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臍疝的治療辦法有什麼

臍疝的治療辦法有什麼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8-21 22:39:07

  有些小寶寶,尤其是未足月的早産兒,臍帶脫落後在肚臍處會有一個向外突出的園形腫塊,這就是“臍疝”。當小兒平卧,安靜時,腫塊消失,而在直立,哭鬧時腫塊又突出。那麼,新生兒臍疝怎麼辦?治療偏方有哪些?下面就由小編來給大家具體的講講小兒“臍疝”該怎麼治療比較好吧。

  用手指壓迫突出部,腫塊很容易回複到腹腔内,有時還可以聽到“咕噜噜”的聲音,如果把手指伸入臍孔,可以很清楚地摸到臍疝的邊緣。

  媽媽怎麼辨别寶寶臍疝? 寶寶發生臍疝的原因主要是嬰兒臍帶脫落後,臍部瘢痕是一先天性薄弱處,且在嬰兒時期兩側腹直肌前後鞘在臍部未合攏,留有缺損,形成臍疝發生的條件。各種使腹腔内壓力增高的原因,如咳嗽、腹瀉、過多哭鬧等,皆能促使臍疝的發生。

  嬰幼兒臍疝一般有以下臨床表現:

  (1)嬰兒出生後臍部呈半圓形的腫物隆起,大多如拇指頭大小,質軟,在腫物的下半可見到臍痕;

  (2)腫物在患兒哭鬧或用力時增大,安靜休息或用手擠壓時縮小或消失;

  (3)用手還納疝内容物後可觸及疝環,疝環直徑多小于2.0cm。

  怎樣幫助寶寶臍疝自然愈合?

  随着年齡的增長,疝環口也會逐漸縮小,一般在2歲以内部可自然閉合,因此隻要沒有腹痛,嘔吐(腸子被環口夾住)或局部感染,一般不需特殊處理。

  如果臍疝較大,為了加快其愈合,可取一條寬約4~5厘米的松緊帶,在其中心處用布固定半隻乒乓球,球的凸面對準臍孔,使腸子不再突出,松緊帶兩頭用可調節長短的扣子固定,壓力應保持在既能保證腸子不再突出,而又不影響呼吸和吃奶為準,使用後每2~3小時檢查一次,以防止皮膚擦傷。

  值得注意的是,曾有人主張用錢币壓迫或繃帶紮緊,實際上效果并不理想,因為嬰兒的腹部呈圓形,繃帶過緊會造成局部皮膚壞死,所以還是應該用乒乓球壓迫,這樣既安全效果又好。

  小編推薦:治療寶寶臍疝小偏方

  1、将茴香籽炒後用紗布包好,用于熨燙患處,可以同時制作兩包替換使用。

  2、把白附子研成粉末後,用水調後敷在肚臍處,再用艾灸輔助進行。注:這種方法掌握不好容易造成對患者的燙傷。

  3、取山楂肉、茴香籽(炒熟後)各一兩,研成粉末後糊成丸子,每次空腹用白開水送下。

  4、把蔥白與食鹽一起搗爛成泥狀後,塗在患處。

  5、把吳萸、鹽各60克一起炒熱後,用紗布包好熨臍部,冷時可以加熱水袋熨燙1-2小時。嬰兒疝氣如何護理1.要盡量讓寶寶情緒穩定,有個好心情;不要讓寶寶接觸灰塵或其他能引起咳嗽噴嚏的物品。

  2.讓寶寶多休息,如果躺卧或者坐下時要輕推腫物和腹部,避免擠壓。

  3.拒絕劇烈運動,像快速奔跑、久站、久蹲等活動盡量不要讓寶寶參與,以卧床為主。

  小編提醒,寶寶疝氣與氣血不暢有關,所以可以有選擇性地讓寶寶吃一些營養的補氣食物,肉魚蛋奶,豆類都是可以的,還要注意預防便秘,用力排便會使疝氣發生更遠的移位。寶寶患疝氣以後往往體質下降,所以适度的鍛煉能夠幫助寶寶恢複體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