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檢發現還是有很多姑娘們不知道,現在買化妝品,如果化妝品上面敢寫什麼功效,那是要有權威、靠譜的檢測報告的!
過去化妝品功效動不動就宣稱有美白祛斑、祛痘、滋養、修護、保濕、抗皺、緊緻、舒緩等功效,随便1個面膜,1個面霜就告訴你這能抗衰老,能保濕,能怎麼怎麼。
太!不!嚴!謹!了!
現在是美白、祛斑在特證的基礎上又添加了人體功效的測試,祛痘、滋養、修護也必須是人體功效才行,其他的功效可從消費者測試、實驗室數據、文獻中查找相關的支撐。
說白了,從去年5月1号以後,
化妝品裡面的功效,不能再亂說了!
去年就有知名品牌雅漾就因發布含有醫療用語内容的化妝品廣告被罰10萬塊錢。
就是因為他們在微博發布的一則宣傳圖文中包含“雅漾活泉水經體外及臨床研究驗證具有舒緩、抗炎、抗刺激的功效……”等廣告内容的行為構成了發布化妝品廣告中含有醫療用語的行為。
但是當事人無法提供促進頭發生長的真實有效依據。且“生發”是作為醫療術語、明示或暗示醫療作用和效果的詞語,故當事人的上述行為屬于使用醫療用語。
不單是他們,愛仕蘭化妝品 ( 上海 ) 有限公司因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發布虛假廣告被罰款30萬元。
具體原因為品牌在對旗下某面膜産品進行廣告宣傳中,使用了“日本最高端世界頂級幹細胞技術”此類絕對化用語,并在廣告語中不斷強調“幹細胞美容”抗衰修護功效。
然而,依據該面膜成分,隻能被歸類到一般補水類化妝品,組成成分其實并不含幹細胞。
很明顯,這就是虛假宣傳,
直接被罰30萬塊錢。
過去很多人姑娘們都沒把這個功效放心上,然後商家也沒有法律條紋來監管,什麼美白護膚、保濕補水、延緩衰老這種話張口就來,随便拉個什麼國外技術,這就成了産品亮點。
再加上當時大家對這些法律法規意識也沒有概念,所以就任由這些産品生産商随口一說了。
虛假宣傳橫行了這麼多年,也該要冷靜冷靜了,而在之前可以說,假貨橫行,非常普遍。
早在2015年化妝品網購交易規模就超1200億元,不過,電商平台上假貨泛濫,也是令買家們最頭痛的。
包括中國化妝品真品聯盟發布的《中國化妝品安全指數報告》,根據100多個著名化妝品商公布的在中國互聯網銷售的總數量,與實際銷售數量相比,推算出有超過兩成的網絡銷售化妝品為假貨。
這還不包括一些“傍名牌”的山寨貨和“三無産品”。《報告》稱,深圳市中醫院皮膚科抽樣數據顯示,網絡渠道購買的含有超标激素的化妝品導緻過敏性皮炎,成為化妝品傷害的頭号殺手。
在過去5年時間裡,有很多愛美的姑娘們因為1個“美”字,就買産品,但很多産品化妝品其根本就是在小作坊裡生産,然後随便拿來個什麼功效,比如抗衰老這種,拿來就用,拿來就能賺錢。
但是小作坊畢竟是小作坊生産,這些産品很多都是沒有宣傳的那種功效,有些甚至還造成了毀容這種時間,比如什麼“熒光臉”這種。
而現在,一切都變了,規範一來,化妝品統統都要變得很規範才行。
比如《規範》第十條規定,具有祛斑美白、防曬、防脫發、祛痘、滋養和修護功效的化妝品,應當通過人體功效評價試驗方式進行功效宣稱評價。
具有祛斑美白、防曬和防脫發功效的化妝品,應當由化妝品注冊和備案檢驗機構按照強制性國家标準、技術規範的要求開展人體功效評價試驗,并出具報告。
所以說,姑娘們以後在購買化妝品時,一定要注意,隻要看到有什麼功效性化妝品,帶有“保濕、抗皺、緊緻”等字樣的,一定要看這個牌子有沒有相關檢測報告,而且還是有技術規範要求而開展的人體功效評測。
如果你看到或使用到明明宣傳稱這個面霜或面膜能美白能護膚,但效果不明顯,甚至是完全沒有效果。
請保留樣本,2字:舉報,
一報一個準!
以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