳給兒子的。如果爸爸是秃頂,外祖父也是秃頂,男寶寶的發生率大概是100%;如果爸爸不是秃頂,外祖父少秃頂,男寶寶有25%的可能;如果爸爸不是秃頂,外祖父滿頭濃發,那寶寶秃頂的可能性幾乎為0。
秃頂遺傳嗎?
此外,少白頭也與遺傳有很大的關系。如果爸爸少白頭的話,寶寶少白頭的可能性會很高。
疑問八:爸爸長得矮,寶寶也會矮嗎?
“娘矮矮一個,爹矮矮一窩”,這種說法其實是一種誤傳。身高屬于多基因遺傳。而且決定身高的因素35%來自爸爸,35%來自媽媽,其餘30%則與營養和運動有關。
疑問九:體型與遺傳有關系嗎?
體型也屬于多基因遺傳。據統計,爸媽均瘦,寶寶也多為瘦型,僅有7%會胖;爸媽之一肥胖,寶寶有40%肥胖;爸媽都肥胖,寶寶有80%肥胖。肥胖的人往往有家族史,但環境因素對體型的影響也很大,出生後的生活條件、營養情況、運動情況、工作性質等因素均對體型有作用。
體型遺傳嗎?
疑問十:混血兒的膚色會像誰?
人的膚色同樣是多基因遺傳,不同的膚色基因對後代的作用是相同的,即,兩個不同膚色的人結婚,混血兒的膚色呈現爸媽膚色的中間類型。
智力與遺傳之間的關系是什麼呢
智力是可以遺傳的,這是不容争議的事實。一個人的體質、智力等多方面都與遺傳因素有十分密切的關系。德國科學家曾對1萬名兒童的智力進行調查.結果發現,父母智力為優秀者,其子女約70%智力優秀;父母智力偏低者,其子女約70%智力也是偏低的。
另外,智力在遺傳過程中,同樣存在着變異,有的父母智力很優秀,但其子女智商卻很低,也有不少智力一般的父母,其子女的智商卻比較高。
在智力的發育中,遺傳是基礎,後天的教育及環境是條件,二者都不可忽視。而最近美國科學家發現“子宮環境”影響孩子智商,據美國科學家推斷,遺傳因素對智力發揮作用占48%,其餘52%是環境影響,媽媽在懷孕期間情緒變化會直接影響胎寶寶。當孩子出生後,來自先天的智力因素已經固定。而這種先天的智力因素能否成為現實,還受到文化背景的影響,有人作過調查,發現智商比較高的孩子,60%-70%出身于有良好家庭教育的知識分子家庭。
因此,一個人智力水平的高低,一部分受遺傳影響,一部分通過後天的教育及環境的影響。後天的教育和環境是可以通過努力改變的,所以對于先天的智力因素遺傳基礎,必須引起重視。
男孩女孩都會有白化病的遺傳嗎
白化病遺傳嗎?白化病為什麼會出現“白”的表現呢?正常人體内酪氨酸酶,這種酶能使體内的酪氨酸轉變成黑色素,這種黑色素分布在人體的皮膚、毛發、眼球内,可阻擋強烈的陽光照射,對紫外線起一定的防禦作用。白化病患者的常染色體上那一對負擇制造酪氨酸酶的基因出了毛病,體内不能制造這種酶,也就無法将酪氨酸轉變成黑色素,因而出現白頭發白皮膚等一系列症狀。
如果某人的這一對基因中,有一個基因有毛病,另一個正常,那麼他還可制造一些酪氨酸酶,不至于表現出白化病來,而僅是一個基因攜帶者。
可以肯定地說白化病是遺傳病,它是常染色體隐性遺傳,也就是說患白化病子女的父母親都是緻遺傳病基因的攜帶者。如果父母親隻有一方是緻病基因的攜帶者,後代不會發病。白化病的遺傳病特點大體是這樣的:
如兩個患白化病的病人結婚,他們的子女都将患白化病。從優生學上來說這種情況應禁止婚配。
白化病人同正常人結婚,他們的子女不表現病态,但在體内都帶有白化病的基因。
夫婦兩人均帶有白化病基因,所生的子女中,有的可能是白化病患者.有l/2的可能不表現症狀,但實際上是白化病基因的攜帶者,有l/4的可能為正常孩子。有人祖上三代都沒有白化病,當他們的後代出現白化病表現的時候,他們感到很詫異,這是從哪遺傳來的呢?其實是因為他們都是白化病基因的攜帶者。
對于白化病的患者,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主要是預防。所以提倡生育前作染色體檢查,隻有早查出來,才能做到早預防。
總結:看完以上這些關于遺傳學的介紹,希望大家今後别再錯信謠言,要根據科學說話哦,這樣才能保證你不再“犯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