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是人體較大而複雜的關節,是人們下肢運動的支撐點,但同時它也是脆弱的,隻要一不注意、一不關注,就容易受傷,容易疼痛。膝關節的疼痛就時常發生,尤其是在運動之後,然而這種疼痛卻往往會被人們所忽略、視而不見,他們隻以為這種疼痛是暫時的,沒什麼大不了,不去深究其原因,其實導緻膝關節疼痛的原因有很多,我們也要依原因來治療。
運動後膝蓋疼痛的原因:
1、髌骨股骨關節軟骨損傷
這是最常見的損傷形式。人體的髌骨股骨關節面承受着運動時的強大負荷,尤其在屈膝發力時,髌股關節承受壓力可達到體重的3至5倍。長期反複的運動刺激,以及一些輕微的急性創傷,日積月累,造成該部位關節軟骨的慢性損傷。除有膝前痛的表現外,通常在髌骨下極有深在敏感壓痛點,研磨髌骨與推擠髌骨引發或加重疼痛等。治療上,可先行保守治療,制動休息或減少活動,局部按摩熱敷,服用活血化瘀中成藥。亦可行物理治療,如微波、紅外線等。在日常活動中要注意避免爬山、負重蹲起等對關節刺激較大的運動形式。
2、半月闆損傷
半月闆有分散壓力、吸收震蕩、穩定關節的功能。在膝關節扭轉運動時容易受到損傷,它的疼痛特點是局限在膝關節内外側關節間隙處,一般在間隙中分或靠前部分。可有關節彈響或者關節交鎖病史,壓痛很敏感很局限。體格檢查合并MRI檢查大多可以明确診斷以及損傷具體情況。如果症狀嚴重,半月闆損傷一般需要及時手術治療,可在關節鏡下行半月闆縫合,成形,部分切除甚或全切除術。
3、滑膜皺襞綜合征
滑膜皺襞是關節腔的滑膜層發育過程中吸收不完全的遺迹,一般不會引起症狀,但在受到損傷、卡壓,或勞損纖維化變硬後可以引起疼痛,其特點是疼痛在髌骨下極内外側髌股間隙部位,體格檢查可發現局部壓痛,研磨髌骨有時有彈響,并可在相應部位扪及纖維條索的彈動感。治療上,早期可行保守治療,适當制動休息,護膝保護,避免劇烈活動,服用消炎鎮痛、活血化瘀藥物;或者可以局部封閉、水針治療。對于保守治療無效、症狀嚴重的患者,可以手術切除滑膜病變,目前多選擇關節鏡手術。
4、關節内遊離體
大多是剝脫的細碎軟骨片,在關節腔内不斷受到研磨、包裹逐漸長大形成的。其特點是膝關節易出現交鎖、彈響并伴有明顯疼痛,或者關節伸直及屈曲受限制,有時患者還可感覺到有小硬物在膝關節内遊離、跑動,當出現交鎖時可直接扪及卵圓形或扁圓形硬物。治療上需要關節鏡手術下取出遊離體,并處理相應關節内病變。
運動後膝關節疼痛的原因諸如以上幾種,疼痛就像身上有千萬隻的蟲子在啃咬骨頭一般,萬般痛苦難受,與其忍耐,不如充分理解它疼痛的原因,并盡可能地自己予以治療來緩解疼痛,若是忍耐不了了,也不要心疼錢,要及時去醫院醫治,要不然疼痛就是長期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