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自肛門排出稱為便血,便血顔色可為鮮紅、暗紅或黑色,也可表現為隐血,需經隐血試驗才能确定。便血按出血部位可分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
1.如果大便呈柏油樣便或黑便,出血部位多位于上消化道,即胃和十二指腸。
2.如果血色紫紅,混有黏液,或呈咖啡色黏稠的焦糊狀,不伴惡臭,考慮出血性腸炎;伴有惡臭,應考慮腸道腫瘤,特别是直腸癌的可能。
3.如便血呈鮮紅色,且呈滴狀附着于大便表面,多考慮為痔瘡、肛裂;也有可能為消化道大出血,因在腸道停留時間短,血色呈鮮紅色。
4.如成年人出現黏液狀血便,并伴有下腹疼痛、大便次數增加等,一般是潰瘍性結腸炎的表現。
5.如兒童出現便血,多由直腸息肉引起,色鮮紅、無痛,血與大便不混合。
6.如兒童出現陣發性腹痛、右下腹包塊,果醬樣血便,應考慮小兒腸套疊,需及時就診。
7.大便隐血試驗陽性,多是腸道惡性病的早期表現,需重視,最好進一步行電子結腸鏡檢查。
8.痔瘡出血,常常是在用力排便時,有小腫物自肛門内向外脫出,為手指帶血、滴狀或噴射狀鮮血排出,出血量可大可小,一般無痛;是成年男性最常見的貧血原因,出血多時可緻重度貧血。
9.肛裂引起的便血,多伴有肛門疼痛,一般為便後手紙帶血或滴血,嚴重者亦可噴血,色鮮紅,血與糞便不混合。
10.大便與血不混合,多為良性疾病,大便與血混在一起,要警惕惡性疾病之可能。
#健康2022##健康明星計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