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春節如何預防意外傷害

春節如何預防意外傷害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10 22:43:48

  目錄:

  第一章:春節如何預防意外傷害

  第二章:開心過年 預防4大“節日病”

  第三章:為了健康 春節千萬别犯這十忌

  春節期間難免會出現一些意外傷害,如大吃大喝造成腸胃不适啦、放鞭炮讓身體受傷啦,那麼如何預防這些呢?開心過年要注意防範哪些節日病呢?

  春節如何預防意外傷害

  每逢節假日,都是各醫院急診科最忙的時候。為此,急診科專家教大家幾招管用的急救措施,以預防和正确應對意外傷害,過個平平安安的春節!

  放鞭炮眼睛耳朵易受傷

  每年,醫院急診科都會接診不少因花炮緻傷的患者,受傷的部位多是眼睛、手和耳朵,其中又以眼睛尤為脆弱,輕則角膜上皮燒傷、感染、潰瘍,重者異物進入、燒傷嚴重。

  眼炸傷,不能揉

  眼睛被炸傷之後,不能用手揉,因為眼部傷口受壓後可能會擴大。正确的方法是,先鎮定情緒,試着目測一下視力,即使眼部不覺疼痛,最好也到醫院眼科檢查一下。如果感覺有灰進入眼睛時,可用常規的消炎或抗菌的眼藥水沖洗。如果眼部有出血,要盡快用幹淨的紗布将受傷部位輕輕遮住後,緊急趕往醫院。石家莊市第一醫院副院長、眼科專家孫朝晖說,中國人自古就有辭舊迎新,過年放鞭炮的習俗。但是,每年春節期間都會有很多炮崩傷的患者就診。這些患者病情輕重不一,如皮膚灼傷,角膜燒傷,多發異物,異物崩入眼球等。尤其是對于兒童,鞭炮更是危險物品,家長應加強重視。

  預防措施:選擇正規廠家生産的鞭炮,質量有保證;燃放鞭炮時要注意鞭炮的幹燥;對于兒童燃放炮竹,應該有家長在旁邊看護。

  兒童的眼球鈍挫傷

  過年對于孩子們來說,意味着壓歲錢和禮物,小男孩都會買些小手槍之類的射擊類玩具。如果在玩耍過程中射到别人或自己,會出現眼球挫傷、前房出血、視網膜水腫等。

  預防措施:不要買射擊力量太強的玩具;教育孩子玩玩具時注意安全;向孩子講解玩具可能帶來的危險。

  老年人誘發青光眼

  春節是團聚的日子,大家免不了吃吃喝喝,對于老年人來說,在外奔波一年的孩子們回到家裡,更會準備豐盛的飯菜。這是青光眼的高發期,勞累、情緒激動都能誘發青光眼的急性發作,如果眼睛脹痛、視物模糊,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不要贻誤治療時機。

  防範措施:避免勞累,注意休息;保持平和穩定的情緒,不要大喜大悲;有高血壓、糖尿病的病人在飲食上更要注意,以免發生眼底出血或玻璃體出血甚至誘發青光眼。

  視疲勞

  春節7天假,大家經常會團聚、唱歌、打牌等進行一系列的娛樂活動,青年人更熱衷于上網,這會造成眼部酸脹不适,頭疼頭暈,畏光流淚等不适症狀。這正是視疲勞的表現。

  防範措施:注意休息,避免熬夜;看電視或上網時間不要太長,每一小時讓眼睛休息十分鐘;适時做做眼保健操;保持适量的戶外活動時間。

  耳失聰,速就醫

  一般在爆震後,輕者僅有耳鳴,嚴重者會出現聽力下降,甚至聽力完全喪失。部分人合并鼓膜破裂、出血、穿孔、耳疼,強烈的爆震後會出現頭疼、頭暈、惡心、嘔吐、平衡障礙等。

  要預防爆震耳傷,放鞭炮時最好佩戴防護用品,如耳塞、耳罩等,爆炸瞬間應張嘴,同時雙手捂住耳朵或雙耳塞進棉球,以最大限度阻止噪聲對耳膜的震動。一旦出現意外情況,要及時到醫院專科診室就診。

  專家指出,導緻炸傷的原因大同小異,并且在下列四種情況下燃放爆竹最容易出危險:将鞭炮和煙花放在手裡燃放,來不及扔掉就在手中爆炸;有的鞭炮和煙花的燃芯太短,點燃後來不及躲閃就已經爆炸;有的人喜歡選擇特别的燃放方法,比如把鞭炮放在瓶子裡燃放,炸飛玻璃傷人;還有一部分人看别人放鞭炮和煙花時,因離得太近受到傷害。

  另外,由于家中親朋好友歡坐一堂,高聲談笑,導緻電視聲音開得很大,需要當心為了看電視而離電視近的兒童的耳膜受到電視機高分貝聲音的損害,因為兒童的耳部結構更加脆弱,也比大人更敏感,更易受到噪音的傷害。

