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懷孕期間,女性朋友要想保證自身和胎兒健康的話,其就需要定期進行體檢,那麼,孕期要檢查幾次才好呢?下面本文就為大家進行介紹。
孕期要檢查幾次?
産前檢查應從确診早孕時開始。 從初次産檢未見異常者,從妊娠20 周期進行産前系統檢查,妊娠20-36周期間每4周檢查一次,妊娠36周起每周檢查一次,即在妊娠20、24、28、36、37、38、39、40周進行産前檢查。凡屬高危孕婦,應酌情增加産前檢查次數。
孕期檢查注意事項:
首次去醫院進行孕檢時,需要空腹,因為這時候需要抽血化驗,醫生會從你的靜脈采一小管血,進行血型、血色素、Rh因子、肝功能、乙肝表面抗原、甲胎蛋白及梅毒血清,看看有無風疹病毒、血清巨細胞病毒等的化驗。
在孕檢期間會有涉及陰道的檢查,除了自己做好陰道的衛生以外,注意不要對醫生保密任何信息,如果早孕期間有陰道出血,一定要及時告知醫生,排除流産的可能性,醫生可以幫你查出陰道流血的具體原因。
過多的B超可能會導緻胚胎細胞分裂,使人腦成形異常、胎兒骨骼發育不良、畸胎或死胎,所以醫生一般都不會主張18周以内的孕婦做B超。
尿液可以檢查出體内許多的不正常狀況,所以在懷孕中期應該有一月至少一次的尿液檢查,可以及早發現腎髒的疾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