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傷用藥使用的注意事項
外傷用藥使用的注意事項
1、酒精
酒精分子具有很強的滲透力,能穿過細菌表面的膜,進入細菌内部,使構成細菌生命的蛋白質凝固,将細菌殺死。但是隻有濃度為70%-75%的酒精适合用于消毒,因為過高濃度的酒精會在細菌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阻止其進入細菌體内,而難以将細菌徹底殺死。若酒精濃度過低,則雖可進入細菌,但也不能将細菌徹底殺死。
适宜使用:
(l)一般性傷口;
(2)需濕敷的傷口。濕敷可防治感染,促進傷口愈合。
禁忌使用:
(1)黏膜部位,如唇、口腔、生殖器等部位;
(2)對酒精過敏者;
(3)精有刺激性,最好不要給兩歲以下的幼兒使用。
2、紫藥水
紫藥水(又名龍膽紫溶液、甲紫溶液)是由龍膽紫和水配成的1%-2%的溶液,呈紫色。紫藥水具有殺菌、收斂作用,對人體無刺激性:
适宜使用:
(l)在臨床上,常用0.1%-l%的紫藥水治療皮膚及黏膜創傷感染等症,也可用于小面積的燒傷;
(2)紫藥水雖多外用,但它也是一種可以内服的藥物,所以可以用于塗擦嘴唇和口腔潰瘍。
禁忌使用:
(l)不宜用于較深的創口、化膿性傷口及大面積燒傷、燙傷創面等。因為紫藥水的收斂性較強,易使創面結硬痂,傷口膿液流不出來,因而使痂下細菌繁殖,感染向深部擴散。而且膿液可降低紫藥水的效力;
(2)在眼睛附近塗用紫藥水時,必須十分小心,勿使紫藥水流入眼睛,因為紫藥水會損傷眼角膜,引起眼角膜壞死和潰瘍。一旦不小心讓紫藥水流入眼内時,要馬上用清水沖洗眼睛,嚴重者需去醫院處理。
3、含碘消毒劑
碘酒(醫學上一般稱碘酊)和碘伏都屬于含碘消毒劑。碘酒由碘、碘化鉀溶解于酒精溶液而制成,傷口塗了碘酒後,需要用75%的酒精再塗一遍,因為碘可以沉着在皮膚上,對皮膚有刺激作用,所以必須用酒精脫碘。碘伏為絡合碘,是以水為溶媒(碘是不溶于水的,要經過特殊工藝制成)。使用後不需要75%酒精脫碘。
含碘消毒劑可以殺滅皮膚和黏膜上的數百種細菌、真菌和病毒,但對人的毒性和緻敏性極小,目前在消毒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碘酒和碘伏作用相同,但從某種意義上說,碘伏比碘酒的用途要廣。因為有刺激性的碘酒會使傷口灼痛,而碘伏是以水為溶媒制成,對皮膚、黏膜和傷口沒有刺激性。現在,碘伏普遍用于肌肉、靜脈注射及手術等皮膚消毒。
适宜使用:碘伏适用于絕大多數傷口;碘酒适用于一般性傷口(使用後需用75%的酒精脫碘)。
禁忌使用:
(l)大面積的傷口。避免大面積使用含碘消毒劑,以防碘被皮膚大量吸收而出現碘中毒;
(2)發生潰爛的皮膚傷口;
(3)碘過敏者禁用;
(4)不宜與紅藥水同時塗用,以免生成碘化汞而腐蝕皮膚;
(5)不宜與紫藥水同時塗用,以免發生化學變化,使療效明顯降低或完全失效。除此之外,碘酒的禁忌使用原則也與酒精相同。
4、雙氧水
雙氧水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3%雙氧水具有消毒殺菌效力。由于過氧化物不穩定,當與皮膚、口腔和黏膜的傷口、膿液或污物相遇時,會立即分解生成氧,産生很強的氧化能力,能破壞細菌菌體,殺死細菌。
适宜使用:
(1)污染嚴重傷口,需要清創時;
(2)傷口有壞死組織、膿液時。
5、紅藥水
紅藥水(又名紅汞溶液或汞溴紅溶液)是由汞溴紅和水配成的2%的溶液,呈紅色。紅藥水穿透力很弱,隻有較小的抑菌作用,消毒效果也不可靠。目前臨床上已經很少使用紅藥水,特别是在大醫院裡,紅藥水幾乎成了“文物”。
特别提醒
最推薦的傷口處理消毒洗劑:無菌生理鹽水。上述各種各樣的傷口消毒劑的使用“規矩”不少,其實最常用也最簡單的傷口消毒清洗劑就是無菌生理鹽水,而不是某些強力消毒劑。家裡如果沒有無菌生理鹽水,也可以用純淨水沖洗傷口,同樣可以起到清潔和減少細菌的目的,然後再用相應的消毒劑進行處理。
最不推薦的做法:傷口上撒抗生素粉劑。許多人将頭孢菌素等抗生素的粉劑撤在傷口上,期望能達到消毒的目的,其實這是很不正确的做法。因為這不但起不到消毒殺菌的作用,而且會影響傷口的引流和愈合,所以應該避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