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健身與科學營養

健身與科學營養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07 12:16:55

  如何處理好運動(運動食品)健身(健身食品)與科學營養間的關系呢?下面我們就營養方面就此問題簡單談一談。

  一:注意熱量平衡

  由于運動中消耗能量較多,隻有給予及時補充,才能滿足正常需要和保持充沛的體力及必要的能量(能量食品)貯備。然而過多的熱量可導緻體脂增多、身體發胖、工作能力降低。所以,運動健身時飲食的安排一定要合理,要因人并因運動時間、強度和項目而異。

  二、注意熱源質的合理比例

  運動後的熱源物質的供應應以糖分為主(米飯、饅頭等澱粉主食),脂肪要少。對大多數健身運動來說,蛋白質、脂肪、糖的比例應為 1比0.7~0.8比4;耐力運動的比例則應為1比1比7,一定要做到高糖低脂肪。做健美練習可适量增加每日蛋白質攝入量。運動健身營養供給的原則要根據其身體素質的特點對号入座,否則大量的食物也可能不能滿足身體的需要,而且也是一種浪費。如,力量性運動時的體内含氮物的代謝速度較快,且由于力量性練習使肌肉對蛋白質的需求大大增,因此要特别注意蛋白質(蛋白質食品)的供給量,對提高運動健身的效果有決定的作用。

  三、充足的維生素(維生素食品)

  維生素是維持生命和調節代謝不可缺少的營養素。維生素缺乏,會造成機體活動能力減弱、抵抗力降低,體力和精力也随之下降。運動時代謝旺盛,激素水平增高、排汗增加,對維生素的需要量也因運動形式不同而不同,一般來說耐力運動對維生素 C的需要量較大。如果蔬菜(蔬菜食品)水果(水果食品)充足,但無需另外補充維生素片。

  四、合理的飲食制度

  飲食制度包括飲食質量、飲食分配和進食時間。 進食時間要與運動時間相适應。最好在進餐 2小時前後才進行運動,否則劇烈運動會使參與消化的血液流向肌肉和骨骼,影響胃腸部的消化和吸收。飯後立即劇烈運動還會因胃腸震動及牽扯腸系膜而引起腹痛和不适感。運動後也應休息40分鐘後再進餐,否則,也會因進入胃腸的血液少,胃液分泌不足而影響消化(消化食品)吸收功能,長此下去還會引起慢性胃腸疾病。

  五、正确選擇食物,合理烹調加工

  正确選擇食物是保證營養質量的關鍵。運動健身對各種營養素的需要量由運動項目的強度和身體條件來決定:如蛋白質攝取不足可引起貧血(此時身體可能并不缺鐵(鐵食品)!),這在工作繁忙時尤需注意。運動前期要增加糖分的攝取,當日糖分應為主要食物。選擇食物要講究營養,應選那些有營養、易消化吸收、符合運動時需要的食物。

  主食不宜過于精細,品種要多樣化,米、面應合理搭配,充分發揮食物的互補作用。擇食不能單從價格出發,因昂貴的食物不一定營養豐富。也不要追求時鮮、名貴,否則錢花了不少,營養還是不足。關鍵要做營養素及酸堿性食物合理搭配。烹調應盡量保持食物的營養成分,還要注意色、香、味,以增進人的食欲。此外,注意飲食衛生亦很重要,不要狼吞虎,不要吃湯泡飯,運動後不要大量喝水,飯後不要馬上洗澡,臨睡前不進食等。禁酒禁煙亦屬于營養策略的範疇,不能忽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