  喝多了防止嘔吐物引發窒息

  一般的醉酒,可在酒後多吃一些有醒酒作用的蔬果,如甘蔗、生白蘿蔔、橙子、梨等。

  喝醉酒後身旁最好有人照顧,注意為其保暖,防止外傷,特别注意觀察其反應、呼吸、面色,檢查其脈搏是否太慢或太快(成人的正常脈搏應在60~100次/分),以及皮膚有無濕冷等可能病重的表現,最重要的是呼吸道是否通暢。如果醉酒者是入睡或昏迷狀态平躺在床上,頭應側向一邊,以免嘔吐物進入其肺部而導緻窒息死亡。嘔吐時應将其身體側向一邊,輕拍背部并協助其口腔嘔吐物的清理,若出現窒息情況時,應嘗試迅速翻轉其身體至俯卧頭低位随後盡快拍擊背部,這樣有助于将堵塞氣管的東西排出,拍擊3~5次後迅速再翻轉身體至仰卧側頭位,清理口腔異物,同時讓他人撥打急救電話。

  專家指出,不要用“摳喉嚨”催吐解酒,“摳喉嚨”催吐雖可起到一定的醒酒作用,但一定要在清醒時或醫護人員的幫助下進行,因為醉酒者意識不清,很容易吸入嘔吐物引起窒息。用手指刺激咽喉“催吐”會導緻腹内壓增高,除易導緻胃出血外,還會使十二指腸裡的内容物逆流,引發急性胰腺炎等急症。

  魚刺卡症狀持續速就醫

  吃飯時如果不注意細嚼慢咽,就容易把食物中的骨頭、魚刺等硬物卡在喉嚨裡。

  這時,正确的做法應是在亮光處用湯匙柄壓住舌頭前半部向内觀察,若能發現位置靠口腔的異物,可用鑷子或筷子夾出。如上述方法不能奏效,或吞了流食後痛感加重、異物感更明顯,應立即到醫院看急診。

  咽喉或食管裡卡了異物,有人用大口咽幹飯團或饅頭、韭菜等辦法,想以此将異物推壓下去,這樣隻會使刺紮入較深的部位,或卡在食道内,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大魚大肉過度氣血上湧導緻流鼻血

  噴鼻劑快速止鼻血。冰敷可促使血管收縮,減少流血;左(右)鼻孔流血,舉起右(左)手臂,數分鐘後即可止血。如果家裡有治療鼻炎用的含有羟甲唑啉的噴鼻劑,可以用其噴鼻腔,然後捏住鼻子10分鐘,可阻止流鼻血。

  開心過年 預防4大“節日病”

  “節日病”不是某一疾病的名稱,而是節日期間多發病的統稱。春節長假期間,外出吃喝、大戰麻将桌、上網遊戲等,都成為常見的假日“生活”,這些都是容易誘發“節日病”的行為。因此,有關專家提醒,面對突發“節日病”,市民們應學會一些基本的應對知識。

  預防之心腦血管

  方案:年輕人作息時間保證,萬不可通宵玩樂,及控制情緒過度興奮。

  誘因:腦血管意外發生的人常常有高血壓,并且在節日期間生活沒有規律,情緒有較大波動,特别是節日打牌輸錢、通宵上網、唱K(過度勞累)都可能使血壓突然升高,導緻腦血管破裂,誘發腦出血。另外,飲食過飽,可直接加重腦血管的負擔,使血壓升高,從而發生急性腦血管意外。

  症狀:腦出血多發生在白天,發病前少數人有頭暈、頭痛、鼻出血和眼結膜出血等先兆症狀,血壓較高。病人突然昏倒後,立即出現昏迷、面色蒼白、口眼歪斜等症狀。有時可嘔吐,嚴重的可伴有胃出血、嘔吐物為咖啡色。

  對策:發生中風時,家屬切勿為了弄醒病人而大聲叫喊或猛烈搖動昏迷者,這樣隻會使病情迅速惡化。病人必須靜卧,松開領扣,頭和身體向一側,防止口腔分泌物流入氣管,以保持呼吸道通暢,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等待急救人員到來。同時,要避免強行搬動病人,尤其要注意頭部的穩定。

  預防之酒精中毒

  方案:喝酒要有節制,“讓酒”不“勸酒”,應該把飲酒當成娛樂。

  誘因:長假裡,親朋好友自然少不了推杯換盞。尤其年輕人不懂節制,導緻乙醇(酒精的化學名)在消化道中被吸收入血,血中的乙醇由肝髒來解毒,最後分解為水和二氧化碳,全過程約需2—4個小時。會飲酒與不會飲酒(即酒量大小)的人,中毒量相差十分懸殊,中毒程度、症狀也有很大的個體差異。一般而論,成人的乙醇中毒量為75—80毫升/次。

  症狀:眼睛發紅(即結膜充血),臉色潮紅或蒼白,輕微眩暈,語言增多。昏睡期臉色蒼白,皮膚濕冷,口唇微紫,心跳加快,呼吸緩慢而有鼾聲,瞳孔散大。嚴重者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呼吸衰竭死亡。

  對策:對輕度中毒者,可找些梨子、馬蹄、西瓜之類的水果的鮮榨果汁或者蜂蜜水給他解酒。然後安排醉酒者卧床休息,一般來說,一覺醒來即可自行康複。如果卧床休息後,還有脈搏加快、呼吸減慢、皮膚濕冷、煩躁的現象,則應馬上送醫院救治。

  預防之糖尿病

  方案:按時服藥,飲食有度。

  誘因:一到過節,糖尿病患者就要面臨很多誘惑,比如喝酒、甜品、油膩肥厚食物等。以及糖尿病患者在節日期間因打亂作息可能沒有按時服藥,加上節日吃的比較多,血糖就會升高。

  症狀:一次性的血糖飙升并不會對人有任何不适的影響,但是長期的血糖波動,卻對全身的大小血管都有很大的威脅,血管壞在哪裡,哪裡就出問題,比如冠心病、眼底病變、糖尿病足、糖尿病腎病等。

  對策:盡量減少外出進餐及不必要的應酬。即使過節,也要堅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定時定量,每天應至少有早中午三餐,每餐應包括不少于三種食物:谷類、肉類、蔬果類,細嚼慢咽。不過饑過飽,避免(或少吃)油膩及高膽固醇食物如肥膩的骨頭湯、肉湯、肥肉、腩肉、椰油、蛋黃、内髒及殼類海産品。糖尿病患者外出就餐,點菜時,菜式盡量選清蒸、白灼、焖等,還要避免酸甜汁、甜醬等,不應飲酒或汽水,以茶或白開水為飲料。避免吃餐後甜品,宜選用水果代替。

  預防之急性腸胃炎

  方案:注意休息,切忌暴飲暴食。

  誘因:在節假日吃大餐的機會多。暴飲暴食、囫囵吞棗、空腹吃辣椒、喝咖啡濃茶,吃過冷或過熱的食物,變了味的食物不舍得倒掉,還往胃裡塞,這些都是引起急性胃炎的兇手。在外吃飯,也要當心“病從口入”。食物不新鮮、幹淨,都可能患上“急性腸胃炎”。此外,節日裡通宵達旦地玩電腦遊戲會使眼睛紅腫、神經衰弱和身體酸痛,顧不上吃飯,導緻胃出血。

  症狀:急性腸胃炎主要有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通常起病急,腹部持續或陣發性疼痛,惡心、嘔吐,腸子裡叽叽咕咕響個不停,而且還會有腹瀉,多為黃色稀便。腹瀉嚴重時可伴有脫水症狀,如口幹、尿少、皮膚彈性差等。

  對策:一般來說,得了急性腸胃炎需要卧床休息,停一兩餐,或者吃一些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比如稀粥、湯面。如果有口幹、脫水的問題,應該糾正脫水,并補充電解質(米湯加少量食鹽制成口服補液),或到醫院後醫生會對症給予藥物治療。

  為了健康 春節千萬别犯這十忌

  肝病患者忌“酒”

  肝病患者飲酒,會直接傷害肝細胞,甚至會使肝細胞變性或壞死,導緻病情進一步惡化。

  膽病患者忌“油”

  節日期間食物油膩,膽病患者如果大量進食葷膩食品,會加重膽囊的負擔,誘發急性膽囊炎。因此,有膽病的患者要忌食油膩食品。

  感冒患者忌“聚”

  春節期間天氣寒冷,人們容易傷風感冒,如走親訪友聚在一起,極易造成疾病的交叉感染和流行。因此,感冒患者不宜外出,最好在家中調養,這樣既有利于病情恢複,又能避免将病傳染給他人。

  胰腺病患者忌“飽”

  節日期間,美味佳肴豐富,如過量進食會刺激胰腺大量分泌胰液,造成胰管壓力增高,緻使胰管破裂,誘發急性胰腺炎。

  高血壓患者忌“鬧”

  節日期間,親朋好友相聚,人多熱鬧,可使大腦處于興奮狀态,導緻體内兒茶酚胺分泌增多,促使心跳加快、血流加速、小動脈痙攣、血壓升高而誘發心腦血管病發作。

  冠心病患者忌“累”

  節日期間操勞太多或玩樂無度,會使心跳加速、心髒負荷加重、血壓升高,可誘發心絞痛、心肌梗塞或腦中風。

  糖尿病患者忌“甜”

  節日期間,糖尿病患者應忌“甜”食,否則會使人體内負擔加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脈管炎患者忌“煙”

  節日期間,常有親朋好友來家“拜年”,脈管炎患者為了招待客人而陪着頻頻吸煙,這樣會使血小闆聚集性增加,并能抵制纖維蛋白溶解,使血液處于高凝狀态,從而使病症加劇。

  消化性潰瘍患者忌“熬”

  我國民間有除夕“守歲”的習慣,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如果也同家人一起熬夜,或通宵看電視,使身體過于疲勞或睡眠不足,極易引起疾病發作或病情加重。

  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忌“涼”

  春節期間,氣溫較低,因此支氣管炎、肺氣腫等呼吸道疾病患者應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受涼,以防舊病複發。

  結語:春節本是合家團圓的美滿節日,不要因為自已一時的疏忽大意造成終生遺憾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